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800 字
閱讀完約3分鐘
向紜嬉 金融投資報記者 吉雪嬌
今年一季度,受多重因素影響,銀行理財規模較年初有所回落。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全市場銀行理財存續規模為29.14萬億元,較年初下降約8100億元。
在存款利率下行和理財收益回暖的背景下,銀行理財的吸引力持續受到關注。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存款回流,4月銀行理財規模有望呈現增長態勢。
0 1
債券市場調整傳導至理財端
近日,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發布《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季度報告(2025年一季度)》(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國共有215家銀行機構和31家理財公司有存續的理財產品,存續產品共4.06萬只,同比增長0.67%;存續規模29.14萬億元,同比增長9.41%。其中,理財公司存續產品2.56萬只,存續規模25.74萬億元,同比增長15.06%,占全市場的比例達88.33%。
對比年初,銀行理財存續規模下降約8100億元,其中,理財公司規模環比減少約5700億元。
作為居民財富管理的“壓艙石”,銀行理財規模的階段性回調引發關注。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回落主要是受債市階段性調整以及季末理財回表等因素的影響。
《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固定收益類產品存續規模為28.33萬億元,占全部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的比例為97.22%。
債市的調整對固收類理財造成沖擊。年初,在“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基調下,債券市場呈現“搶跑”行情,推動利率快速走低,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跌破1.6%。2月至3月,受降息預期延后、股債資金分流及機構季末拋售等因素影響,收益率反彈至1.8%附近,波動幅度超20個基點。市場波動直接傳導至理財端,部分固收類產品凈值出現回撤,引發投資者階段性贖回。
另一方面,銀行理財資金回流為表內存款或短期產品,也是理財規模在季末快速減少的原因之一。
02
“存款搬家”或促進規模增長
今年以來,銀行存款利率持續走低,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及地方性商業銀行相繼加入調降行列。中長期限存款利率降幅在10BP至50BP不等,不少銀行的三年期、五年期存款利率紛紛跌破2%,正式邁入“1”時代。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銀行理財收益率有所回升。國信證券報告顯示,2025年3月,銀行理財規模加權平均年化收益率為2.56%,回升明顯。
在此背景下,銀行理財的吸引力有所提升,隨著存款回流理財市場,銀行理財4月的規模有望呈現增長態勢。
《報告》顯示,2025年一季度,理財投資者數量維持增長態勢。截至一季度末,持有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數量達1.26億,同比增長6.73%。一季度理財產品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2060億元。其中,銀行機構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320億元;理財公司累計為投資者創造收益1740億元。
在宏觀政策持續發力、市場利率環境逐步趨穩的背景下,理財收益回暖進一步強化了居民財富管理的信心。業內人士認為,若2025年經濟持續復蘇、市場風險偏好回升,銀行理財仍將是資金流入的重要渠道。
對于投資者而言,在銀行理財市場不斷變化的背景下,需要保持理性和謹慎。要充分了解理財產品的特點、風險和收益情況,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合理配置資產,不要盲目跟風投資。同時要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和政策變化,及時調整投資策略,以實現資產的穩健增值。
編輯|王為
責編|賀夢璐
校檢|袁鋼
審核|何穎
本文為金融投資報jrtzb028(微信號)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金妹兒。轉載須在正文開頭顯著位置注明稿件來源及作者名,違者必究。
聯系金妹兒:028-8696849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號:5112018000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