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25年5月2日
預計閱讀
3分鐘
晚安栗子
五一小長假期間,藝術區和博物館客流爆棚,好展不斷,美圖不停。兩個千年古絲路遺址本月對公眾開放,其中,吐峪溝石窟尤其引發關注。將目光轉向國外,法國盧浮宮率先啟用AI策展系統,AI生成與人類生成有什么不同?
·吐峪溝石窟首次開放
·騰業與凱旋戰略牽手
·在柏林的“地水風火”
·在故宮看古代“動物”
·浙博啟幕黃賓虹大展
·盧浮宮啟用AI策展系統
·法國城市突現巨石陣
·藝博會同期在紐約漫步
吐峪溝石窟首次開放
5月1日,新疆鄯善縣吐峪溝石窟、甘肅省敦煌市懸泉置遺址兩處千年古絲路遺跡,經考古發掘后首次面向公眾開放。吐峪溝石窟是一處大型石窟寺院遺址群,千佛洞開鑿年代為兩晉、前涼,延至唐代,距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是吐魯番地區現存高昌時期最早、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石窟群。目前向公眾開放5個洞窟及溝東區北部石窟寺,每日限量300張門票。
懸泉置遺址是目前中國唯一一處經系統考古發掘的絲綢之路古代驛站遺址,201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此次按照懸泉置原比例復原。近年來,中國持續推進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放,新疆吐魯番勝金口石窟、雅爾湖石窟已于4月5日首次對外開放,漢魏洛陽故城遺址博物館預計今年內開館。
騰業與凱旋戰略牽手
4月30日,凱旋畫廊宣布,與騰業控股集團正式達成戰略投資合作,攜手踏上藝術領域新征程。騰業控股集團成立于2005年,業務涉及金融市場股權投資、資產管理等領域,被投企業多家已上市并成長為行業龍頭企業。凱旋畫廊于2007年在北京798藝術區創立,畫廊主營當代藝術與20世紀中國藝術。
此次騰業控股集團戰略投資凱旋畫廊,是雙方基于對藝術的熱愛與追求而達成的深度合作。未來,雙方將攜手共進,依托各自優勢,在藝術展覽策劃、藝術教育研究及藝術收藏體系構建等多方向展開廣泛合作,以期對藝術生態的良性發展提供更專業的學術支持與實踐參考。
在柏林的“地水風火”
5月2日至6月15日,七位中外藝術家群展“地水風火”,在位于柏林的候鳥空間舉辦。展覽希望借多位藝術家的創作為元素,呈現造化與人文、時空的微妙關系。在當下的語境中,藝術的“尷尬”或許正是社會秩序衍生的文化周期運動的自然表現——正如人的本心與社會現實間的錯位,始終是歷史進程中的常態。
展覽從Olaf Hajek的植物共生詩學,到夏鵬的文化符號解構進行的模糊敘事,通過四大元素串聯起我們需要思考和定位的問題:當“審美力”淪為競爭力指標,對藝術本性的追問反而被懸置。寬云的水墨戲謔、Theusner的迷幻式自然敬畏,皆在試圖重新錨定被異化的本心。
寬云的水墨作品以文人畫的戲謔筆調,解構傳統水墨的嚴肅性。看似輕松的墨跡中,暗藏對生命流動性的哲思。書生、貓、唐老鴨等容納古今的形象在留白間穿梭,暗示萬物在無常中的轉化,幽默且詼諧。這種“以輕寫重”的手法,正是東方哲學“空即有”的當代詮釋。
在故宮看古代“動物”
4月30日至6月29日,“萬物和生——故宮博物院藏動物題材繪畫特展”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書畫館展出,這是故宮首次集中展示動物題材繪畫領域的收藏。展覽遴選63套、共計117件自五代至清代的珍貴作品,包括五代黃筌《寫生珍禽圖卷》、宋徽宗趙佶《芙蓉錦雞圖》等名跡。
展覽第一單元為“百鳥鳴春”,禽鳥是中國傳統繪畫中重要的表現對象,多與花木結合,因此形成花鳥畫科。以五代時期“黃家富貴”“徐熙野逸”兩大風格為基礎,不斷演繹發展,呈現出紛繁多樣的繪畫面貌。
第二單元為“百獸率舞”,百獸與人類生活關系緊密,從野生猛獸到農耕打獵的伙伴,從外域番邦的珍奇物種到神話傳說中的祥瑞象征,古人將自己對動物的敬畏、喜愛、好奇、寄托付諸筆墨,在中國傳統繪畫中獨成“走獸”一科。第三單元為“百態生靈”,“草蟲”“龍魚”“鱗介”是花鳥畫科的分支,與生物學中的蟲、魚、爬行動物等分類接近而不等同。
· 5 ·
浙博啟幕黃賓虹大展
4月29日,“天地人——紀念黃賓虹誕辰一百六十周年藝術展”在浙江省博物館開展。展覽涵蓋黃賓虹經典作品、珍貴畫稿、手稿及其收藏古物等,共計160余件(組),觀眾可以從黃賓虹破繭化蝶的藝術探索中,體悟他筆下山川渾厚、草木華滋、水流花放的生命力,了解他在詩詞、書法、金石、美術史論、鑒賞等多方面的造詣和成就。
· 6 ·
盧浮宮啟用AI策展系統
法國盧浮宮宣布與巴黎人工智能實驗室合作,推出名為“CLIO-X”的AI策展系統。該系統通過多模態大模型分析畫作的筆觸、色彩、構圖及歷史文獻,為經典作品生成動態闡釋。部分學者認為AI過度解讀了創作者意圖,但策展團隊強調該系統“只揭示史料關聯,不做價值判斷”。該項目已獲2025年歐洲數字文化遺產獎提名。
· 7 ·
法國城市突現巨石陣
西班牙城市藝術家SpY的最新公共藝術裝置《黃金巨石陣》,近日在法國里爾市中心亮相。14個經過鍍金處理的巨大集裝箱被垂直豎立,沿城市主干道莊嚴排列。這些閃耀著金屬光澤的工業構件徹底擺脫了原有的實用功能,蛻變為極具視覺沖擊力的城市圖騰。
作品邀請觀眾與這些高達數米的鍍金結構互動,促使人們重新思考城市空間中尺度、功能和價值的定義。這些原本服務于全球物流體系的標準化集裝箱,在鍍金后轉換為藝術家的表達——通過對日常物件的創造性轉化,引發人們對商品崇拜和消費主義體系的深刻反思。(? Juan Baraja,攝影師:Rubén P. Bescós,SpY)
· 8 ·
藝博會同期在紐約漫步
恰逢Frieze和TEFAF舉辦,5月7日17點至18點,美國紐約上東區將舉辦藝術漫步活動,18家畫廊將于13個歷史悠久的聯排別墅中同時開展。活動亮點包括:吉爾·紐豪斯畫廊(Jill Newhouse Gallery)的愛德華·霍珀素描私藏展、阿爾敏·萊希畫廊的畢加索專題展、斯卡爾斯特德畫廊(Skarstedt)的馬丁·基彭伯格作品展等。
文字|藝術栗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