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下的東西就是可觸可摸可感的東西,是各種物欲需求,而形而上的東西,是精神層面的東西,不可以觸摸,只可以感受,而且是一種精神上的感受,不是肉體的感受。
大多數人都喜歡追求形而下的享受,而不去追求形而上的享受。只有少部分人要追求形而上的享受,會玩文學、藝術、音樂、美術等,而不會去做什么科學研究。大多數人都是俗人,要滿足日常生活需要,要吃喝拉撒睡,要面對每天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甚至要重復日復一日的工作和生活,而不能只是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時間久了,他們就會被物欲牽引,會被資本蠱惑,被權力脅迫,要掙了錢以后花掉,只是要滿足自己的生理需要或所謂的精神需要。他們可以買吃的、喝的、玩的、享受的東西,可以買電腦或手機,算是一種精神追求,其實是被資本引導的結果。欲望引導著他們,要他們只是追求物欲的滿足,卻不會追求精神的享受。即便很多人玩電腦和手機,也只是接受了互聯網上的信息,甚至只是為了玩游戲,為了聊天,為了花錢,也是滿足了物欲需求,而沒有追求更高層面的精神享受,算是一種形而下的追求。很多人受到了互聯網文化的影響,整天沉迷網絡,不再讀書,也不再有更高遠的精神追求,甚至整天刷短視頻,樂此不疲,還喜歡花錢,而掙錢卻很艱難。當形而下的物欲追求成了主流,很多人就喜歡吃美食、旅游、吸煙、喝酒、聊天、紋身等,因為這些東西相對于精神追求來說很容易實現,也很容易讓人迷醉。倘若要人去讀書,去享受藝術,就不是很多人追求的了,因為他們只是關注形而下的物質享受,而對于精神追求卻乏善可陳。
精神追求需要智力,需要思想,甚至需要樹立獨立的人格,而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盲目跟風,隨波逐流。古代只有貴族才可以追求精神享受,而老百姓大多沒有那么高的思想境界,因為他們要常年勞動,而當時勞動生產率不高,即便豐收的時候,他們也仍然吃不飽,穿不暖。并不是糧食產量不高,而是各級官員層層加稅,壓榨和剝削太厲害了,弄得他們沒吃的。他們整天為了吃的而努力奮斗,生活非常艱苦,只是為了滿足溫飽,甚至活著成了人生最大的目標,哪里有時間搞什么精神享受呢?過年過節的時候,他們可以放松一下,吃一點美食,算是對自己的一種犒勞,卻并不能擺脫貧困的狀態。而權貴卻可以做到衣食無憂。甚至世世代代都是權貴,不但可以享受榮華富貴,而且有大把的閑暇時間可以消耗。藝術是在閑暇的時候產生的,倘若人為了生存整天勞動,追逐野獸,采摘野果,種糧食吃,哪里還有時間玩藝術呢?只有解決了生存危機,人才會有閑暇的時間,也才會有藝術產生。藝術是形而上的追求,沒有止境,也沒有高低優劣之分。所謂藝術品的高低優劣,只是炒作者分出來的,而藝術品本身總是一眼看高一眼看低。有人喜歡,有人就不喜歡,都是一種主觀感受,就像美學一樣,是一種主觀感受,并不是形而下的物質追求,也不是科學。
人們喜歡朦朧的美,不喜歡太真實的美。就像人們喜歡寫意畫一樣,卻并不喜歡真實的照片。寫意畫算作藝術品,而照片大多不是什么作品,即便有攝影作品產生,也大多用了一些美術上的構圖方法,上色的方法,并不是那么真實,只能算是一種藝術加工,甚至出現了擺拍的現象。攝影作品只是體現美學意義上的追求,卻不能和真實的事物等同。人們看到旅游風光攝影,覺得旅游景點非常美,就去旅游了,而到了旅游景點才發現,原來景點根本就不美,只是風光片拍攝得非常美而已。追求形而上的審美,需要有閑暇的時間,也需要有一定的財力支持,起碼要滿足溫飽。而現在很多人都已經滿足了溫飽,也有固定的工作,能掙不少錢,卻偏偏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審美能力。互聯網滲透進人們生活以后,吸引了很多人關注,而且會給人們做興趣分類,根據興趣推送一些人們喜歡或可能喜歡的信息,最終引導人們走向消費。互聯網的這種分析很容易產生用戶粘性,也讓很多用戶產生了網癮。有網癮的人每天必須要玩手機或玩電腦,一旦不玩就覺得生活寡淡無味,甚至失魂落魄。這種追求并不是形而上的追求,而是一種低級的形而下的追求,也是被互聯網信息洗腦之后的表現。
形而下的追求很容易滿足,有人要吃大魚大肉,要滿世界旅游,只要手里有錢就可以實現。而形而上的追求卻不那么容易實現。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欣賞藝術品,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因為很多形而上的追求沒有功利目的,只是悅耳悅目悅心,要自己感受到美好,而不是滿足一時的物欲追求。很多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只是整天重復一樣的工作和生活,時間久了,精神就麻木了。這個時候資本為他們提供了旅游項目,提供了美食項目,提供了交友項目,讓他們釋放自己的情緒,讓他們獲得一定的自由,其實仍然被資本操控,并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因為他們已經成了資本發展的廉價勞動力,只是緩解一下緊張的情緒,進而投入到日復一日的工作和生活中去。他們都喜歡追求名利,追求權和錢,追求形而下的物欲享受,變得極端功利化,卻往往忽略了無功利的形而上的精神追求。雖然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吃的喝的都比古代權貴們吃的喝的要好,但現在的人并不能像古代的權貴一樣有大把的閑暇時間,也不能像古代的權貴一樣追求審美的境界,追求形而上的精神生活。當大多數人都在追求物欲享受的時候,他們就會變得極端功利化,進而忘掉了讀書,忘掉了思考,甚至失去了獨立的人格,也就不會追求形而上的精神自由了。
當大多數人都失去了形而上的追求,就算是群體的悲哀,也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悲哀。人們在關注物質享受的同時,應該去讀書,去思考,去樹立獨立的人格和思想,去追求精神的自由和解放。不然,人只是庸庸碌碌的一個人,被資本利用,被權力脅迫,還要跟著別人酒醉似地喝彩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