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挺獨立團赫赫威名,是中國共產黨組織和培養起來的一支革命武裝。北伐戰爭期間,在團長葉挺的帶領下英勇善戰、所向披靡,贏得了贏得了“鐵軍”的美譽。同時,它與我黨人民軍隊的創立有著深厚聯系,并參加了“八一”南昌起義。
葉挺獨立團里既有一些英年早逝的英烈,也有叱咤風云的開國將帥。其中走出了一位開國元帥林彪,他是黃埔四期的畢業生,曾在葉挺的獨立團當見習排長。還有一位上將周士第,他資歷很老,后來的發展也頗有些曲折,但他以前可是鐵甲車隊的隊長,在葉挺獨立團擔任過團參謀長,更是在部隊擴編后擔任過獨立團的團長。南昌起義的時候,他還是師長,級別可不低。
此外,從葉挺獨立團走出來的還有三位被授予中將軍銜,他們都是誰?
第一位韓偉
韓偉15歲的時候在安源煤礦修理廠當學徒,參加過安源路礦大罷工。后來,投身國民革命軍葉挺獨立團,參加了北伐戰爭。到了1927年,他又參加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還是毛澤東的第一任警衛排長。
紅軍時期,韓偉擔任過福建軍區參謀長,紅19軍第57師師長等職。長征開始后,韓偉擔任紅34師100團團長,他率部處在整個中央紅軍的后衛隊伍中。為了掩護大部隊過湘江,負責殿后的紅34師在師長陳樹湘的率領下,奮勇阻擊國民黨軍。后來紅34師幾乎全軍覆沒,韓偉雖然突圍了,卻還是被俘,但他也是唯一幸存的團長。直到抗戰初期,國共實現合作,他才回到延安。
抗戰時期,韓偉去了晉察冀前線,歷任晉察冀軍區第四團團長、警備旅副旅長、冀中軍區第九軍分區司令員等職。與日軍展開游擊作戰,打得日軍聞“韓”喪膽。
解放戰爭開始后,韓偉被任命為晉察冀野戰軍(后為華北野戰軍)第二縱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二縱改稱第六十七軍的時候,軍長由韓偉擔任。
新中國成立后,韓偉歷任后任軍事師范學校校長,華北軍區副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并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
第二位彭明治
彭明治是黃埔軍校一期的畢業生,1925年就入了黨,在葉挺獨立團擔任過排長了,還參加過北伐戰爭。后來,跟隨部隊參加了南昌起義。紅軍時期,他擔任過師參謀長,也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和紅一方面軍長征。
抗戰開始后,他擔任八路軍第115師343旅685團參謀長,參加平型關戰斗后任685團團長。沒多久就率部南下支援新四軍,并擴編為蘇魯豫支隊,任司令員,領導開辟蘇魯邊抗日根據地。皖南事變后,他擔任了第三師7旅的旅長。
抗戰勝利后,他隨部北上東北,仍然擔任旅長,可惜因病離開一段時間,后來擔任了四野13兵團副司令員兼參謀長。
解放后,他被調往了外交部,擔任了駐波蘭大使,大概率是不會參加授銜了。不過他因病又回了國,并且再次回到軍隊,擔任河北軍區司令員。因此,他在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第三位聶鶴亭
聶鶴亭早年是安慶皖江師范專科學校體育系畢業的,曾做過體育教員。后來,去了江西一軍事學院學習,走上了革命道路,并且開始積極參加愛國運動。1926年參加國民革命軍,在葉挺獨立團第二營第六連擔任排長。同年,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受組織派遣回了安慶做地下工作。后來,他又回到了葉挺獨立團,并且參加了北伐戰爭以及南昌起義。
聶鶴亭在紅軍時期資歷也很老,他擔任過軍參謀長,打起仗來也是非常厲害。值得一提的是最初,他還曾是粟裕的上級。而長征期間,楊得志同樣曾是他手底下的一名團長。
抗日戰爭期間,聶鶴亭先后擔任軍委總參一局局長、晉察冀軍區參謀長。但不得不說,他在抗戰期間獨立帶兵打仗的機會并不多,這也對他影響非常大。
抗日戰爭勝利后,聶鶴亭前往東北,擔任松江軍區司令員,后一步步成為了四野的副參謀長。可同樣如此,他也沒有在縱隊擔任過司令員,同樣缺乏帶兵的機會。但副參謀長其實級別也并不低。
1955年,授銜前聶鶴亭得知自己被授予中將,心理想不開,便去找了老領導羅榮桓,結果被批評了一番。
他也被暫時剝奪了軍銜,不過后來他也想明白了,中央也認為他態度還是誠懇的,所以在第二年增補他為中將軍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