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的山門或大殿的門楣上,有一些耐人尋味的對聯。這些對聯精煉而經典,有的洞悉人生,有的觸動靈魂,讓您豁然開朗,感悟頗深。
01
北京潭柘寺:
上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
下聯:開顏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解釋:出自北京潭柘寺彌勒佛像的對聯,用于教育人寬容大度。大肚能容事,即使是天下的難事也能容;開口便是笑,就包含著對世間可笑之人的譏笑。
大度能容天下難容之人,大度即“度量”,也就是氣量,大人有大量,小人不量,如果沒有容人之量那就不會成就大事。
笑世間可笑之人,意思是世間一切眾生,看不破這些假象,以為有什么可以執著,有什么可以得到,不知生滅之相,不明無常之理,故而于一切注定生滅無常的假象當中,分別、取舍、貪求、執著、糾纏不休,只落得天天糾結,一生煩惱。
02
杭州城隍廟:
上聯:夫婦是前緣,善緣惡緣,無緣不合。
下聯:兒女原宿債,討債還債,有債方來。
人與人的四種關系:報恩,報怨,討債,還債。 夫妻是緣:有善緣有孽緣,無緣不聚。 兒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 善待周圍的每一個人,因為我與眾生本是一體,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周圍哪里有別人全是自己。
南懷瑾說:“夫婦本是前緣,善緣、惡緣,無緣不合。兒女原是宿債,欠債、還債,有債方來。”
所以我常說從前城隍廟的一副對子,你就了解了,“夫婦是前緣,善緣惡緣,無緣不合”,男女關系變成夫妻是前緣,不是善緣就是惡緣,有時候吵架一輩子,那是惡緣來的;“兒女原宿債,欠債還債,有債方來”。明白了這副對子的內涵道理,你就懂了六親眷屬都是宿債,或是欠債或是還債。三世因果,六道輪回的生命道理,是因緣和合,這是非常深奧、微妙的,不是平常人所容易了知的。這個前生不是講一世,是多生多世以前的,是這個關聯。所以不要再怨恨了,欠的債要去還,勇敢面對現實。— — —南懷瑾
03
普陀寺:
上聯:自在自觀觀自在,
下聯:如來如見見如來。
解釋: 自我的存在,要靠存在的自我來觀察;只有存在的自我,才能觀察自我的存在。 生命的(原)本真(實)狀態,要在好像看,又好像沒看的(超越了看與不看)時候,才能看得到;只有超越了看與不看,進入了似看非看,非不看的無我狀態,才能看到生命最原本真實的狀態。 04
普陀普濟寺:上聯:乾坤容我靜; 下聯:名利任人忙。
解釋:出自蘇曼莎題舟山普陀禪寺,用于勸誡人恬淡自安。天地且容我恬靜,那些追名逐利的事任憑別人去忙。
05
福州涌泉寺:
上聯:凈地何須掃;
下聯:空門不用關。
漂泊間,盡顯世事無常,凄美無奈。也如人世間那些漂泊不定、隨風而逝的靈魂。飄蕩間都是對命運無常的抗爭,也是對生命脆弱的無奈接受。 然而,你是否也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種可能?無底輕舟雖難渡海,但它依然勇敢地面對挑戰,即使最終未能到達彼岸,那份堅持與勇氣也足以讓人感動!斷梗流萍雖易逐風,但它們依然保持著生命的姿態,在漂泊中亦綻放自己微弱的光彩,展現出一種超然物外的灑脫與自由。 或許,無論身處何種境遇,我們都應該保持一顆勇敢而堅韌的心,迎接每一個挑戰與機遇。而這些經歷與磨礪,也使得人生的畫卷更加完整多彩。 06
06
安徽九華山華嚴洞:
上聯:清華真佛地;
下聯:莊嚴古洞天。
07
河南登封法王寺:
上聯:退一步天高地闊;
下聯:讓三分心平氣和。
古人曾說:“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又說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一切都是告訴我們要放寬自己的心。 只有放寬心,才會有醍醐灌醒的感覺,才會發現人生處處明媚,一切都變得豁然開朗。
心寬一寸,病退一丈。 有人曾說:“寬容者讓他人愉悅,讓自我豁達;刻薄者讓他人難受,讓自我痛苦。” 人的一生何其短暫,與其痛苦自我,不如選擇寬恕,養成一顆慈悲之心。
08
甘肅蘭州白塔寺聯:
上聯:剪一片白云補衲;
下聯:邀半輪明月看經。
意思是剪下一片白云來縫補我的僧衣,邀請半輪明月陪伴我閱讀經書。這兩句話描繪了古人的詩意生活和禪意修行。
超然的生活哲學:
無需奢華,只需簡單;無需繁華,只需寧靜。佛家修行強調內心的清凈與寧靜,而這句話正是這一理念的生動寫照。在追求物質富足的同時,不要忘記心靈的富足,要珍惜當下,享受生活,找到真正的自我和宇宙間的和諧共鳴。
09
濟南千佛寺:
上聯:笑到幾時方合口;
下聯:坐來無日不開懷。
10
安徽鳳陽龍興寺:
上聯:廟內無僧風掃地;
下聯:寺中少燈月照明。
11
鎮江金山寺:
上聯:千古英雄浪淘盡;
下聯:天下名山僧占多。
12
日照天后祠聯:
上聯:問觀音為何倒坐?
