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夜經濟從簡單的“亮起來”走向“活起來”
成為拉動消費、激活就業、傳承文化的
全能引擎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探訪
4個具有創新性的夜經濟集聚區
說不準就有你去過的
首站我們來到
重慶洪崖洞
為“夜”奔赴一座城
夜晚的重慶洪崖洞景區燈火輝煌,這座11層高的吊腳樓建筑群在暖色光影的映照下,宛如一座懸浮在空中的“金色宮殿”。作為全國首批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之一,洪崖洞在2024年接待游客量突破2845萬人次,一位已經“三刷”的北京游客感嘆:“爬坡上坎的立體感,就是最地道的重慶味!”
這座建筑前身是重慶古城門之一的洪崖門,曾是巴渝吊腳樓聚集區,后淪為棚戶區,2006 年改造后重獲新生。如今它既保留傳統建筑特色,又通過創新的燈光設計和業態規劃,成功將“老重慶”文化轉化為年輕人喜愛的消費場景。4 樓美食街飄著小面、火鍋香,32 元就能吃遍特色小吃;520 余家商戶涵蓋餐飲、文創、旅拍,“兩江夜景游”的碼頭也多設在洪崖洞彎港,共同構成了夜游、夜宴、夜購、夜娛、夜宿的“五夜”消費業態。
“不去洪崖洞等于沒有去過重慶。”來自湖南的一位游客告訴記者,“吃貨、攝影師、文化愛好者、夜店玩家,誰都能在這里找到自己的玩法。”
洪崖洞景區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孟瑤認為,洪崖洞既保留了傳統特色,又符合現代審美,天然具備“網紅基因”,吸引年輕群體“為夜景奔赴一座城”。
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教授黃志貴表示,洪崖洞不僅點亮了重慶市民和外地游客的夜生活,同時對進一步激發文旅消費潛力、繁榮夜間經濟、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從昔日的棚戶區到今日的“金色宮殿”,洪崖洞之所以成為重慶的“必去地標”,不僅因為它的網紅屬性,更因為它濃縮了極致的魔幻、地道的江湖和潮流的夜。洪崖洞用傳統與創新為每一個游客帶來了獨一無二的體驗。正如游客所說,在洪崖洞,每個人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山城記憶。
第二站我們來到了
天津海河岸
光影舞動“夜津門”
4月14日18時,天津海河兩岸的燈光次第亮起,古文化街、鼓樓夜間集市開始蘇醒。狗不理包子熱氣騰騰,十八街麻花香氣四溢,相聲茶館內笑聲不斷,快板聲與叫賣聲交織成津夜交響曲。
一位游客對記者說:“天津的夜,像被施了魔法一樣。”
意式風情區的馬可波羅廣場上百年雕塑廣場化身巨幕演繹穹頂光影秀,18種主題變幻驚艷眾人;
解放橋開啟“時空穿越”表演,借助3D投影演繹百年歷史變遷;
意式風情區內幾十家屋頂酒吧的燈光如星辰般閃爍繁星點點,游客舉杯欣賞海河夜景,感受異國風情與津城魅力。
一位商戶感慨地說:“過去的夜市就是擺攤賣貨,現在的夜市是讓游客感受到‘有活力的天津’。”天津以 “夜市 + 演藝 + 燈光秀” 模式,打造全鏈條消費生態。傍晚時分,游客可登上游船,沿途欣賞兩岸燈光秀;下船后步入“天津之眼”摩天輪,俯瞰光影流動的海河全景;深夜轉場古文化街,體驗相聲演出與手作工坊,或者轉場意大利風情區感受現代生活的激情與澎湃。這種“移步換景”的設計,讓消費時間大大延長。商戶們對此深有感觸。“以前傍晚就打烊了,現在生意能做到半夜,營業額翻倍。”
在海河夜經濟帶背后,一套完整的產業生態正在形成。2025年初,天津市商務局等4部門印發《天津市推動夜間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點亮“夜津城”品牌,培育一批標志性“河”“海”消費場景,并提出積極探索多元新型跨界模式,打造兼具“煙火氣”和“文明范”的夜間消費新場景。
