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量販賽道頭部玩家鳴鳴很忙(零食很忙+趙一鳴零食)日前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書。
有市場人士對《商業觀察家》評價此次遞表之于鳴鳴很忙的意義,“從財報上來看,鳴鳴很忙現在的盈利挺好,但后面的轉型升級能成什么樣,則還不知道。鳴鳴很忙這次IPO可能就是要去賭一把轉型——向綜合類折扣超市去轉,以擴大客群。”
一
業績
從鳴鳴很忙招股書公布的2024年經營情況來看,該公司各項經營指標其實都不錯。
2024年,鳴鳴很忙GMV(交易額)555億元,成為中國最大的休閑食品連鎖零售商,及中國第四大食品飲料連鎖零售商。
2024年,鳴鳴很忙收入為393.4億元(直接向加盟商銷售商品的金額及加盟服務費),毛利率7.6%;經調整凈利潤9.1億元,凈利潤率2.1%。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鳴鳴很忙擁有門店數14394家,幾乎100%加盟,58%位于縣城及鄉鎮。其中,2024年新開了8083家店。
商品層面,鳴鳴很忙經營在庫SKU3380支,單店SKU則不少于1800支,其單店休閑食品飲料產品SKU數是傳統超市兩倍左右。
2024年,鳴鳴很忙共計實現超過16億筆訂單交易,店均日單量452單。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鳴鳴很忙資產負債率43.6%。
品牌滲透率方面,2024年,共計有16億人次在鳴鳴很忙的門店消費,其品牌滲透率是不錯的。
二
能力
總體來說,鳴鳴很忙能成為當下休閑食品市場的領導者,可能主要得益于以下四大能力支撐。
一、買斷經銷能力。
鳴鳴很忙的業務模型主要是向廠家買斷經銷權,自建渠道進行規模化復制。
也就是說,它的出現替代了其他休食類經銷商,它一家就把其他家經銷商的活干完了,甚至干得更好。
所以,它的模式價值就是經銷環節的效率化與規模化。
根據鳴鳴很忙2024年經營數據,其產品SKU中的25%為廠商合作定制,大部分商品則由廠商直供,再通過門店銷售給消費者。
而由于經銷效率化(去中間化、去經銷環節化),鳴鳴很忙商品的平均價格比線下同類產品便宜25%左右。經銷環節的效率化、規模化也使其具備一定的市場“傾銷”能力。
構成鳴鳴很忙買斷經銷能力的基礎則是:生態能力——打造生態的能力,能集中市場資源,比如把頭部經銷商等資源通過股權合作、理念輸出、人際關系等方式,納入進自有生態的能力。
用戶洞察能力——經銷的核心之一是要深耕市場,要懂消費者。鳴鳴很忙的創始團隊并不是休食行業新人。
效率化工具應用——比如通過信息系統、數字化技術做庫存及業務流程的更好管理與人工節省。
鳴鳴很忙擁有休閑食品飲料專賣店行業最大的數字化團隊,能實現數字化訂貨、數字化的倉儲管理體系和運輸管理系統。其還自主開發智能零售中臺系統,推出智能化遠程巡店。
二、潮流引領能力。
鳴鳴很忙上新很快,2024年,其平均每月上新數百款商品。
潮流引領能力的一大核心指標就是商品上新率,商品汰換率。
做食品標品的核心能力也是看其做新品能力強不強。
更強的新品能力、潮流引領能力,就是為什么零食量販業態能吸引大量年輕消費者進店的原因。
零食量販業態的在休食、水飲標品的經營上,是明顯已經超過了連鎖便利店業態,進而分流了很多便利店的年輕客流。
三、渠道能力。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鳴鳴很忙擁有14394家門店,58%位于縣城及鄉鎮,覆蓋1224個縣,縣城覆蓋率66%。
從中看,鳴鳴很忙的渠道能力,可能主要有三塊。
一是,渠道下沉能力,即工業品下鄉。
渠道能不能下沉主要看成本高不高、模式“重不重”。鳴鳴很忙門店連鎖主要以輕資產的加盟模式下沉。成本一塊,做了很多“白牌”商品,相對能實現低成本、低價格下沉,契合了下沉市場需要。
“白牌”多,對供應商廠家的管理能力要求就更高。
二是,連鎖標準化能力。
通過更多數字化手段的引入,來提升門店運營標準化水平,并節省人工環節使用。
三是,開店能力。
鳴鳴很忙這種業務需要快速開店來快速攤薄成本,并做出規模優勢。
這就有賴企業要具備較強的開店能力。
鳴鳴很忙能做到萬店規模,說明它的開店能力不錯。整個背后的一套資金流程管理、招商體系、選址能力、供應鏈運營、門店培訓體系、門店連鎖信息化系統等,應該是成熟的。
四、品類管理能力。
鳴鳴很忙把休食類SKU做得很高,單店休閑食品飲料SKU超過1800支,是傳統賣菜的兩倍左右。
供給豐富性會帶來更多的“流量”,這就是為什么鳴鳴很忙一年能有16億人次進店的原因之一,但這也對品類管理能力、庫存運營效率提出了新的挑戰。
從數字上來看,鳴鳴很忙的存貨周轉天數為11.5天,這可能說明其在品類管理方面做得不錯。
三
轉型
零食量販走到當下也面臨一些挑戰。
從《商業觀察家》過去對這個行業的一些訪問來看,挑戰可能有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是用戶粘度。
零食這個品類,傳統上說非剛需,就是吃的時候,上癮,可以不停的吃直到吃膩吃到腸胃不舒服。但是這次吃完,明天會不會接著買,就存有疑問。很多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是這樣的:一次吃很多,但吃完這次,可能接下來一周、一月,甚至更長時間都不再買了。
所以,零食量販業態現在的開店都開在租金比較貴、人流量大的地方,同時,搭售一些剛需品類,比如水飲品類,低價來賣。從而不斷地吸引新消費者進店,以及增強對老消費者的“觸點”。
進而,以這個品類作為連鎖業態開發,就可能會面臨流量成本比較貴的問題,比如,好地段的租金成本可能會一直上漲。這個時候,可能就需要自身有更好的流量“造血”能力,那可能就要持續擴品,做綜合類折扣超市。
同時,低價這個邏輯,也存有一些疑問,就是低價在零食這個品類,面臨能不能做高市占率的疑問。
有市場人士對《商業觀察家》稱:“把休食低價賣,盒馬以前也干過,要是在要上市的時候,但最后,也因為市占率不夠而淡出。低價誰都能干,在這個品類干,有可能會變成單純地讓消費者薅羊毛。”
基于零食品類這個特性,所以,零食量販業態未來可能需要轉型,去做綜合類折扣型超市,以擴大客群,并提升消費粘度。
但這個跨度也比較大,一方面是多品類“買斷經銷”經營,對資金量的要求更大。另一方面“買斷經銷”模式,多品類經營后,能不能保證每個品類的專業度,會不會搞出一堆庫存出來。
其次,潮流引領能力是否能持續。
因為零食量販這個賽道已經做得很大了,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玩家沖進了這個領域。
比如,有更多更細分更專業的專賣店出現,有專賣薯條的,有專賣桃酥及餅干的,有專賣烘焙的,還有專賣甜品的。等等。
在這樣的情況下,零食量販業態未來的商品潮流引領能力是否還能“持續”,可能會面臨更多挑戰。
那么,未來的零食量販可能就需要找到更好的差異化能力。那么,零食量販未來可能就需要往綜合類折扣超市轉。
商業觀察家
本號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