下聯:恨眾生不肯回頭。
隆興寺摩尼殿的五彩懸塑倒坐觀音,令魯迅先生和梁思成皆為其沉淪。 不似其他塑像般莊嚴肅穆,倒像翹著二郎腿慈眉善目的師長,仿佛與他交流過后,心中便豁然開朗,放下了許多求而不得的執念。
13
陳寶琛撰大同華嚴寺觀音閣:
上聯:人世大難開口笑;
下聯:肚皮終不合時宜。
14
鄞縣天童寺:
上聯:大護法不見僧過;
下聯:善知識能調物情。
有人說: “選擇了善良,就是給自己的人生留了條后路。” 深以為然。 生命就像一個能量場,我們無時無刻不受其影響,提升這個能量場的關鍵就是我們的善念。 在漫長的一生中,我們會遇到萬千險阻和重重考驗,你對待世界的態度,正是世界回饋于你的方式。 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厚德厚物,薄德薄物;缺德缺物,無德無物。
15
佛光山頭山門:
上聯:問一聲汝今何處去?
下聯:望三思何日君再來!
修行,是一場內在的革命,讓我們從依賴走向獨立,從迷茫走向清晰。它教會我們如何在復雜世界中保持內心的平和與力量,最終達成自我圓滿,也溫暖周圍的世界。
16
應縣凈土寺:
上聯:念念不離心,要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始算得打成一片。
下聯:佛佛原同道,知佛亦非佛,非佛亦佛,即此是坐斷十方。
感悟: 念佛應當從有念下手,念到念寂情亡時,既不執著能念佛的我,也不分別我所念的佛,盡管如此,仍字字句句、歷歷分明地念佛,沒有錯亂,也就是所謂的念而無念,無念而念。
17
財神廟:
上聯:只有幾文錢,你也求,他也求,給誰是好?
下聯:不做半點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為難。
有人遇到了麻煩,去求拜財神,卻發現財神廟里,有一個長得很像財神的人也在跪拜。 這人走近后發現,那人竟是財神本人。 他不解問道:“你為何要拜自己?” 財神笑道:“我兜里最近也緊,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啊。”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遇到貴人相助,何其有幸。 但如若遇不上貴人,就要做自己的貴人。 等風來,不如追風去,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唯有自己強大,才能從容應對風雨。 天不渡人,人需自渡。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18
南京雞鳴寺觀音樓聯:
上聯:問大士為何倒坐;
下聯:恨世人不肯回頭。
賞析:想問問菩薩問什么要倒著坐,原來是這世俗間的人就算知道了自己做錯了也不愿意回頭醒悟,所以菩薩覺得自己不能使這眾生醒悟才倒著坐的。
19
黃梁夢亭聯寺:
上聯:睡至二三更時,凡功名都成幻境;
下聯:想到一百年后,無少長俱是古人。
這一副楹聯,上聯說的是淡泊名利:“睡至二三更時,凡功名都成幻境”;下聯講的是要看淡年齡:“想到一百年后,無少長俱是古人。”應當說,說得非常透徹!但,人生在世,若把一切都看得太透,便會很沒意思。還是要讓自己置身于滾滾紅塵中,悉心品味人生的過程,享受創作的快樂!
感悟:所謂榮華富貴、功成名就皆是黃粱一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莫要太執著。
20
張掖大佛寺:
上聯:一覺睡西天,誰知夢里乾坤大;
下聯:只身眠凈土,只道其中日月長。
【解讀】:世事難參透,不如擁有一顆一睡到天亮的清凈之心,讓自己可在浮躁中靜下來。只有靜下心來,不為身外之物所累。每個人在生活中,都能懷一顆清凈之心,坦坦蕩蕩,無懼無憂,做自己。
出個上聯:杜鵑鳥踩杜鵑花,請各位高手賜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