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1厘米”?
公廁里12度傾斜的鏡子,讓坐在輪椅上的孩童可以看到自己的笑容;5分鐘接駁巴士,讓匆匆上班的腳步多了一份從容;樓道里加裝的黃色扶手,讓老人的掌心多一份踏實……
那些被精心丈量的“1厘米”,是杭州寫給全體市民的情書;這“1厘米”的守護,是杭州這座城市的安全承諾;這“1厘米”的溫柔,是杭州的幸福密碼,更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在杭州的生動體現。
繁花似錦的4月,“溫暖1厘米——2025杭州城市溫暖細節十大案例”征集啟動,經3萬余人次的全民投票并結合評審專家的綜合打分,最終確定十大案例。這十大案例將載入杭州城市治理的“溫暖年鑒”,成為城市精細化建設的標桿。
評審專家浙江省城市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湯海孺說:“這些溫暖案例覆蓋了杭州市民生活、娛樂、出行等各個方面,可大大增強杭州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讓更多市民感受到生活在杭州的幸福,更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在杭州的生動體現。”
評審專家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社會學系主任王國楓教授說:“這次活動可以推動社會的正向發展。把杭州的這些溫暖案例,尋找和宣傳出來,讓更多的人知曉,進而推向全國,帶動更多城市的進步,讓更多人真切感受到城市發展帶來的便利和溫暖。”
評審專家杭州城研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杭州城市更新與文化傳承研究院院長李明超說:“參與活動的多個溫暖案例,都在城市為民治理等層面具有示范性意義。如水務泵站管理用房改造成為社區服務點,正是浙江省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在基層一線的生動實踐。12公里長的濱江沿江景觀帶公園既能豐富為民服務設施,滿足周邊居民需求,又可以串聯文化、旅游、體育資源,形成集聚城區人氣的‘美麗經濟’策源地。”
溫暖1厘米
2025杭州城市溫暖細節十大案例
(排名不分先后)
燃氣管道挪動40厘米
近600戶居民更安心
拱墅區六塘公寓的劉大姐,現在睡覺都更安心了,家中原本老舊的燃氣管道,挪動了40厘米,從戶內遷到了戶外。過去,穿越樓板裝在家中的老舊燃氣立管,讓她和很多六塘公寓的居民,擔心可能引起腐蝕、包埋等隱患。2024年10月18日,六塘公寓成為主城區首個完成居民戶內立管更新改造的小區,112根新立管挪動了0.4米的墻壁距離,從戶內遷到了戶外,惠及近600戶居民。
辦理單位:杭州市燃氣集團有限公司
專家點評(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社會學系主任王國楓):馬斯洛的五大需求理論早已揭示,安全感是人最重要的基本需求之一。但老舊小區穿越層層樓板的燃氣管道,難免讓居住在這樣家里的居民心有不安。把燃氣管道從室內挪到室外,僅僅40厘米的挪動,卻讓600戶居民更有安全感,幸福指數大為提升。城市公共服務不僅要進行錦上添花的建設,也要擔負排除隱患、消除風險的使命擔當。
濱江區湖漫雅筑小區門口
新增了“5分鐘接駁巴士”公交站牌
濱江區湖漫雅筑小區門口多了一塊公交站牌,這是開往聚才路地鐵站的“5分鐘接駁巴士”1507M路公交車,中途只停靠天官路文泉巷口一個車站,路況正常5分鐘就能開到地鐵站。
5分鐘接駁巴士的意思是從家走到公交車站只要5分鐘,高峰時段發車間隔約5分鐘,接駁最近的小區開到地鐵站也只需要5分鐘。除了1507M路,公交還推出了連接聚才路地鐵站和冠山小區、憶東楓里的1513M路,連接明星路地鐵站和興耀星漫里、聞博花城的2001M路等多條5分鐘接駁巴士。
辦理單位:杭州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專家點評(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社會學系主任王國楓):從公交、地鐵到家,這最后1公里的問題,是所有城市公共交通的一大難點。5分鐘接駁巴士的設置,突破了這個難點,緩解了早晨上班族趕車難、心里急的焦慮緊張。這看似僅有5分鐘的超短公交,卻溫暖了所有乘車人的心,讓杭州走在全國乃至世界前列。如此細致地體會城市不同群體的需求,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滿足這個需求的經驗,應該成為城市建設的方向,希望在全市、全省、全國推廣。
