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大理市各級各部門、各行各業將重點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和關鍵抓手,搶抓政策機遇,積極謀劃實施了一大批重大項目,真抓實干、奮勇爭先,以奮進之姿、實干之舉打開工作新局面。大理融媒將陸續推出《2025?聚焦重大項目 擘畫發展藍圖》專欄,報道大理市各級各部門、各行各業在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的生動實踐。
今天推出第四期《第一座智能變電站投運!大理市電力更足》。
春夏之交,下關街道大麥地大風壩滿目蒼翠,群山環繞間,一座酷似“廠房”的白色建筑格外顯眼。
這里是云南電網大理供電局220千伏麥地變電站(以下簡稱“麥地變電站”)。2024年底建成投產后,源源不斷的清潔電力由此通向千家萬戶,描繪了大理高質量發展的新圖景。
政企協同跑出“基建加速度”
“麥地輸變電工程共投資2.76億,是大理供電局2024年最重要的電網建設項目,在建設過程中,面臨著多個‘最’。”大理供電局規建中心項目負責人徐勇誠介紹,該工程是近年來大理供電局任務最急、改接線路最復雜、資源投入最大的工程。
多個“最”也體現著建設麥地變電站的重要性。據介紹,此前為大理城區供電的下關變電站建成于上世紀90年代,長期超負荷運行,已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電力的需求,建設麥地變電站意義重大。
面對種種困難和挑戰,大理州、市有關領導高度重視、靠前指揮,下關街道辦事處主動對接協調、精細服務保障,全力協同企業依法合規高效推進建設。
徐勇誠
大理供電局規建中心項目負責人
麥地輸變電工程當年開工建設、當年投產,圓滿完成了預期任務目標,是云南電網220千伏變電站建設速度最快的工程,也打造了政企聯動的基建典范。
科技加持打造“智能變電站”
變電站的主要作用是通過精密的設備組合與智能控制,實現高電壓與低電壓的高效轉換,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其核心在于變壓器的精準調控與多設備協同工作。
走進麥地變電站,宛如走進了“科技堡壘”,雖“藏”在山中,所使用的卻是前沿技術——麥地變電站是采用數字化、網絡化和自動化技術構建的新一代電力變電站,也是大理市第一座智能變電站。
說起麥地變電站的“科技含量”,大理供電局規建中心業主項目經理段勝凱很是自豪,“它采用多個國內先進設備、技術,實現國產化芯片全覆蓋,通過集成智能設備、實時通信和高級分析功能,可以全盤監控電力系統,一鍵順控功能實現了遠程調控一體化。可以說即便沒人值守,變電站也可以正常運行。”
GIS組合設備是變電站的核心設備之一,麥地變電站的GIS組合設備便是當前電力系統最為先進的。
段勝凱
大理供電局規建中心業主項目經理
麥地變電站GIS組合設備布置于室內,采用全封閉六氟化硫氣體絕緣配電裝置,相比常規電器布置,占地面積節約了70%以上,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更高。運行時噪聲也小,是環境友好型的設備。
“電力引擎”驅動經濟民生雙升級
麥地變電站目前有2臺主變,合計容量達36萬千伏安,新建及改接220千伏線路4回、110千伏線路5回,極大優化了大理市的電網網架結構,有效提升供電可靠性和保障能力。
楊紅貴
大理供電局規建中心副經理
麥地變電站不僅可以滿足大理市及周邊用電負荷增長的需要,還可以滿足滇西醫療中心、大理火車北牽引站、大理大鋼以及其他中大型企業的用電需求,帶動地方經濟高速發展。
此外,麥地變電站還承擔著新能源送出重任。目前已保障阿里郎光伏電站43.5萬千瓦時的新能源送出,未來還有一批光伏項目的新能源將從該變電站送出,助力大理綠色能源產業蓬勃發展。
記者:張輝 趙正銀
編輯:陳絲華
值周:楊丹妮 張輝
主編:李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