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圖與文無關)
1、
很多媳婦想不通:婆婆成天挑刺,難不成真想讓她兒子離婚?
真離了再娶不得花彩禮、辦酒席、重新磨合?精明的老人家哪會算不清這筆賬。
其實那些挑剔、那些指手畫腳,說到底就為了一件事——證明這個家還是她說了算。
你看過年殺雞都得聽她指揮放多少鹽,給孩子穿衣服非得按她的老規矩裹三層,小兩口拌個嘴她立馬跳出來幫兒子。
這些事看著是沖你來的,其實是老太太在拼命拽著當家做主的繩子。
特別有些婆婆,自己當年當媳婦時被婆婆壓著,好不容易熬成婆,可不得把那些年受的規矩全找補回來?
我見過最典型的就是過節包餃子,兒媳婦想買現成的餃子皮,婆婆非得凌晨四點起來和面,累得腰酸背痛還要念叨:“現在的年輕人真享福,我們當年...”這哪是心疼兒子?分明在宣布:這個家的老傳統得由我守著。
婆婆(圖與文無關)
2、
現在五六十歲的婆婆們,很多是吃著咸菜供兒子讀書,攥著存折給兒子買房。
她們這輩子最驕傲的身份就是“某某他媽”,突然有天發現兒子工資不交她了,生病先找媳婦不找她了,連孫子的家長群都是兒媳在管。
我表姐婆婆有回偷偷跟鄰居哭:“以前天冷都是我追著給他套秋褲,現在人家媳婦買的都是什么保暖內衣,孩子連秋褲都不穿了...”其實哪是擔心孫子著涼,是發現自己連穿什么衣服都管不了了。
這種恐慌轉化成行動,就成了“媳婦買的奶粉不對”“媳婦找的幼兒園太貴”。
更扎心的是,這代婆婆很多自己就沒被丈夫疼過。
她們看著兒子給媳婦端洗腳水、切水果擺愛心盤,心里既高興兒子知道疼人,又酸溜溜地想:“我伺候他爸三十年也沒落著個好”。
這種擰巴心態,讓她們忍不住要挑媳婦的理,好像把媳婦壓住了,就能證明自己那套婚姻模式才是對的。
婆婆(圖與文無關)
3、
和婆婆較勁就像打太極,你越用力頂回去,她越來勁,不如試試這三招:
第一招:給足面子,守住里子。
老人就像小孩,得順毛捋,她說大米要泡三小時再煮,你就夸“還是媽有經驗”,轉頭該用電飯煲快煮還是用,但像買房、換工作這種大事,客客氣氣說:“媽您提醒得對,我們再想想。” 既不硬剛,也不妥協。
第二招:把丈夫訓練成“雙面膠”。
我閨蜜處理得最漂亮:婆婆嫌她網購浪費,她讓老公拿著包裹說:“媽,這是我給你挑的圍巾,小美幫忙選的色。” 老太太立刻不吭聲了,關鍵要讓丈夫明白,孝順不是當媽寶,而是幫兩個最愛的女人找到相處節奏。
第三招:主動分點“權利”出去。
每周專門拿件事請教婆婆:“媽,您說這排骨焯水用涼水還是熱水?” 過年讓她主持祭祖流程,生日請她來給孩子梳傳統發型。當她感覺自己還被需要,就不會死抓著權力不放。
婆婆(圖與文無關)
說到底,婆婆和媳婦從來不該是對立面。
那個總挑刺的老人,不過是怕自己成了沒用的人;那個急著立威的媳婦,也只是想護好自己的小家。
當我們看懂這些較勁背后的慌張,就會發現:哪有那么多宮心計,不過是兩代女人都在找自己的位置。
最好的婆媳關系,是你不搶我的主場,我不拆你的舞臺。
婆婆(圖與文無關)
作者介紹:
歐小希,希望通過我的文字,帶你體會世間“人情冷暖”。
喜歡請在下方點贊、分享、收藏和評論。
(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