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的東京奧運會上,來自加拿大的運動員麥克尼爾在女子100米蝶泳決賽中脫穎而出,成功摘得金牌。
這一刻,大家才驚訝地發現,這位新晉奧運冠軍的外貌并不像典型的西方人,反而帶有一些東方特征!
深入了解后才知道,麥克尼爾其實有著中國血統,因為早年被親生父母遺棄,后來被一對加拿大夫婦收養。
媒體為了吸引眼球,便問她是否打算回中國尋找親生父母,麥克尼爾堅定地回答:“我是加拿大人,我不會到中國尋找我的生身之源。”
?——【·那年,成就的黑馬·】——?
2019年的夏天,在韓國光州舉行的世界游泳錦標賽上,泳壇出現了一位陌生的名字——瑪格麗特·麥克尼爾。
作為首次參加世錦賽的新手,賽前幾乎沒人對她抱有期待。
不過,這位19歲的年輕選手卻在女子100米蝶泳決賽中創造了奇跡,以55.83秒的成績奪冠,擊敗了當時的世界紀錄保持者、瑞典名將薩拉·舍斯特羅姆。
她成為了百米蝶泳歷史上第三位突破56秒大關的女選手,同時也是加拿大歷史上第二位在國際游泳賽場上奪得金牌的運動員。
一時間,這個不起眼的亞裔女孩成了加拿大的新體育偶像。她的職業生涯注定要走向奧運會,但這條道路充滿了挑戰。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東京奧運會推遲了一年,全球運動員的訓練計劃被打亂,麥克尼爾只能在家中的小型泳池里堅持訓練。
盡管如此,她憑借毅力和天賦始終保持在最佳狀態,并且在2021年初的美國大學體育協會比賽中,一舉拿下100米自由泳和100米蝶泳雙料冠軍,展現了極佳的狀態。
終于,2021年7月26日,東京奧運會女子100米蝶泳決賽如期而至。
比賽開始時,麥克尼爾的表現并不理想,50米轉身時竟然排到了第七位。
正當人們以為她無緣獎牌時,她在后半程突然爆發,一路超越對手,最終以0.05秒的微弱優勢驚險奪冠!
有趣的是,當她觸壁后抬頭看向電子計時板時,臉上露出了一副疑惑的表情。
原來,麥克尼爾近視嚴重,比賽時沒有戴眼鏡,根本看不清自己的成績。
直到旁邊的瑞典選手舍斯特羅姆熱情地擁抱祝賀她,她才意識到自己已經成為奧運冠軍!
麥克尼爾完全愣住了,既震驚又喜悅。她近視得很厲害,比賽時不能戴眼鏡,所以根本看不清計時牌上的數字,只知道已經盡力而為。
?——【·命運因跨越大洋而轉折·】——?
在中國出生的麥克尼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生命一開始就經歷了一場巨大的變故。
2000年2月26日,她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市,不久后便被親生父母遺棄。
命運的轉機出現在她一歲時,一對加拿大夫婦——教師埃德和家庭醫生蘇珊·麥克奈爾收養了她,把她帶回了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倫敦市。
在麥克奈爾家,小麥克尼爾并不孤單,這對加拿大夫婦還收養了另一個來自中國的女孩,成為她的妹妹。
在這個充滿愛的家庭里,兩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孩子得到了父母般的關愛與呵護。
麥克尼爾與游泳的緣分始于兩歲。
當時家里剛搬進一個帶有游泳池的新房子,作為醫生的養母擔心孩子們的安全,便早早教她們學會游泳。
麥克尼爾曾透露,最初學習游泳只是為了安全考慮,后來參加比賽純粹是因為好玩,喜歡結交朋友和參與競技。
隨著年齡的增長,麥克尼爾的游泳天賦逐漸顯現。
8歲那年,她首次參加正式比賽就展現出非凡潛力;12歲時,她在安大略省的200米蝶泳比賽中打破了保持了32年之久的青少年紀錄,讓教練們驚嘆不已。
然而,在麥克尼爾的成長過程中,游泳并不是她生活的全部。
在養父母的支持下,她嘗試了各種興趣愛好——5歲學小提琴,12歲學單簧管,還熱衷于排球運動。
學業上,她同樣表現出色。
多年來,養父埃德每天凌晨5點起床,帶著她去游泳館訓練,他們會在Tim Hortons咖啡店喝一杯提神的咖啡,然后耐心等待泳池開門。
養母蘇珊則負責安排麥克尼爾的日常生活,確保她的飲食、休息和學習都得到合理規劃。
麥克尼爾感慨道,養父每天陪我訓練,養母照顧我的飲食和作息,他們付出了太多太多,如果沒有他們的支持,就不會有今天的我。
在加拿大,除國家隊級別的運動員外,幾乎所有訓練和比賽費用都需要自費承擔,只有在國際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后,才有機會入選國家隊并獲得國家資助。
這意味著,麥克尼爾能夠取得今天的成就,離不開養父母多年來的經濟和時間投入。
但養母蘇珊卻不覺得這有什么特別,因為在加拿大,成千上萬個家庭每天都會早早送孩子去練習各種體育項目,他們只是其中普通的一員。
?——【·哮喘差點中斷她的夢想·】——?