讓5公里變成463米
新杭州人住進了悅鄰中心
在菜鳥速遞蕭山集散中心工作的小陳,原本住在5公里外的前鋒村,現在他搬到了最近投入使用的錢塘區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臨江產業鄰里中心(悅鄰中心),離單位只有463米,租金還只要原先的一半。悅鄰中心為新市民、青年人和產業工人等群體提供了3016套新房,房間里衣柜、書桌、空調、獨立淋浴間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可以“拎包入住”,還將陸續提供食堂、超市、健身步道、交友休息等公共配套服務,為園區產業工人提供“生活一站式”服務。
辦理單位:杭州市住房租賃管理服務中心
專家點評(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社會學系主任王國楓):外地人來到一座陌生的城市,讓他愛上這里,并在此扎根的最重要機制,就是讓他產生歸屬感。除了滿足其衣食住行的生存需要以外,還要關注其交往、娛樂、成長等內在需求。杭州深諳其道,悅鄰中心設施齊全,服務周到,堪稱典范,使杭州這座城市不僅有青山綠水、文化底蘊的誘惑,還有“暖巢”的魅力。初來乍到的年輕人,吃了這顆定心丸,會因為一間房,愛上這座城,進而在這里生根發芽,為城市發展添磚加瓦。“暖巢”無疑是城市競爭力的加分項,中國式現代化城市的標配。
2平方米的“碼召”車站
讓老人打車便捷又輕松
很多家住城西蔣村崇信路附近的老人,想坐網約車,不需要在手機上進行繁瑣的叫車步驟,只要走到家附近的“碼召”車站,對著車站內直徑37厘米的二維碼掃一掃,手機頁面就會跳出一個大大的按鈕,點一下就可以叫來網約車。
去年起,杭州市交通運輸局聯合網約車運營企業推出“碼召”車站,方便老年人就近輕松打車,目前已有200余個點位,覆蓋主城區。接下來還將推出升級版,試點打造有專屬停車位、暖心座位和風雨遮擋設施的候車站臺。
辦理單位:杭州市交通運輸局
專家點評(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社會學系主任王國楓):這是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科技進步帶來日新月異的變化,人們在興高采烈地歡呼和享受電子產品、人工智能帶來的便捷時,對智能手機使用不熟練的老年人群體,則需要更多的關心和愛護。“碼召”車站的設置,關注到了老年人群體的出行需求,體貼地讓他們一鍵解決問題,省卻繁瑣叫車環節,體現出杭州獨具特色的溫暖和細膩,體貼而周到,令人感動和敬佩。
每年為“上班族”
省下10000多元的一條路
2024年12月26日,329國道玲瓏至於潛段開通——雙向六車道、限速80公里/小時、全長31.48公里、全程免費通行……這大大緩解了杭瑞高速的擁堵,也為沿途居民節省了“真金白銀”。有“上班族”算了一筆賬:每年能省下10000多元過路費。
這條大道向東與杭州主城區緊密連接,向北通達安吉縣及安徽省寧國市,向西與安徽歙縣遙相呼應,同時串聯起於潛、天目山等臨安中西部鄉鎮,極大改善了臨安區乃至杭州西部的交通網絡結構。
辦理單位:杭州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臨安區交通運輸局
專家點評(浙江省城市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 湯海孺):從政府的角度看,這段國道的開通讓交通網絡更加健全,也給老百姓多了一個出行選擇;從百姓的角度看,相當于給“上班族”發了一份實實在在的福利,降低了出行成本。民呼我為,雙向奔赴,利國利民,共享共贏。
“犄角旮旯”的廢棄停車場
改造成了1900平方米體育場
拱墅區蔡馬社區有一塊“犄角旮旯”,曾是停車場,后來廢棄了。社區積極聽取民意,將其改造成1900平方米的戶外嵌入式體育場,含4片乒乓球場地、1片籃球活動區、1片籠式足球場、1片智能力量健身區、1片兒童活動區及環形健身步道,今年還升級新增了一個居民休憩區。
辦理單位:杭州市拱墅區上塘街道蔡馬社區
專家點評(浙江省城市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 湯海孺):在寸土寸金的大都市,如何破解體育健身設施不足的難題?面對群眾的期盼,杭州推出了嵌入式的補救措施。利用非體育用地的邊角零料、閑置場所、屋頂空間,見縫插針地嵌入體育場地設施。如此一來,變廢為寶,化消極場地為積極場地,得到群眾的歡迎。
修繕37處老舊紅磚倉庫
老農資倉庫變身網紅公園
蕭山區建成于上世紀60年代的農資倉庫,結束使命后變身東巢藝術公園城市更新項目。在保護原有倉庫建筑、保留時代集體記憶的前提下,修繕37處老舊紅磚倉庫,打造藝術展覽場館、音樂劇場、建筑設計展廳、親子互動劇場等,日常開展脫口秀、音樂會等文藝項目。開園以來接待游客超過2000萬人次,實現營收6億多元,并入選“杭城十大夜地標”。
