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寒來暑往,聆名師傳道共同學研藝,奮修音樂優才;東奔西行,觀時代恢弘閱江山壯美,力譜八桂新歌。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順應新時代網絡文藝傳播趨勢、把握新時代歌曲創作發展方向,發掘和培養一批廣西優秀青年詞曲創作骨干人才,助力廣西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中國文聯網絡文藝傳播中心、廣西文聯主辦,中國文藝網、廣西音樂家協會及多個地市級文聯聯合承辦的廣西青年詞曲創作骨干高級研修班(以下簡稱“高研班”)于2023年12月啟動,為期一年至2024年12月結業。由廣西各地層層遴選的22名學員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廣西工作論述的重要要求,深入八桂大地感受紅色革命、“柳工牌”、平陸運河、中國—東盟等帶來的精神洗禮、工業震撼、多元煥新的發展活力與國際視野拓展等,見證了廣西各地創新發展推動下產業、生態的蓬勃生機。
學員們認真學習精品創作規律,反復研討修改打磨詞曲,在一整年的系統學習和創作實踐中產生了一批反映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廣西篇章的詞曲佳作,受到各方肯定和采用,研修成效卓越。其中,作品《老廠院》從386首有效報送作品中脫穎而出,入選“中國當代歌曲創作精品工程——‘聽見中國聽見你’”2024年度20首優秀歌曲,《故事》《彩》兩首作品也同時進入到此次評選前60強。
這批原創歌曲作品
融合了流行、民謠、搖滾、民族、美聲等多種風格
體現了學員在創作上的多樣性與創新性
每一個音符都跳動著奮進的節奏
每一句歌詞都凝聚著夢想的力量
詞匯壯美廣西,曲和發展新篇
我們選擇其中16首優秀作品成輯
本期展播請欣賞前8首作品
《彩》《月媒》《山川說》《柳宗元》
《南門外》《故事》《老廠院》《山歌唱出幸福河》
1
《彩》
作詞:林朝幸
作曲:羅 杰
演唱:花青燕
《彩》的創意來源于豐富多彩的各民族服飾。少數民族服飾以斑斕的色彩為特點,這些色彩又分別代表了不同的美好寓意與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歌曲從服飾上的色彩切入,表達了每個民族都是一種獨特色彩,都自成一派又相互輝映,展現了一幅和諧團結的圖景。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上,少數民族代表總會穿上自己民族的傳統服飾;他們披著七彩走到一起,照亮了彼此,也照亮了各族人民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未來之路。
(上下滑動可查看完整樂譜)
2
《月媒》
作詞:胡鴻飛
作曲:楊敬軍
演唱:梢麗組合、王 良、袁 露
《月媒》是一首充滿浪漫情懷與濃郁民族風情的抒情歌曲,它細膩勾勒了一幅在瑰麗山水間鋪陳的純真愛戀畫卷。歌曲巧妙融合自然美景與深情厚誼,生動展示了侗族人民的愛情傳奇和“只用山歌不用媒”的獨特婚戀習俗。以浪漫唯美的筆觸,描繪出一幕幕動人心弦的場景,帶領聽眾共同傾聽吊腳樓里悅耳的歌聲,還有那飄到風雨橋下的木葉山歌。“月為媒,云作禮”,這一浪漫而深情的表達,正是侗族人民熱愛生活、向往美好情感的真摯體現。
(上下滑動可查看完整樂譜)
3
??
《山川說》
??
作詞:黃 鈺
作曲:方 舒
演唱:湯宇龍
《山川說》由明代文學家茅坤評價柳宗元的“與山川兩相遭”這一句評論觸發,描寫了柳宗元被貶柳州后栽柳、種柑橘、挖井、走訪民間疾苦等等一系列為百姓造福的舉措。從柳宗元“民本”思想的當代價值,到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作品以山川借喻人民,以古頌今。
4
《柳宗元》
作詞:莫兆卿
作曲:徐 帥
演唱:李 直
羅池廟、柳侯祠、三絕碑,悠悠千年。柳宗元和柳州像命運的使然相互成就,后人以“地以人傳人以地”來形容這種關系。柳宗元面對挫折依然以蒼生為念,踔厲奮發實現人生抱負,歌曲表達了對其高尚精神品格的敬仰和緬懷之情。
( 上下滑動可查看完整樂譜 )
5
《南門外》
作詞/曲:黎國劍
演唱:黎國劍
很多的城市,都有一座古城;很多的古城,都有一座南門。歌曲以第三人稱視角出發,漫步南門,聽著依然響徹南門的童謠,想象著南門內外的人們從青梅竹馬到老去的故事,追憶著存在過、卻又已離去的人。
(上下滑動可查看完整樂譜)
6
《故事》
作詞/曲:潘禹岷
演唱:韓 富 岑羚靜
創作靈感來自于花山巖畫旁的一戶平凡人家,描述的是平凡歲月、四季煙火的一個縮影;旋律上采用流行的創作思維,配器上選用了人聲模擬器樂和聲,融入了山歌原生態的素材搭配。
7
《老廠院》
作詞:林朝幸
作曲:徐 帥
演唱:韓 富 岑羚靜
歌曲描寫了20世紀90年代初工業化建設時期的“老廠院”,從生活境況、歡樂場面、工人們的蓬勃朝氣,反映那個生產建設迅速發展的時代的“熱氣騰騰”,抒發了對老一輩建設者的尊敬、感激之情。隨著產業升級的不斷變遷,不少這樣的廠院在時代發展中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但新一輩建設者在廠院文化中成長所獲得的積極進取的精神,將激勵他們在新時代繼續前行。
(上下滑動可查看完整樂譜)
8
《山歌唱出幸福河》
作詞:羅 杰
作曲:陸建平
演唱:陸建平、李 杭
一到三月三,廣西就成了“歌海”。這里的人們世代以歌傳情、以歌會友。他們白天也唱,晚上也唱,在家里也唱,在地里也唱;唱幸福、唱安康,唱祝愿、唱吉祥。正是這樣樸實樂觀的生活狀態,造就了廣西人民熱情好客的品格。
?敬請期待《廣西青年詞曲創作骨干高級研修班學員作品展播(下篇)》,繼續感受《煙火滾燙》《流水》《岜萊阿媽》《天琴》《在心間》《我敬花山一壺酒》《回望湘江》《沿著這個路走下去》!
中國文藝網新媒體
編輯 | 高涵
點個“在看”,共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