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節養生風向】放假不如“放氣”,鶴顏堂蘇子老師倡導節日養陽“慢生活”
現代人過節,似乎總繞不開“打卡”“吃喝”“通宵刷劇”這幾件事。但蘇子老師說:“假期不是為了折騰自己,而是給身體一次‘回氣’的機會。”五一節位于“立夏”臨近節點,正是自然陽氣升發、人體氣機轉換的階段。鶴顏堂的蘇子老師建議大眾——放假不如“放氣”,順應節氣做個“健康慢生活”體驗者。
“從冬藏到春生,到了立夏前后,身體最怕‘急’。”蘇子老師指出,五一節期間的氣候特點是濕熱交織、日照增強,這種時候最忌諱情緒急躁、行程緊湊、飲食無節。她認為,節日調養要摒棄“忙里偷閑”,轉為“慢里求穩”。起居方面,應順應“夜臥早起”原則,避免通宵打游戲、晚睡晚起傷肝血。飲食方面應多吃當令瓜果蔬菜、少吃油炸燒烤;精神方面更要注重“心靜養神”,通過閱讀、插花、冥想等方式,讓心神在靜謐中恢復活力。
蘇子老師還特別提醒:節氣期間調養,除了飲食和睡眠,最關鍵是“氣”的運行是否通暢。現代人常因久坐不動、情緒壓抑、飲食油膩等,造成“氣滯血瘀”,這會直接影響免疫功能與精神狀態。她建議節日期間進行“簡運動”,如散步、揉腹、梳頭、拍打腿部經絡等方式,既可通陽化濕,又能助眠安神,是五一節假期最有效也最便捷的養生法。
作為中醫文化傳播者,蘇子老師多年來堅持通過鶴顏堂平臺,傳播節氣調養理念。在她看來,中醫講“天人合一”,人應以自然規律為先導,節氣調養更是一種生活智慧的體現。她強調:“五一節不是一場身體的釋放,而是一次內在氣機的‘回收與蓄積’。放慢生活節奏,就是給健康爭取喘息空間。”
她呼吁公眾,在難得的假期里,拋棄“越玩越累”的快節奏,嘗試“靜養+動調”的方式,讓這個五一節成為身體充電、內心沉淀的新起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