辦理單位:蕭山區委宣傳部 蕭山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專家點評(浙江省城市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 湯海孺):20多年前,一批文化人入駐老廠房,在京杭大運河畔催生了LOFT49,點燃了杭州文化創意產業的星星之火。如今,這把星星之火也向蕭紹運河畔燎原。
沉悶的農資倉庫已悄然變身為誘人的藝術公園,貨物的流動早已變成年輕人的涌動。“百年月臺”上,往日告別的惆悵轉變為今日相逢的喜悅;“落日市集”的大道上,你在攤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你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你身后。
老舊的水務泵站
改建成760平方米“社區活力館”
翠苑街道有個老舊的水務泵站管理用房,如今已成為周邊居民相伴學習和活動的“社區活力館”——杭州城投·鄰里伴宋江苑社區服務點。它占地面積760平方米,考慮到翠苑街道周邊已有不少養老、助老機構,而幼兒托育類機構尚有缺口,所以這個“社區活力館”主要面向社區低齡兒童提供優質課程服務,有2幢單層建筑,內設哺乳室1處。
辦理單位:杭州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專家點評(杭州城市更新與文化傳承研究院院長李明超):根據現行的《杭州市居住區配套設施建設管理條例》,人口密集的城市老舊小區普遍面臨配套公共服務設施不足的難題。隨著近年來浙江省全域未來社區全域覆蓋的政策實施,像翠苑這樣老舊小區集聚的區域在城市更新和未來社區建設中煥發了新生,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在想盡各種辦法進行補短板。與有關單位協商利用其在本區域內的閑置用房改造成為民生服務設施,是杭州未來社區規劃建設過程中探索形成的解決有地、有房提供服務的好法子。城投集團所屬的水務泵站管理用房改造成為社區服務點,也是浙江省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在基層一線的生動實踐。
濱江沿江景觀帶公園的花壇圍邊
“挖”出座深35厘米、高45厘米的座椅
濱江區沿江景觀帶公園更新項目,是杭州城市更新的重要組成部分,總長約12公里,除建設沿江漫步道、景觀步行橋外,還建設了濕地公園,新增改造了12個驛站、滑板公園、室外籃球場等嵌入式運動休閑設施,是一條功能豐富、融入市民生活的綠色休閑廊道和國際公共濱水空間。
跑道旁的花壇圍邊“挖”出了一排排座椅,座深35厘米,高度45厘米,確保大多數人坐著體感舒適。不少市民都喜歡坐在這些座椅上,吹吹江風,看看燈光秀。
辦理單位:濱江區住房和城市建設局
專家點評(杭州城市更新與文化傳承研究院院長李明超):打造特色化的沿江景觀公園是實現濱水城區高質量發展的成功探索。由濱江區屬國有企業作為實施主體,以市場化方式盤活存量資源,并根據500米服務半徑的圈層化布局導向,規劃新建和改造提升沿江驛站,顯著提升了宜居宜業宜游的環境品質。通過引入適合運營的多元業態,既能豐富為民服務設施,滿足周邊居民需求,又可以串聯文化、旅游、體育資源,形成集聚城區人氣的“美麗經濟”策源地。
從28.2厘米到85厘米
杭州39座地鐵站的行李寄存柜
2024年10月1日起,杭州地鐵在毗鄰景區、交通樞紐、大型活動的站點及大客流站點,正式推出行李自助寄存服務。小柜高28.2厘米,能寄存小型包袋。中柜高61厘米,可以放下21寸的行李箱。大柜子高85厘米,可以存放28寸大件行李箱。大家可以自助存取行李,而且首半小時免費。這些寄存柜特別受歡迎,特別是靠近西湖景區和交通樞紐的站點。乘客還可以通過掃碼查詢附近哪里還有空位,選擇就近存放。
辦理單位:杭州市地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專家點評(杭州城市更新與文化傳承研究院院長李明超):杭州已經成為全國比較典型的TOD城市,以地鐵為主導的公共交通網絡四通八達,為居民和游客暢游杭州提供了非常便利的通勤條件。對于外地來杭的游客而言,甩開大包小包的行李輕松游覽是剛性需求,尤其是剛下高鐵、飛機以及行程最后一天退房后的那段時間。杭州地鐵集團主動作為,推出地鐵站自助公共寄存柜服務,并實行類似杭州公共自行車的限時免費,為攜帶行李的游客解除了后顧之憂。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黃煜軒
編輯 成嘉怡
審核 張倩 邵宇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