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第二天
熱門景區已經開啟“人從眾”模式
是不是有點勸退?
別急,今天河大衛就給大家
來一波反向安利
河南超有煙火氣的小眾古鎮
錯峰出游走起!
神垕古鎮:鈞瓷之都的窯火密碼
位置:許昌·禹州
"進入神垕山,七里長街觀。七十二座窯,煙火遮云天。"這首詩說的就是神垕古鎮。神垕古鎮地處禹州市西南,是馳名中外的鈞瓷文化發祥地,被稱為“鈞瓷之都”,素有“唯一活著的古鎮”之美譽,喜歡瓷器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鈞瓷作為我國古代五大名瓷之一,以其獨特的釉料及燒成方法產生的神奇窯變而聞名于世。
在這里,你可以看到鈞瓷藝人們傳承千年的手工制瓷技藝,從拉坯、上釉到燒制,每一道工序都蘊含著匠心與智慧。而當一件件精美的鈞瓷出窯,那絢麗多彩、獨一無二的紋理和色澤,宛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讓人不禁驚嘆。
神垕古鎮從一口窯到一條街,千百年來窯火不熄,街邊有很多鈞瓷小店,絕對能找到你喜歡的那一款,還可以體驗親手做瓷器的樂趣哦。買完東西不過癮?那就去租件漢服、簪花,去古鎮上的伯靈翁廟、關帝廟、陶瓷官署、古寨墻打卡吧。
朱仙鎮:年畫里的大宋記憶
位置:開封·祥符區
位于開封城南22.5公里處的祥符區朱仙鎮,不同于城市里的熱鬧繁華,在游人如織中仍保持著一份獨有的從容。朱仙鎮的歷史可追溯至春秋初期,明末時成為開封唯一的水陸轉運碼頭,并與廣東的佛山鎮、江西的景德鎮、湖北的漢口鎮并稱中國四大名鎮。
木版年畫是朱仙鎮最著名的文化符號,始于唐,興于宋,鼎盛于明清,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木版年畫博物館,非遺傳承人現場演示制作木版年畫,游客可親手拓印一張"門神"帶回家。
古鎮有古槐濃蔭、馬泉甘露等內八景,還有點將臺、烽火臺、孟昶墓等外八景,每一處景觀都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猶如一幅徐徐展開的古卷,彌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來到朱仙鎮,游客不僅可以欣賞古街和遺址,品嘗非遺技法的清真十大碗、朱仙鎮豆腐干、湯濃味美的燉全羊、里香外焦的油酥火燒,在與當地人的交談中,還能聽到更多關于古鎮的故事,感受到歷史的脈動。
北舞渡鎮:聽笛品湯穿古今
位置:漯河·舞陽縣
被譽為“中原十大名鎮”之一的北舞渡鎮,古稱定陵,歷史悠久。北舞渡胡辣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道光年間,經過100多年的改良發展,如今已成為河南乃至全國的特色名吃。北舞渡鎮長不足1公里的金山路兩旁,匯集了閃記、丁記、李記、宛家等10余家胡辣湯店。
這座古鎮所在的地方,曾發現一處距今7500—9000年歷史的賈湖遺址,有一系列讓世界驚嘆的發現:
賈湖骨笛是世界上最早可吹奏的七聲音階樂器,它的發現,改變了中國七聲音階外來說和笛子西來說。賈湖古酒的發現,把世界釀酒歷史提前到了8000多年前。這里還發現17例契刻符號,分別刻在龜甲、石器、陶器上,包含了點、橫、豎、撇、捺、鉤等漢字的筆畫構成,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知最早的文字雛形之一。
荊紫關古鎮:一腳踏三省的明清畫卷
位置:南陽·淅川縣
荊紫關鎮位于豫、陜、鄂三省交界處,有著“一腳踏三省”的獨特地理位置,自古以來便是南北文化交融的重要地區。在這座古鎮上,你可以看到不同地域文化在這里碰撞、融合的痕跡。
清代的五里長街至今仍是鄂豫陜三省的貿易集市,青石板上深深的車轍印里,說不定還留著當年鏢局押送銀箱的痕跡。
明清時期的建筑群沿丹江而建,古色古香的深宅大院、城樓店鋪等建筑布局嚴謹,工藝精湛,無不彰顯著當年的繁華與輝煌。漫步在青石板路上,欣賞著古老的建筑,仿佛能聽到歷史的回響。在荊紫關鎮,還能品嘗到各種融合了三省風味的特色美食,讓你在游玩的同時,也能享受到一場舌尖上的盛宴。
