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文學大家鄭逸梅先生的誕辰130年,5月1日,“逸梅藏扇 有慧畫扇”紀念展在福州路百年老字號——福州路424號藝術書坊三樓藝苑真賞社開幕。
作為20世紀中國著名的文史掌故大家,鄭逸梅“補白大王”的美譽早已傳遍海內外。他的《藝林散葉》等著作,即使一印再印,依然常銷不衰,堪稱出版奇跡。
鄭逸梅又是收藏歷代名人書札的大藏家,已先后問世的《鄭逸梅友朋書札》和《鄭逸梅友朋尺牘 鄭逸梅家藏尺牘》兩書就是明證。除了藏札,鄭老的藏扇也是相當精到,在已經披露的《鄭逸梅日記》1954年部分中,除了他集藏名人尺牘的記錄外,有關集藏成扇、扇面的記錄也有很多處。
“鄭老同時也是一位成扇愛好者和收藏者,卻知者還不多?!敝麑W者陳子善說,“他曾自嘲‘愛扇成癖’,可見他對集扇的癡迷。他的‘紙帳銅瓶室’所珍藏的成扇,鼎盛時曾高達三百余件,豐富多彩,嘆為觀止。但后來在變故中幾乎散失殆盡。研究鄭逸梅先生和他的嗜好,如不關注他的藏扇,那將是一個重大的欠缺?!?/p>
鄭逸梅收藏的成扇
鄭逸梅收藏的名家刻扇骨
后來,鄭逸梅重新開始,“再度搜羅”,又大有收獲,他曾撰長文《紙帳銅瓶室集藏——扇箑》詳記其事。展覽共展出鄭老所藏成扇22件,其中有曾熙的花卉、白蕉的蘭花、狄平子的墨竹、陶冷月的梅花和郎靜山的山水,有翁同龢、譚澤闿和章太炎的書法,還有吳湖帆的書法與綠梅,以及錢松和楊吉人等的刻竹等。
“祖父酷愛藏扇,先前的三四百件扇箑,雖說付之一空,但老人家不改初心,時刻尋物來充實笥笈,日積月累也有一定的數量。但最終留下在家里的還有34幅?!编嵰菝穼O女鄭有慧告訴記者,“這批藏扇不乏名家稀有之作,比如說攝影大師郎靜山,他幾乎不畫畫,但祖父收藏的扇面中就有他畫的。這幅扇面的反面是沈禹鐘題字,也是民國大家之一。章太炎、吳湖帆的合扇也頗有看點。”
鄭有慧作品
鄭有慧與祖父鄭逸梅共同生活38年,耳濡目染祖父的言行舉止、待人接物,深受影響和熏陶。自幼喜愛文學藝術的鄭有慧專攻國畫,成就斐然。此次紀念展“逸梅藏扇 有慧畫扇”中的“有慧畫扇”指的正是她。展覽同時展出她創作的扇面多幅,祖孫兩人,一藏扇一畫扇,相映成趣,也是文壇藝苑的又一佳話。
2015年,由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文史研究館和朵云軒舉辦了紀念鄭逸梅誕辰120周年的慶典,并在藝術書坊簽售《鄭逸梅友朋手札墨跡》和《紙帳銅瓶室文叢》(一、二)。
本次紀念展策展人、鄭逸梅遺著責編楊柏偉說:“鄭老因其著作的‘長壽’始終不曾被人忘懷。有關他的紀念活動,近十年來就舉辦過很多起,由我主導的至少有三回,但基本局限于圖書的發布、分享?!?/p>
今年年初,鄭有慧問楊柏偉:有沒有合適的展覽場地?她希望將鄭老的藏扇和她的畫扇集合起來做一個展陳,以紀念老人家的一百三十周年誕辰。楊柏偉脫口而出:“必須放在福州路!鄭逸老既是福州路舊書店的??汀⒗现黝櫍质巧虾昃o密倚靠的老作者、顧問?!?/p>
于是,有了這一次的展覽。展覽現場,觀眾可欣賞到鄭逸梅藏扇22件以及鄭有慧的畫扇30余件,還能看到鄭逸梅的著作。展覽將持續到5月5日。
展覽現場
原標題:《他是文學界熟知的掌故大家、“補白大王”,卻是鮮為人知的收藏大家》
題圖來源:主辦方提供 圖片來源:主辦方提供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李君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