懷化日報社社長、總編輯周依琴(左)專訪懷化海關黨委書記、關長王友華(右)。(懷化日報全媒體記者 潘雨攝)
懷化日報全媒體記者劉田張卓
今年以來,在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以及外部環境復雜多變情況下,懷化外貿頂壓前行,以逆勢上揚的姿態,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近日,懷化日報社社長、總編輯周依琴對話懷化海關黨委書記、關長王友華,解碼這座內陸山城如何以“國際陸港”為支點,撬動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懷品”貼上“國際標簽”,在“一帶一路”和RCEP新機遇中跑出開放加速度——
數據解碼:山城外貿“破浪疾馳”
周依琴:王關長,您好!近期,海關總署及長沙海關相繼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全國、全省進出口外貿數據顯示起步平穩、外貿韌性凸顯。在此背景下,懷化第一季度外貿進出口數據也備受關注,能否請您詳細介紹一下?
王友華:據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懷化外貿進出口35.4億元,位居全省第九,提升2個名次,同比(下同)增長9.3%,位居全省第三。其中,出口32億元,增長4.3%;進口3.4億元,增長101.2%。
從企業主體來看,一季度懷化民營企業進出口34.1億元,增長12.9%,占同期懷化進出口總值的96.5%。外貿實績企業178家,增加27.1%,特別是生產型企業中實現外貿進出口破零的有26家、翻番的有8家。
從貿易伙伴來看,一季度懷化外貿“朋友圈”達到148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對非洲進出口8.4億元,增長127.8%,特別是對尼日利亞、加納、肯尼亞、多哥等國家均實現倍增。同期,懷化對中國香港進出口5.5億元,增長103.4%,占15.6%;對東盟和美國分別進出口8.3億元、3億元。
從進出產品來看,一季度懷化服裝、農產品、箱包出口增長迅速,分別出口4.9億元、1.5億元、1.2億元,分別增長106%、52.4%、29.6%。進口農產品1億元,增長123.5%,占同期懷化進口總值的29.9%。
總的來看,懷化面對外部困難挑戰多的嚴峻形勢,各部門和廣大外貿經營主體積極應對、同向發力,推動一季度懷化外貿進出口實現“開門紅”“開門穩”。
周依琴:結合這些數據,您認為懷化外貿經濟發展態勢如何,有什么亮點與趨勢?
王友華:從剛才介紹的一季度進出口數據,我們可以看到懷化外貿實現總量進位、質量提升。這里,我想再用四組數據讓大家更加直觀感知懷化外貿發展態勢和亮點。
第一組數據是國際班列開行數量。2022年懷化國際陸港開行中老、中越和鐵海聯運班列151列,2023年開行455列,2024年開行數量突破1000列,達到1009列,年均增長1.6倍。
第二組數據是外貿進出口總值。2022年懷化外貿進出口46.8億元,增長135.6%;2023年首次突破100億元,達到103億元,增長124%;2024年外貿進出口137.6億元,增長32%。三年間懷化外貿規模增長近3倍,外貿增速連續穩居湖南省第1位。
第三組數據是外貿實績企業數量。2022年懷化有外貿實績的企業僅120家,2023年達到207家,2024年已有320家,年均增長64%。特別是到今年一季度,懷化外貿備案企業首次突破1000家,達到1048家。
第四組數據是農產品出口貨值。2022年懷化國際陸港建成運營后,國際班列帶動懷化農產品跨山越海、走出國門,實現出口0.2億元,2023年出口5.7億元,增長27.5倍,2024年出口12.6億元,增長1.2倍,有力助推了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我們從上述四組數據的對比分析,可以欣喜地看到懷化外貿發展動能很足、潛力很大、未來可期。
王友華關長(中)赴出口企業實地調研。(樂建芳 攝)
陸港引擎:內陸腹地“通江達海”
周依琴:說到懷化國際陸港,懷化海關既是服務者,也是見證者,這三年來國際陸港給懷化經濟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王友華:懷化國際陸港作為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它的建設發展為懷化經濟社會帶來了非常明顯的積極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首先,增強了開放意識和動能。懷化因為地處內陸腹地,不沿邊、不靠海,以前很多企業局限于國內市場,開展外貿進出口業務存在“不敢、不愿、不會”的思想。但是,自從有了懷化國際陸港以后,特別是通過國際班列把產品賣向全球、嘗到甜頭,企業的開放意識越來越強、開放動能越來越足。
其次,促進了產業升級與集聚。懷化依托國際陸港,發揮人力、物流、出海通關等優勢,奮力打造箱包皮具、電子元器件等適港型產業,一批批重點產業項目紛紛落地懷化。
再次,助推了經貿合作與交流。懷化通過中老、中越和鐵海聯運班列的常態化運營,有效暢通了與東南亞、歐洲、非洲及日韓等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往來,2024年懷化外貿“朋友圈”達到177個國家和地區。
周依琴:剛剛您從宏觀層面,剖析了國際陸港對懷化帶來的變化,那從微觀個體層面,帶來的改變是什么?
