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末年的長安城里,相國王允雖位極人臣,卻因膝下無子而略有遺憾。他的三個女兒個個出落得如花似玉,尤其是小女兒王寶釧,不僅生得傾城之貌,還飽讀詩書,引得無數達官顯貴子弟爭相求娶。然而,這位相國千金卻對那些豪門公子不屑一顧,偏偏鐘情于文學作品中落魄卻心懷壯志的書生俠客,堅信自己的姻緣早有天定。
到了適婚年齡,王寶釧依舊不為所動,任由求親隊伍從門庭若市漸漸散去。王允心急如焚,每日對著女兒苦口婆心 “催婚”,可王寶釧卻始終不為所動。
一日,王寶釧帶著丫鬟外出游玩,卻被幾個求而不得的公子哥盯上。這些人惱羞成怒,竟花錢雇來幾個市井無賴,打算當眾羞辱她一番。當潑皮無賴將王寶釧團團圍住時,即便丫鬟搬出相國王允的名號,他們也絲毫不懼。深閨長大的王寶釧哪見過這般陣仗,瞬間嚇得花容失色,淚水奪眶而出。
就在這時,一個衣衫襤褸的書生撥開人群,三兩下便將無賴們打得落花流水。幾個公子哥見狀,竟也沖上前去,想教訓這個壞了他們 “好事” 的書生。不料書生誤會他們是同伙,又將這些公子哥痛打一頓,隨后轉身離去,只留下一個瀟灑的背影。
這一幕,徹底俘獲了王寶釧的芳心。此后的日子里,她茶不思飯不想,滿腦子都是那個書生的模樣。幾個月后的一個雪天,王寶釧在后花園散心時,竟發現那個魂牽夢縈的書生暈倒在雪地中。她急忙命人拿來熱湯,將書生救醒。
書生醒來后,自報家門叫薛平貴,本是來京城參加科舉,卻不幸落榜。前些日子因路見不平得罪了權貴,被百般刁難,只能以乞討為生。王寶釧聽后,也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兩人年紀相仿,又有 “英雄救美” 的前緣,很快便互生情愫。但懸殊的家境讓他們深知,這段感情難以得到家人的認可,于是只好私定終身。
紙終究包不住火,王允得知女兒竟看上了一個窮書生,氣得火冒三丈。王寶釧卻態度堅決,非薛平貴不嫁。父女倆爭執不下,最后丫鬟提議用拋繡球的方式決定婚事。王允雖不情愿,卻也只好答應,暗中卻打算將薛平貴攔在王府之外。而王寶釧早有準備,讓薛平貴扮成仆人混進人群。拋繡球當天,王寶釧毫不猶豫地將繡球拋向了薛平貴。
王允見狀,惱羞成怒,拒不承認這樁婚事。王寶釧一怒之下,脫下華服,只著單衣,毅然隨薛平貴離開了王府。兩人在城外的破窯洞中拜堂成親,開始了艱苦的生活。為了生計,薛平貴多次參加科舉,卻都名落孫山,家中全靠王寶釧日夜紡織維持。
見妻子如此辛苦,薛平貴決定棄文從武。王寶釧毫無怨言,全力支持丈夫,讓他安心從軍,并承諾會在寒窯中一直等他歸來。薛平貴在軍營中憑借出色的表現逐漸嶄露頭角,卻也因此遭到了同為王允女婿的蘇龍和魏虎的嫉妒與刁難。一次戰敗后,兩人聯手將責任推到薛平貴身上,甚至想置他于死地。為了保命,薛平貴逃到敵國,還被敵軍重用,成為將領。
在敵國,薛平貴聽聞王寶釧已經改嫁,心灰意冷之下,接受了西涼公主代戰的愛意,成為了西涼駙馬。十八年后,薛平貴意外收到王寶釧的來信,才知道妻子一直堅守寒窯,從未改嫁。他深受感動,告別代戰,獨自回到唐朝,與王寶釧在寒窯中重逢。
此時的王允已有篡位之心,還妄圖除掉薛平貴。關鍵時刻,薛平貴放出金鴿,代戰率領十萬鐵騎趕來,不僅打敗了王允,還助薛平貴登上皇位。薛平貴登基后,力排眾議,封王寶釧為正宮皇后,代戰為西宮。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王寶釧僅做了十八天皇后便突然離世。葬禮上,薛平貴雖哭得悲痛,但神色間卻透著一絲淡定。處理完后事,他迅速將代戰扶上正宮之位。王寶釧的死因成謎,有人猜測,她苦守寒窯十八年都安然無恙,卻在成為皇后短短十八天便暴斃,背后或許有著不為人知的隱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