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將至,想好去哪兒玩了嗎?如果實在沒有心儀的目的地,不妨 “云游” 曾經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 冥王星。在這里,極致的寒冷或許不是唯一的挑戰,一系列顛覆常識的體驗更會讓人 “方向感混亂”。究竟有多奇妙?一起來看看。
01天上的 “小太陽”
在地球上,太陽是天空中耀眼的圓盤。但在冥王星,太陽的 “存在感” 大幅縮水。目前,冥王星距地球約52.47億公里,距太陽約52.74億公里。遙遠的距離使其太陽視直徑僅54.5角秒(1角秒為1° 的1/3600),約合0.015度 —— 這僅為地球觀測太陽視直徑(31.44角分,即0.524°)的3%,看上去與傍晚的金星大小相近。
02昏暗的陽光
遙遠的距離不僅縮小了太陽的 “體型”,也削弱了它的光芒。當前,冥王星離太陽大約52.74億公里。在冥王星上,太陽視星等為-19等,亮度僅為地球的1/1250。不過,這仍比滿月亮320倍,是冥王星天空中最亮恒星的1000萬倍。這里的白天類似于地球的陰天或者太陽落山半小時后的黃昏,光線雖昏暗,讀書看報卻也足夠。
03錯亂的方向感
初到陌生之地,人們常有暫時失去方向感的“掉向”經歷,在冥王星上,我們也有可能“掉向”。例如,當我們身處冥王星北半球時,如果你還認為太陽所在的天空就是南方時,就大錯特錯了。北半球的太陽在天空北方,有而南半球天空的太陽才是在南方的。這與地球完全相反,是不是很反直覺呢?
更離奇的是天體運行軌跡:在地球上,太陽東升西落的,而在冥王星上,太陽則是從西方升起東方落下的。包括天上的恒星也遵循這一規律。若按地球經驗通過太陽的升降與方位來辨方向,必然會 “暈頭轉向”。
04不落的太陽
冥王星上的一天是漫長的,長達155.3個小時(大約6.3天)。倘若,此時我們正在冥王星北緯29.5°以北的地區,就會看到不落的太陽奇觀。天上的太陽以順時針方向劃出圓形軌跡,形成極晝;對應的南半球南緯 29.5° 以南,則陷入漫長極夜。對比地球(僅南北緯 66.5° 以內出現極晝,且太陽貼近地平線),冥王星的極晝范圍更廣、太陽高度角更高。
05“躺著自轉” 的奇葩星球
冥王星上顛倒的方向和奇特的極晝極夜現象都源于冥王星 “特立獨行” 的自轉方式。天王星的自轉軸傾角高達97.8°。它幾乎是“躺”在軌道平面上轉動的。而冥王星比天王星更夸張,其自轉軸傾角達 119.5°。這讓冥王星的北極指向軌道平面下方(南天球),從傳統北極視角看,其自轉呈順時針逆向旋轉,與地球的逆時針正向自轉相反,導致太陽 “西升東落”。
當前冥王星處于春分點與夏至點之間(類似地球立夏時節)。這時候我們在沒有極晝和極夜出現的低緯度地區能看到太陽從西北升、東北落。而只有在冥王星的春分和秋分點時,我們會在它的赤道附近看到太陽從正西方升起,從正東方落下。
在冥王星上看而要看到這一奇觀并不容易,因為離我們最近的冥王星春分是在1989年,而最近的秋分到來則要等到2110年了。畢竟冥王星的一年相當于地球248年。在極晝區域,小小的太陽猶如一顆璀璨耀眼的鉆石,每153.3小時就在天上轉一圈,也是難得一見的天文奇景啊!
昏暗的小太陽,反直覺的方向感,冥王星是一個與地球截然不同的世界。如果有機會站在冥王星上,你是不是有點犯迷糊呢?一起聊一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