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滴汗水
都是生命的詩行
平凡的勞動者
讓光陰發出新芽
讓腳下的泥土開花
“五一”國際勞動節之際
小布將鏡頭對準
我們身邊的勞動者
一起通過他們的“勞動數值”
解碼耕耘與收獲
01
陜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三秦工匠”、西安市職業技能帶頭人、汽車維修高級技師 烏軍河
深耕汽車維修領域33年,高峰期單日處理進廠維修車輛100+,累計培養技術骨干超150名……烏軍河從業33年來,始終扎根汽車維修領域,以精湛的技術和嚴謹的作風成為行業標桿。他不僅技藝超群,更致力于人才培養,為提升行業整體水平作出了突出貢獻,用堅守與奉獻詮釋了新時代工匠精神,是當之無愧的技術先鋒與育人典范。
02
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高新大隊執勤一中隊民警、太白南路科技路十字“五型”示范崗崗長 李欣
在城市繁忙的十字路口,每日早晚高峰6小時保暢通,全天累計12小時在崗值守連民心……李欣10年如一日,風雨兼程堅守公安崗位,始終牢記“人民警察為人民”的宗旨,心系民生、情系群眾,以“零差錯、零投訴”的溫情執法,解決了群眾通勤路上的“急難愁盼”問題,治理出一條條群眾交口稱贊的“放心路”。“五一”假期,他與同事繼續堅守崗位,確保假日出行暢通無阻。
03
西安火車站管委會旅客服務中心 楊鳳君
扎根服務一線12年,日均服務旅客800余人次,化解旅客突發問題500余件,高峰期單日步行量可達15公里。西安火車站管委會旅客服務中心“崗位標兵”楊鳳君始終以微笑面對突發狀況,將“真心、熱心、耐心、貼心、用心”融入服務細節。今年“五一”假期首日,旅客服務中心的輪椅預約服務需求激增,單日已達60人次,創下新高。面對驟增的工作量,楊鳳君依然堅守在平凡崗位,詮釋著“窗口形象”的擔當,用行動證明:最動人的服務,是堅守的溫度。
04
西安地鐵5號線乘務五分部電客車隊長 應小龍
12年時間,足跡遍布西安地鐵1、2、5號線,日均完成1000余次“手指口呼”,累計安全行車276786公里。西安地鐵5號線乘務五分部電客車隊長應小龍,參與見證了城市軌道交通總運營里程突破400公里的跨越式發展之路,帶領團隊貢獻崗位力量。“五一”假期,西安地鐵通過延長運營時間、加密開行班次等多項舉措,助力八方來客暢游古都,無數“軌交人”將持續在崗,用心服務每一程。
05
西安文博志愿者、西安培華學院英語專業學生 毛思理
“一朝入長安,一眼閱千年”。在“博物館之城”西安,共青團西安市委、西安市文物局組織招募來自7所高校的2200人次志愿者,長期在西安市鐘鼓樓博物館、西安半坡博物館等7所文博機構,參與義務講解、文明引導、售票咨詢等工作,年累計服務1.3萬余小時。20歲西安大學生毛思理就是其中之一,他積極參與文博志愿服務,累計志愿服務時長超500小時,中英文講解服務80余場,接待游客1000余人次……“五一”假期,他將與全市青年志愿力量堅守服務崗位,用細致入微的服務迎接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現西安青年的風采與擔當。
06
西安古舊書店古籍講解員 段亞景
坐落于長安書院的西安古舊書店里,作為“古籍守護者”的段亞景,日均經手500余本舊書,手寫80+張書價簽,精準歸位超1000本書籍,月均講解超30場,單日最高完成6場深度講解,累計為5000余名研學游客揭開古籍與碑拓的文化密碼。今年“五一”假期,他將依然堅守崗位,為游客提供古籍講解與碑拓技藝展示,讓傳統文化在節日中煥發新生。
向所有勞動者
致敬!
文:記者 陳克 王夢凡|視頻:常凱奕|海報設計:鐘佳慧 丨 編輯:談密 丨校對:張立 丨審核: 韓東辰丨轉載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