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貴州凱里4月30日電 題:貴州酸湯:傳統風味“發酵”出富民產業
中新網記者 袁超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貴州凱里酸湯,吳篤琴的答案是:溫柔。
吳篤琴從媽媽手中傳承下來制作酸湯的標準:入口不刺激,恰到好處的咸味和回甜,讓各種味道達到了完美的平衡,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酸、辣、咸、甜在舌尖上的和諧。
吳篤琴靠著這碗酸湯發家致富,也讓更多的美食愛好者了解和愛上了酸湯。如今,吳篤琴的亮歡寨餐飲店已開發出紅酸湯、白酸湯等多種產品,建成年產2萬噸的酸湯生產線。
從小店到工廠,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眾多酸湯餐飲店實現了轉型升級。凱里酸湯產業發展工作專班辦公室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黔東南州現有酸湯加工企業31家,各類酸湯制品生產及包裝線77條,年產能16萬噸;主要產品有紅酸、白酸、魚醬酸、酸湯飲料和酸湯方便米粉等,產品暢銷中國31個省(市),并呈逐年上升趨勢。以“凱里酸湯”為基礎的餐飲企業蓬勃發展,約1600多家酸湯餐飲店遍布中國62個城市。
位于黔東南州麻江縣的一家生產“玉夢”酸湯的公司,在酸湯發酵車間,超3萬個土壇靜默如“千軍列陣”,等候著時間的沉淀。
“每天在廠內的停車場最少都是10個貨車在等候裝貨。”企業相關負責人鐘定江告訴記者,隨著酸湯知名度的不斷打響,企業近3年來產值都實現了50%的增長,產值達2個億。
圖為玉夢酸湯發酵車間。黔東南州委宣傳部供圖
“有品質的酸湯是能受到市場的青睞。”鐘定江說,企業生產的酸湯不僅在國內市場暢銷,還在東南亞有了穩定的訂單。未來將通過海外市場的調研,拓展海外訂單的銷售區域。
近年來,黔東南州重視酸湯產業發展,將其作為重點支持的民族特色食品產業之一,制定了詳細的發展規劃:以凱里為核心,麻江、臺江為兩翼,雷山、丹寨、劍河、鎮遠等縣為多點,全力打造中國主要的酸湯原產地和主產區;通過建設凱里酸湯特色食品產業園,構建集現代農業、加工生產、物流配送、餐飲服務、文化旅游于一體的“凱里酸湯”產業新集群。
圖為凱里酸湯千人長桌宴。黔東南州委宣傳部供圖
在推進生產標準化建設方面,官方組織黔東南州酸湯產業申報獲批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第二批區域試點名單;制定發布凱里酸湯魚、凱里酸湯牛肉等9項團體標準,目前已制定涉及酸湯相關標準36項;編制完成凱里酸湯標準體系“一圖三清單”,收錄現行有效標準673項,涵蓋了酸湯原輔料種植、生產加工、產品檢測、包裝貯運銷售、餐飲、品牌建設等全產業鏈。標準化建設,為酸湯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黔東南州酸湯產業總產值突破25億元,酸湯制品年產能達16萬噸。黔東南州提出,力爭到2027年全州酸湯產業總產值超過100億元,打造中國主要酸湯原產地和主產區,構建酸湯產業集群。(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