王友華:從企業層面來講,懷化國際陸港為企業走出國門構建了快捷高效的物流通道,很多企業都突然感覺國際市場似乎近在咫尺,依托國際班列使自己的產品實現跨山越海、暢銷全球。
比如,湖南恒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家企業以前生產的氯酸鈉基本是通過間接供貨給中間商出口,不僅外貿數據流失外地,而且企業利潤也不高,2023年企業依托懷化國際陸港實現自營出口1.7億元,企業出口額、利潤都實現跨越式發展。再比如,麻陽藍鳳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從不知道外貿是什么、怎么做,到水果、蔬菜、禽蛋、竹蓀打入香港市場實現出口“破零”,再到開通“果蔬拼裝”供港直通車,實現2023年、2024年每年出口果蔬數億元,2025年禽蛋每日穩定供港,這些都是有了懷化國際陸港以后,取得的實際成效。
周依琴:從去年起,懷化榴蓮價格大幅度下降,老百姓實現了“榴蓮自由”,這是不是國際陸港給懷化人民帶來的實惠?
王友華:是的,以前東南亞水果需要先到沿海口岸進行集散,再轉運到懷化。正是由于懷化國際陸港開通了中老、中越等冷鏈物流班列,像東南亞的榴蓮、香蕉、龍眼以前需要3-4天運輸,現在都能夠48小時搶先入懷直奔老百姓的餐桌。現在,“陸港1號”商場進口商品琳瑯滿目、佳惠冷鏈物流中心批發市場進口熱帶水果物美價廉,今年一季度懷化進口東南亞水果達到了2302.5萬元。
如今,懷化正在全力打造進口商品集采中心和中部地區冷鏈物流集散中心,特別是即將舉辦第二屆湖南(懷化)RCEP經貿博覽會,這些貿易業態的打造都將給老百姓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海關護航:國門衛士“聚力賦能”
周依琴:懷化海關這些年是怎樣助力懷化地方經濟發展?
王友華關長:2023年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紅其拉甫海關全體關員的重要回信中,明確了海關“守國門、促發展”的職責使命,提出了“當好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國門衛士”目標要求,為新時代新征程海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懷化海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回信精神,在堅決筑牢國門安全屏障的基礎上,重點從抓實政策落地、優化通關便利、提升服務質效等方面,全力促進懷化外貿高質量發展。
周依琴:懷化海關具體用了哪些真招實策為企業“出海”賦能?
王友華:我們懷化海關為服務保障更多的“懷企、懷品”走出國門,可以說是千方百計地想辦法。
比如,為確保農產品符合出口國標準要求,我們專門成立助農“小分隊”,從源頭把控質量,助力提升產品品質和競爭力,服務懷化水果、蔬菜、糧食加工品等農特產品出口遠銷10余個國家和地區。再比如,為支持懷化禽蛋出口,我們聯合懷化市稅務局多次到企業開展調研,把控食品安全、規范申報手續、加快通關和退稅時效,有效幫助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和信心。今年一季度懷化出口禽蛋1787.1萬元,增長18.7倍。
這些年來,我們發揮海關專業技術優勢,采取“指導備案一批、免費檢測一批、促進出口一批”的“三個一批”措施,指導備案食品出口企業41家、果蔬包裝廠14家、果蔬基地36個、食品原料基地10個,免費為企業出口農食產品檢測樣品,為企業節約檢測費用100余萬元,助力懷化農食產品出口實現成倍增長。
周依琴:懷化目前出口產品主要是哪些?進口產品又是以什么為主?