賒店古鎮:酒香四溢的千年古埠
位置:南陽·社旗縣
賒店古鎮始建于東漢,興盛于明清,距今已經有1900年的時光。這里是漢光武帝劉秀親自命名的古鎮,也是河南四大古鎮之一。如果你有空,一定要來這里。
賒店古鎮是一個因酒而興的古鎮,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在明清時期,它是全國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酒文化中心,有著“天下店”的美譽。鎮上的宋河老街,重現了明清時期的建筑風貌,青石板路、古建筑群,無不透露出一種古樸的韻味。
漫步老街,欣賞著古建筑的獨特之美,感受著古鎮的寧靜與祥和。到了晚上,華燈初上,老街又換上了一襲華麗的衣裳,燈火輝煌,美輪美奐。在這里,你可以品嘗到正宗的賒店老酒,一口下去,醇香濃郁,回味無窮。此外,古鎮還有許多特色小吃,絕對能滿足你的味蕾需求。
道口古鎮:千年古鎮小天津
位置:安陽·滑縣
作為隋唐大運河永濟渠的重要節點,道口古鎮曾有"小天津"之稱。這里的古建筑星羅棋布,街道縱橫交錯,有著北方水鄉的獨特韻味。順河南街的老建筑保留著明清商埠風貌,"德錦誠"綢緞莊的門楣上,"津滬國貨布匹、蘇杭紗羅綢緞"的字樣依然清晰。
"道口燒雞"的老家可不是只有燒雞,這個隋唐大運河的重要碼頭,至今保留著"晝市百樣貨,夜市千種吃"的傳統。建議傍晚來,先看運河落日染紅七十二連閘,再殺向順河街夜市,從街頭吃到街尾需要驚人的戰斗力。
每逢古會(道口古會:每年農歷正月二十七至二十九舉辦,傳承已有700余年)。獨具特色的背閣、抬閣表演,古鎮的街道便成了歡樂的海洋。孩童們裝扮成神話人物、歷史英雄,高高站在特制的閣樓上,在眾人的簇擁下巡游街巷,熱鬧非凡。
愛和小鎮:山野之中的"陶花源"
位置:洛陽·洛寧·羅嶺鄉
在洛陽洛寧縣,藏著一座被6666口陶缸"堆"出來的藝術小鎮。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郭愛和帶領團隊,將曾經只剩8戶人家的小山村改造成"洛陽三彩國際陶藝村",又稱“愛和小鎮”。
愛和小鎮以“世外‘陶’源,四季畫谷”為詮釋核心,大地陶藝裝置作品《容》《傳遞》《宇》《河洛》《四季花谷》《框》等與四季山野鮮花交相輝映,還有五孔窯、三彩谷、珍珠潭、梯田景觀等,共同構成了一幅唯美的世外“陶”源,美得讓人沉醉,不知歸期。
小鎮上,特色民宿錯落有致,其設計融入了自然與人文元素,讓大家領略獨特的建筑美學。而藝術工作室更是愛和小鎮的一大亮點,陶藝、繪畫、木雕等各類工作室等待著你的探索。你可以在這里發揮創意,親手制作屬于自己的藝術品,體驗藝術創作的樂趣。
同盟古鎮:中原人的理想老家
位置:新鄉·獲嘉縣·亢村鎮
黃河之北,距離鄭州約20公里,藏著令人向往的獲嘉同盟古鎮。走進古鎮,頗有年代感的院落,石碾、麥垛、曬谷場,以及古色古香的沿街招牌,讓人仿佛穿越到兒時的鄉村家園。
這個融民俗煙火、親子休閑、青年角落、文創零售和藝術駐留為一體的開放式休閑度假體驗地,近年來已成為網紅打卡地,被稱作“中原人的理想老家”。
古鎮的建筑風格仿照明清時期,如秦家大院、李氏老宅等。景區融合了亭臺樓閣等傳統建筑元素,營造出如詩如畫的美景。除了建筑之美,同盟古鎮還有濃濃的煙火氣。順著街區走一圈,來一份熱氣騰騰的紅薯饸饹,再配上一杯古鎮手工酸奶,坐下來看街巷里人來人往,休閑愜意。在茶樓里聽一段豫劇或是看一場民俗表演,一杯清茶入喉,能消除一天的疲憊。
這些古鎮里藏著最真實的人間煙火:老匠人專注地做著鈞瓷,茶館里大爺們下著象棋,放學的孩子在青石板路上追逐……與其在熱門景區看人,不如來河南古鎮,讓時光慢下來,用心感受千年文化的溫度。
河南的這些古鎮
你都去過哪個?
你心目中還有哪些寶藏古鎮?
快來評論區曬圖分享吧!
圖文綜合自河南日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大河報、豫史、視覺中國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