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乒發生的2件事情,引發了諸多球迷的熱議!一是劉國梁卸任中國乒協掌門人職務;二是已經退出國家隊的樊振東、現役國乒女單世界排名第二的王曼昱,當選“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這2件事情看似沒有關聯,但是認真深思之后,你會發現,這是劉國梁卸任之后,國乒與“飯圈文化”交鋒以來,打贏的第一場硬仗!為什么這么說呢?
自從去年巴黎奧運會陳夢奪得女單金牌,遭到詆毀和謾罵,到王曼昱在今年3月份的乒乓球亞洲杯奪得冠軍,再次遭到同樣的待遇。“飯圈文化”對國乒的傷害和影響,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這也讓體育總局、中國乒協、人民日報,都開始呼吁要嚴厲打擊飯圈文化;而公安局,更是直接下場抓人。
但是從效果來看,似乎并不明顯。至少王曼昱在3月份的遭遇,不比去年的陳夢小。
正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想要徹底鏟除“飯圈文化”,就得從根源入手,找出飯圈文化的發源地。
那么,國乒的飯圈文化,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關于這個問題,直接敘述還不太好理解。我們站在“產品經理”的角度來闡述,或許會更直觀一些。
一個產品經理想要打造一款爆款產品,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市場調研,給產品定位,然后包裝和大力宣傳。其中包裝和宣傳是重中之重。
產品上市后,大獲成功,俘獲了不少的忠實粉絲!產品經理也很開心。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款產品的問題也開始逐漸暴露出來,并且與市面上同類產品的競爭,開始不占優勢。
這時候,那些當初被“洗過腦”的忠實用戶開始接受不了現實!一是詆毀那些更優秀的產品,用放大鏡找瑕疵,攻擊和謾罵他們;二是繼續美化爆款產品。至此,產品經理徹底失去對整個局面的掌控,飯圈文化也由此誕生。
而這一次樊振東和王曼昱當選“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恰恰就是對“飯圈文化”的有力反擊。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一是加強正向的引導和宣傳,讓那些當初被洗腦過的人,看清楚現實,幡然醒悟;二是維護國乒在世界乒壇的地位,既肯定金牌的價值,又詮釋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不能唯成績是論!”
樊振東以奧運會單打金牌的身份當選,這就是金牌的價值和含金量;而王曼昱雖然沒有拿過奧運會單打金牌,但是她在國家隊任勞任怨。26歲,拿過那么多世界大賽冠軍,卻沒有參加過任何一次奧運會單打,這一點盡管對王曼昱很不公平,但她從未發表過任何怨言和牢騷,也沒有產生消極的念頭。國家隊交給她的每一次任務,她都是盡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完成。這種職業生涯,才配得上用“不能唯成績是論”來形容。
而那種輸了球,被打得毫無脾氣的人,就應該大大方方的承認技不如人,然后發憤圖強,去繼續努力。
如果輸球了球,還得用“金牌不重要、不能唯成績是論”來安慰他們,美化他們,那么,國乒在世界乒壇的地位,確實岌岌可危。洛杉磯奧運會干脆也不用備戰了,反正金牌不重要。
至于樊振東在王勵勤上任后,未來會不會重新回到國乒!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還是需要冷靜看待。
首先,為什么大家都希望樊振東回歸?
因為國乒現在沒有人挑擔子。換言之,樊振東回來是要挑擔子的,而擔子往往意味著壓力。他回歸后,面臨的壓力應該是十倍不止。倘若洛杉磯奧運會,他丟掉金牌,那時候不會有人用“金牌不重要,不能唯成績是論”來安慰他。他面臨的肯定是嘲諷和挖苦,甚至是背鍋俠的命運。
站在我個人的角度來看,樊振東大概率是不會回歸了。除非他有超強的抗壓能力,對自己奪洛杉磯奧運會金牌,有巨大的自信心。
而國乒方面,應該著眼于現在的人才儲備,抓緊改善訓練機制,勤練、苦練,把基本功和抗壓能力提升起來,把眼光放在培養下一個奧運會冠軍上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