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董襲瑩會是一個個例,卻不曾想隨著更多的人參與到這件事情中,才發現董襲瑩的經歷還是最保守的一個。除了董襲瑩之外,被扒出的協和4+4培養的醫學博士各個經歷豐富,像極了天才下凡。
董襲瑩不孤單
協和4+4的培養模式,也讓一部分人有了可以成為醫學大咖的機會。畢竟,一個醫學外的本科生通過4年的培訓就可以轉身成為醫學博士,這樣的培養方式含金量可不低。除了董襲瑩被扒出本科階段學習的是經濟學之外,協和4+4公布的名單中,還有類似園藝學、文藝特長生、地質學等等專業的學生同樣經過協和4+4培養之后成為了醫學博士。
同樣出自哥倫比亞大學的咸同學在臨近畢業的時候告訴記者,下一步她將準備學醫。有網友扒出,咸同學在青少年時期就已經展現出了過人的能力。在28屆廣東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咸曉夢依靠著“智能服裝搭配”,獲得科技創新獎。
經過協和4+4的培養,咸同學僅用36頁的博士論文拿到了醫學博士的學位,不得不佩服這樣的人才,堪稱天才轉世。
同樣的還有一個名金同學,在本科階段金同學的專業是地質學,畢業之后同樣被協和4+4的醫學專業錄取。
通過該網絡大V的爆料,該金同學在中學階段就表現優秀,通過降分近60分進入了大學學習,不得不說金同學的實力還是很強的。不然,也不可能拿到降分的資格。
進入協和4+4之后,金同學主攻方向是臨川醫學的復發膠質瘤方向。
其論文正文僅有12頁的內容,金同學通過天才般的智商拿到了別人努力也達不到的高度,不得不佩服金同學的之上碾壓優勢。金同學獲得了醫學博士學位,并且成為了一名神經外科的醫學大咖。
這或許就是天才和普通人的區別所在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