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不慌不忙,默默發光。
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生命本身就是一場獨一無二的旅程,與其在他人的賽道上面疲于奔命,不如遵內心的聲音。
是啊,對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我們都應該要明白這一點,那就是要走好自己的路。
雖然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比較的時代,小的時候總是有一個長輩口中總有以一個優秀的 “別人家孩子” 。工作之后也同樣有快速晉升的同事……
這些事情就好像是無形的標尺常常讓我們陷入焦慮。于是就有的人為了追趕所謂的 “人生進度條”,在二十幾歲的年紀就匆匆結婚生子,卻在深夜里獨自面對婚姻的一地雞毛。
有人跟風投身熱門行業比如計算機編程,明明對代碼一點也不感興趣,卻硬著頭皮學習編程,但也因此變得迷茫。
這就好像那個邯鄲學步的少年一樣,一味模仿他人的步伐,反而忘記了自己原本的行走方式。所以,不要總是盯著別人看。
我們都應該要明白,生命的精彩不在于復制他人的成功,而在于走出獨屬于自己的道路。就好像是《白鹿原》的作者陳忠實,為了專注于心中的那部巨著。他在鄉下住了五年,抱著 “事弄不成,咱養雞去” 豁出去的心態,一頭扎進創作中。
在那段時間他走遍西安附近幾個縣,查閱長安、藍田等縣的所有縣志,筆記記了幾十本,為了弄清楚一個問題,不惜翻遍所有資料。
從立意到布局,從遣詞造句到標點符號,他都反復斟酌、一絲不茍,歷時四年,八次易稿,最后完成了《白鹿原》這部不朽之作。
《白鹿原》一經問世,便先后榮獲茅盾文學獎,并入選最具影響力小說,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陳忠實也憑借著這部作品 “一炮走紅”,可在這耀眼成就的背后,是他多年如一日的堅守,是他對自己創作道路的篤定。
是啊,很多時候并不是我們不能夠成功,只是我們都沒有辦法一直走自己的路。有時候堅持了一段時間,我們沒有看到成功就選擇了放棄。
只是我都清楚想要把一件事情做好,投入的時間是很多的。畢竟很多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在人生遇到挫折時。
我們更應該要明白,低谷時的蟄伏、迷茫時的探索、瓶頸期的沉淀,都是在為后來的成功做準備。所以,不要因暫時的落后而焦慮,更不要因為他人的質疑而動搖,只要我們的方向是正確,走的每一步都算數。
當然,這也需要我們能夠有走自己的路的勇氣,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不僅僅會面對他人的不解與質疑,更要承受來自內心的責問。
所以,走自己的路,不慌不忙,默默發光是一種勇氣。就好像是螢火蟲,雖然沒有太陽的耀眼,沒有月亮的清輝,但卻能夠在黑夜中點亮屬于自己的微光。這束光雖然微弱,但是卻可以照亮自己的路。
那么我們該如何做呢?首先就是要學會深度認識自我,通過自我反思等方式,深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優勢與不足。然后在此基礎上制定自己的目標。
其次,制定好目標之后,要堅定信念,抵御來自外界干擾至關重要。不要沒走幾步,看不到成績就自亂陣腳了。
最后,就是相信自己的選擇,既然目標制定了,那就是穩步的推進下去。不要看別人跑的快,自己也跟著跑了,最后打亂了自己的步調。
是啊,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速度,不必因為他人的步伐而打亂自己的節奏。就像竹子生長,前期都是在緩慢扎根,到了后期則是快速生長。
所以,面對生活我們都應該要學會:不慌不忙,走好自己的路。
文|明浮生
圖|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