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美國與盟友日本近日正如火如荼地展開關稅談判。月中,身為美國國家元首的特朗普罕見參與部長級會談,直接與級別較低日本談判代表會面。當天有個細節被在場人忽略。據路透社27日報道,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經濟再生擔當大臣帶給特朗普禮物——日本大阪世博會吉祥物“脈脈”(Myaku-Myaku)造型存錢罐,乃中國制造。赤澤亮正表示,這件禮物僅鼓勵特朗普參觀世博會,稱“特朗普喜歡金色”。但他拒絕評論這件禮物產地。世博會官網將該商品列為“中國制造”,該產品生產商證實這一點。
英國媒體《金融時報》在2025年4月19日報道稱,“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在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晤后,特朗普表示取得了重大進展!”不過,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可一點面子沒給美國總統特朗普,他聲稱:“日本與美國未能立即達成協議”,直接打臉了特朗普。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表示:“日本已明確且直接地向特朗普表示,日本希望美國全面撤銷日本制造的汽車、鋼鐵、鋁制品及10%的美日互惠關稅”,“他多次強調,這是日本絕不能讓步的底線”。
特朗普(資料圖)
日本代表赤澤亮正表示,已告知美國談判代表,日本希望盡快找到對兩國來說都是最佳的解決方案。相信美國希望在90天窗口期達成協議。赤澤亮正稱,將繼續討論汽車關稅問題。日本首相石破茂此前表示,他希望達成一項廣泛、雙贏協議。日本作為美國親密盟友,不會急于達成協議,也不打算做出重大讓步,日本仍要求美方重新審議關稅,雙方將努力盡快達成協議。赤澤亮正稱,兩國的目標是在本月晚些時候舉行第二輪關稅談判,并希望盡早達成協議,日本與美國進行的貿易談判未討論匯率問題。
作為美國親密盟友,日本受到24%“對等關稅”稅率打擊,遠超市場預期,作為其經濟基石汽車業更面臨25%懲罰性稅率。石破茂14日曾警告稱,“在與美國談判,需了解特朗普論點背后邏輯和情感因素。我完全意識到,迄今為止發生事情可能擾亂全球經濟秩序。”《日本經濟新聞》認為,特朗普罕見參與部長級會談,反映美國急于在貿易談判取得成果,與市場壓力有著密切關系。特朗普政府所謂“對等關稅”已引發金融市場巨震,美國國債遭到投資者大量拋售,使美國金融市場陷入股市、貨幣、債券“三跌”的困境。
這次事件背后折射出兩大矛盾:貿易保護主義的脆弱性: 即便強如美國,也無法阻擋中國制造滲透日常生活。外交禮物的政治化: 禮物不再單純傳遞友誼,而成為大國博弈的隱喻載體。有評論犀利指出:“當‘中國制造’成為各國政要禮單的常客,西方鼓吹的‘去中國化’更像一場政治表演。”這場外交烏龍或許只是序幕。隨著RCEP生效、中國東盟貿易額激增,“中國制造”正從商品升級為國際話語權符號。而美國若繼續揮舞貿易大棒,恐怕會陷入“越打壓,越依賴”的怪圈。
有業內人士分析:“全球化時代,各國商品混血是常態,但外交禮物‘產地翻車’確實罕見。”面對輿論發酵,日本代表團尚未正面回應,但有知情人士透露,該禮物由第三方采購,未嚴格核查產地。專家指出,此類外交禮儀本應慎之又慎,如今鬧出烏龍,恐影響日方“工匠精神”的形象。目前,特朗普本人未公開評論此事,但其一貫的“美國優先”立場與“中國制造”標簽形成微妙反差。政治觀察家預測:“對手很可能借機嘲諷他‘依賴中國貨’。”而網友已開始P圖惡搞:“特朗普舉刀質問:‘這關稅誰付?’”全球網友正緊盯后續。
中國對日本的友好政策一直持續,不會因為政府換人就改變,而美國不一樣,政策能隨總統換人翻個180度。像美國可以隨意放棄烏克蘭,照樣也能拋下日本。與其做美國的棋子,何不選擇和真心待自己的中國交往呢?說到發展前景中國的情況會比美國好,石破茂看明白了這一點,不想把自己綁定在美國這棵樹上。今天石破茂的選擇,對日本未來幾年的發展路線至關重要。現在不想和美國一起對抗中國,這種選擇可是相當聰明。不過日本能不能抵擋住美國的壓力,得靜下心來好好看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