麥克尼爾的競技生涯中,曾面臨一個幾乎無法克服的障礙——嚴重的運動性哮喘。
這個問題在她接近成年期時變得尤為明顯,甚至一度威脅到她的職業游泳生涯。
在新加坡參加世界青少年錦標賽時,麥克尼爾遭遇了嚴重的呼吸困難,回國后經檢查,醫生診斷她患有運動誘發性哮喘,而且氯氣會加重癥狀。
這一診斷對年輕的麥克尼爾來說如同晴天霹靂,那一年,她因健康問題落選了加拿大國家隊,錯失了重要的國際賽事。
最嚴重的一次是在2018年安大略省錦標賽上,她在參加200米項目時哮喘突然發作,幾乎沒能完成比賽。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麥克尼爾不得不調整策略,放棄長距離項目,專注于100米這樣的短距離比賽。
即便如此,許多高校游泳隊在招募她時仍持保留態度,擔心她的健康狀況會影響發展。
麥克尼爾回憶說,那段時期真的很難熬,因為她自己都不知道還能否繼續走游泳這條路,當時很多人認為她“只擅長一項”,缺乏發展潛力。
幸運的是,進入密歇根大學后,該校女子游泳隊助理教練里克·畢曉普成為了發掘她潛力的伯樂。
畢曉普教練第一次見到麥克尼爾時,就注意到她擁有罕見的爆發力和技術潛力,雖然麥克尼爾有哮喘問題,但他相信通過科學訓練和醫療支持,這并不會成為阻礙她成為優秀選手的因素。
在密歇根大學,麥克尼爾找到了理想的成長環境,學校先進的訓練設施和專業的醫療團隊幫助她更好地控制哮喘癥狀。
同時,她在學業上也表現出色,主修心理學,同時對法律和醫學保持著濃厚的興趣。
2019年4月,距離韓國光州世錦賽僅剩三個月,麥克尼爾憑借出色表現入選加拿大國家隊。
當時沒有人預料到,這個剛剛入選的新人會在世錦賽上一鳴驚人,直接奪得金牌。
隨著世錦賽和奧運會的成功,麥克尼爾迅速成為加拿大體育界的新星。
在東京奧運會上,她不僅獲得了100米蝶泳金牌,還和隊友一起在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賽中摘得銀牌,為加拿大代表團贏得了本屆奧運會的首枚獎牌。
?——【·麥克尼爾做她自己便好·】——?
面對成功的聚光燈,麥克尼爾始終保持著對自己身份的清晰認知。
當媒體不斷追問她與中國的關系時,她毫不猶豫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她是加拿大人,中國只是她的出生地。
這種觀點傳到中國社交媒體后,引發了復雜的情緒。
有人感到遺憾,感嘆“如果她沒被遺棄,這枚金牌本該屬于中國”,但很快有人反駁稱,如果當初她留在這里,或許只是一個普通人。
面對紛繁復雜的評論,麥克尼爾選擇了冷靜應對,專注于自己的比賽和學業。
時光飛逝,到了2024年9月底,年僅24歲的麥克尼爾通過社交媒體宣布了退役決定,開啟了人生的新篇章。
“思考了很久,終于決定放下泳帽和泳鏡了,”她在退役聲明中寫道,“當年那個小女孩怎么也沒想到,單純的游泳熱愛會讓她站上奧運冠軍的領獎臺。我感謝游泳帶給我的所有美好回憶,感謝一路上支持我的每一個人。能說自己是兩屆奧運會選手,至今仍然難以置信。”
“現在,我期待著探索游泳之外的世界和自我。無論未來如何,我都會帶著對過去的感激,勇敢前行。”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