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的055型萬噸大驅自問世以來,一直被外界視為“亞洲最強戰艦”,其112單元垂發系統、雙波段雷達和鷹擊-21高超音速導彈的組合,甚至讓美國航母編隊忌憚三分。
然而,俄羅斯《軍工信使》曾刊文指出:“中國海軍真正的核心戰力并非055,而是一支低調卻龐大的‘神盾艦隊’。”這支艦隊的主角,正是中國已服役30余艘的052D型驅逐艦——一款被俄媒稱為“東方伯克”的“性價比之王”。
一、數量碾壓:35艘對8艘的“飽和戰術”
截至2025年,中國海軍已列裝35艘052D系列驅逐艦,遠超055型的12艘(含在建4艘)。這種“以量補質”的策略,源自冷戰時期蘇聯海軍的啟發——即便單艦性能略遜,但數量優勢足以形成區域性火力壓制。
例如在南海方向,中國可一次性部署10艘052D,其總計640個垂發單元可齊射640枚導彈,相當于美國第七艦隊所有“伯克”級驅逐艦火力的1.5倍。
而且052D的建造速度驚人。上海和大連兩大船廠采用“模塊化拼裝”技術,單艦建造周期縮短至18個月,年產量穩定在4-5艘。相比之下,俄羅斯22350型護衛艦平均5年才能交付1艘。
二、成本密碼:一艘055的錢能造三艘052D
055型驅逐艦單艦造價約60億人民幣,而052D僅需20億,這種“三換一”的性價比,讓中國海軍得以快速擴充艦隊規模。
052D雖在雷達探測距離和導彈攜帶量上弱于055,但其64單元垂發系統兼容鷹擊-18反艦導彈、魚-8反潛導彈及海紅旗-9B防空導彈,足以應對中近海防御、反介入/區域拒止等核心任務。
俄媒算過一筆賬:若將建造12艘055的預算用于052D,可新增36艘艦艇,總垂發單元數將達2304個,遠超美國海軍全部“伯克”級的2688個(共73艘)。這種“火力密度”正是中國在臺海、南海形成局部優勢的關鍵。
三、靈活升級:從“中華神盾”到“全能打工人”
052D并非一成不變。其改進型052DL將艦尾直升機甲板延長4米,適配直-20反潛直升機,反潛能力躍升;同時升級了雷達系統,可探測隱身戰機與低空巡航導彈。
在2024年東海某次演訓中,052DL曾與055協同作戰,前者負責中程防空與反潛,后者專注遠程打擊與指揮,形成“高低搭配”的經典組合。
更讓俄媒眼紅的是,052D還能化身“導彈卡車”。2023年珠海航展上,中國展示了“一坑四彈”技術,單個垂發單元可裝載4枚中程防空導彈。若全面應用,單艦防空導彈攜帶量將從64枚暴增至256枚,成本卻僅為055的三分之一。
四、俄海軍之痛:從“巡洋艦大國”到“護衛艦困境”
蘇聯解體時,俄羅斯繼承了包括“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在內的龐大艦隊,如今卻陷入“造不如修”的窘境。22350型護衛艦排水量僅4500噸,垂發單元僅32個,造價卻高達5億美元,相當于052D的1.5倍。
更殘酷的是,俄海軍現役主力仍是蘇聯時代的“現代”級驅逐艦,其雷達和導彈技術停留在上世紀90年代。2022年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沉沒,暴露出俄艦隊防空系統的致命缺陷。
相比之下,052D的346A型相控陣雷達可同時追蹤數百個目標,抗飽和攻擊能力遠超俄制系統。
中國并未止步于現有型號。據《艦船知識》披露,下一代052E或將搭載電磁炮與激光近防系統,并采用全電推進技術,隱身性能與電力供應大幅提升。與此同時,052D的衍生型號已出口巴基斯坦,成為中國軍工“技術外溢”的標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