夜色中的海河之畔,傳統與現代交融,煙火氣與時尚感并存,展現出創新驅動下夜經濟的無限活力。
下一站我們走進
長春桂林路
小店唱響“小夜曲”
暮色降臨,長春桂林路商圈的霓虹燈牌次第亮起,烤魷魚的香氣與民謠聲交織,瞬間從寧靜老街變身 “不夜城”。這條始建于20世紀30年代的街道,如今以58%的夜間營收占比、超1200個就業崗位,重新定義長春夜生活。
歷經露天市場、大棚改造、改善購物環境,引入大型商超,桂林路升級為 “吃喝玩樂” 一體化街區。如今,這里不僅保留丁香西餅屋等老字號,更匯聚精釀酒吧、劇本殺等新潮業態,傳統小吃與網紅美食同臺,寵物街區萌態吸睛,年輕學生成為消費主力。在這里,傳統與現代碰撞,市井與潮流共存。
記者了解到,朝陽區以桂林胡同美食街為商圈核心,打造“市井底色+藝術基因+年輕生態”的商業生態,成為長春最熱鬧的“夜生活大本營”。本地博主告訴記者:“在桂林路傍晚逛夜市、吃小吃,晚上泡酒吧,凌晨還能在24小時書店發呆。”
商圈的成功有其必然性。吉林大學東北振興發展研究院院長邴正指出其三大支撐要素:周邊高校形成的“學生經濟”、歷史積淀的“中韓文化”以及東北特有的“季節補償”效應。“冬季的嚴寒反而催生了更熱烈的春夏夜經濟,桂林路成功地把‘冷資源’變成‘熱體驗’。”
談到桂林路商圈夜經濟的繁榮景象,長春市朝陽區桂林街道企業服務辦公室負責人常明深有感觸,“小而美” 是桂林路的獨特標簽。更重要的是,商家扎根本土文化,靈活響應市場,用差異化定位吸引多元客群。從黃昏到凌晨,這條承載城市記憶的老街,正以新 “夜” 態續寫消費傳奇,讓夜生活成為年輕態度的鮮活注腳。
最后一站
讓我們一起重回80年代
石家莊正太里
沉浸懷舊“國際莊”
從正定古塔到龍泉古鎮,從正太里文旅休閑煙火街區到灣里廟步行街,石家莊以 “夜游 +” 模式激活夜經濟,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
4月14日晚,位于石家莊市泰華街的正太里文旅休閑街區燈火通明。“公社大食堂” 內,牛肉板面香氣四溢,老電視、舊畫報等元素還原80年代場景。“每隔幾天就帶女兒來打卡,這里的懷舊氛圍無可替代。”80 后李女士說道。
正太里文旅休閑街區招商運營經理賈鴻強向記者介紹,街區以懷舊為主題,匯聚百余家餐飲老字號,節假日客流量可達七八萬人次,一步一景的沉浸式體驗,讓這里成為“莊里人”的夜游新地標。記者在正太里街區看到,除了美食美景,這里每晚有先鋒小樂隊駐唱,周末會舉辦先鋒小劇場、后備箱市集、相聲曲藝表演后備箱市集等特色活動。好體驗帶來沉浸感,休閑處成為“不夜城”。
與此同時,正定古城 “夜游榮府” 活動、灣里廟步行街非遺手作也吸引眾多游客。石家莊市文旅和商務部門數據顯示,石家莊主城區夜經濟休閑街區已達 23 條,并逐步向周邊拓展,既點亮了城市街頭的夜間燈火,更點燃了百姓夜間休閑的消費熱情。
為激發市民夜消費潛力,石家莊市商務局4月2日發布公告,公開征選夜經濟惠民紅包發放平臺。同時,還加密公交夜間班次、加強治安管理,確保市民夜間消費安全。曾經被認為 “沒有夜生活” 的石家莊,如今商圈營業時間普遍延長至晚上10點半甚至更晚。越發豐富多彩的夜經濟業態布局,也不斷提升著夜間消費滿意度,讓“莊里人”收獲滿滿的幸福感。
這趟沉浸式夜經濟之旅就到這里啦
你心中還有哪些寶藏夜經濟好去處?
歡迎留言區分享
中國消費者報新媒體編輯部出品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中國消費網
記者/劉文新 萬曉東 李洪濤 李建
編輯/李曉雨
監制/何永鵬 任震宇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22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 - 8831543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