王友華:據懷化海關統計,懷化出口的產品主要包括電子元器件、箱包、水果、蔬菜、竹制品、紡織服裝、化工品、動漫玩具等。比如,今年一季度電子元器件出口12.1億元,文化產品出口3.6億元,果蔬出口額位居湖南省第2位。
進口的產品主要有木薯淀粉、熱帶水果、凍品、銻精礦、鉻鐵礦等。比如,今年一季度進口木薯淀粉2.6萬噸,增長1.6倍,懷化正逐步成為中國—東盟木薯淀粉集散中心之一。
周依琴:這其中有哪些“懷品”賣得特別火?
王友華:從農產品來看,麻陽的冰糖橙和雞蛋、會同的魔芋、洪江市的黃金貢柚、中方的干米粉和桔片罐頭、鶴城區的調味品等,熱銷中國香港和東盟、歐美等國際市場。比如,今年4月19日,麻陽藍鳳凰公司10.5噸冰糖橙經海關檢驗檢疫合格后,啟程發往馬來西亞,這是麻陽冰糖橙首次進入馬來西亞市場。
從工業品來看有會同、麻陽和經開區的箱包,會同、靖州、洪江區的竹制品,鶴城的鋰電池、中方的艾條、沅陵的電感器、洪江區的光引發劑、新晃的硝酸鋇、麻陽的點火槍等,實現出口份額穩步增長。比如光引發劑,出口量占到全球市場的近1/3份額,可以說相當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另外,我們聯合商務、稅務、農業農村等部門,常態化深入懷化13個縣市區企業調研,通過實地走訪和市場分析,發現懷化還有很多物美價廉的優質產品可以走出國門,比如新晃的黃牛肉、龍腦和黃精產品,靖州的楊梅和茯苓,麻陽的獼猴桃、黃桃,辰溪的粉糍粑,芷江的葡萄酒等,都可以大膽闖入國際市場。另外,懷化文化底蘊深厚,還有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很有潛力,我們希望“非遺出海”能夠盡快成為懷化外貿出口的一張“新名片”。
未來圖景:開放高地“向海騰飛”
周依琴:第二屆湖南(懷化)RCEP經貿博覽會即將在懷化舉辦,懷化越來越有“國際范”,您認為這對企業將帶來哪些新的發展機遇?
王友華:懷化是西部陸海新通道和滬昆國際貿易大通道的交匯點、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結合部,有著顯著的政策優勢、區位優勢、物流優勢等,目前市委市政府決定把懷化打造為“1+4”中心,“1”即是建設湖南東盟貨運集結中心,“4”是打造東盟班列集結中心、跨境電商集拼中心、進口商品集采中心、中部地區冷鏈物流集散中心。“1+4”中心建設將為企業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提供新的發展機遇,尤其在當前嚴峻復雜的國際貿易形勢下,更可以為企業投資發展堅定信心、指明路徑、提供平臺、疊加政策。
5月8—11日,懷化將舉辦第二屆湖南(懷化)RCEP經貿博覽會,這將有利于進一步釋放RCEP自貿協定政策紅利,企業可以通過這次經貿博覽會參展,爭取簽訂一批外貿訂單,不斷擴大東盟市場份額。國際商品交易區還將引入RCEP各成員國特色商品,企業可通過“買全球+賣全球”模式拓展銷售渠道,企業還可以借助懷化國際陸港(跨境)電商產業園,探索開展跨境電商業務。
周依琴:最后,您能否展望一下懷化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前景?
王友華:懷化這幾年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得益于國家加快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離不開懷化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更離不開各部門擔當作為、同頻共振和廣大外貿企業無畏風浪、勇毅前行,在海外市場闖出一片天地。
“成如容易卻艱辛,事非經過不知難。懷化外貿取得的成績,充分印證了內陸城市通過打通國際物流通道、培育特色產業,完全能夠突破地理局限,在全球化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在未來的發展中,隨著“一帶一路”縱深推進和RCEP紅利持續釋放,懷化這座“向海而生”的內陸山城,必將在開放發展的賽道上跑出更加耀眼的“加速度”。
春日下的懷化國際陸港活力十足。(全媒體記者張卓 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