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傳統美德,它超越了職業屬性帶來的社會地位,成為文化積淀的一部分。在這樣的文化語境下,教師這一職業不僅體面,而且深受人們的尊敬。并且隨著歲月的流逝,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也在不斷累積,所以“教師熱”持續升溫也就不足為奇。
但是,在“內卷”的環境下,教師總是與“名校”“高分”綁定,這使得很多考生雖然喜愛教師職業卻望塵莫及。提及這一點,小編不禁想到,一所扎根西北的省屬高校正以獨特的育人模式打破“教師非名校難就業”的魔咒。
河西學院,這所發軔于1941年甘肅省立張掖師范學校的老牌院校,雖未以“師范”冠名,卻以連續多年就業率超九成的硬核成績,成為西北教育人才供給的“隱形大佬”。
“師范基因”是河西學院就業最醒目的底色。作為甘肅省通過教育部師范類專業二級認證的高校之一,河西學院的漢語言文學、學前教育等6個師范專業畢業生在校內即可直接完成教師資格證面試認定,這無疑為師范生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這一背后,是河西學院80余年教學底蘊的沉淀:從專業基礎課程到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從與西南大學、山東師范大學等高校開展的師范專業“一對一”幫扶項目到覆蓋全省學校的實習支教網絡,河西學院構建了“全程浸潤式”師范培養體系。
河西學院對于學生職業發展也是關懷備至的。面對就業市場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學校打出“幫扶+職業規劃”的組合拳,切實把學生就業工作擺在更突出的位置,在24小時365天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年級,精細化的提供指導幫扶,實施“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到了畢業之際,河西學院更是傾注全力,通過舉辦招聘會、提供就業信息、開展求職技巧培訓等方式,全力幫助學生順利就業。
當“名校光環”的焦慮籠罩講臺,河西學院以另一種姿態詮釋師者真諦——這里沒有浮華的頭銜,只有穩扎穩打的高就業率。從張掖師范到如今連續多年就業率超九成的硬核答卷,在就業戰場,數據是最有力的證言。當二級認證的專業底氣遇上“一生一策”的精細栽培,當虛擬仿真實驗室對接基層學校的真實課堂,河西學院告訴了每一個考生:“師范”不是名校的專利。選擇河西學院就是選擇了通往教師行業的康莊大道。
關注“一千零一個志愿”,獲取更多關于大學的原創解讀、最新最全的大學招生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