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這個故事來源于一個保潔阿姨的講述,我們一起來看吧。
上個月,她被要求到一個比較老舊的小區做保潔,客戶住在頂樓,沒有電梯。爬個六樓,對于她這個常年不太愛運動的人來說,可真累。
喘過粗氣后,她和同事便推門進屋了,大門沒鎖,她好奇著:怎么不上鎖呢,這種老舊的小區遭賊了可不好辦?
走進去一看,垃圾堆積如山,惡臭熏天,家具上都是厚厚的灰塵,完全沒有了本來的質地和顏色。估計小偷進來了也會望而卻步,見此情景,嚇得連連后退。
除了震驚之外,她感到更多的是悲慘:人怎么能生活在如此臟亂不堪的環境里數年呢?
這是她做保潔以來,最需要忍受的一次。
她和同事戴上口罩和手套,拿出工具,按部就班地整理起來。隨著垃圾被一袋袋清理出去,他們終于看清了那家主人,原來是個面容清秀的老太太。
老太太斷斷續續地和他們說著話,由此她的人生故事浮出了水面。
02
那老太太名字中有個芬字,我們就叫她芬姨。
芬姨來自一個高知家庭,家境優渥,在她二十多歲時也曾被家人無數次催婚。可她覺得一個人掙錢一個人花,活得無比瀟灑自在。
她的工作很好,在當時就收入不菲,她喜歡游覽國內外的知名大學,順便探訪當地的小吃美食和民俗風物。
為此她幾乎跑遍了全國一流高等學府,歐洲也去過多次。
她身邊的親朋好友在為婚姻中的雞毛蒜皮而鬧得雞飛狗跳時,要么選擇隱忍,要么選擇離婚了。
可她的生活依然非常滋潤,所以她不覺得結婚就一定幸福。她覺得取悅自己最重要。
在她不滿四十歲時,事業登上了一個小高峰,她有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除了旅游,她嘗試了更多的愛好:游泳、滑雪、打高爾夫,甚至還有跳傘等。
她從沒有被柴米油鹽困擾過,不會為孩子的學習而大發雷霆過,更不會為感情之事而黯然傷神過。
生活給予她就是無限的自在!
過了不惑之年后,她覺得該收收心了。在事業面臨挑戰的時候,她都沒有絲毫懼怕,而是努力提升自己。
她經常去圖書館看書,考了兩張和工作相關的證書,并與時俱進,掌握行業內最新的市場動態和相關政策。總之,她沒有遭遇職場危機,甚至還借勢更上了一層樓。
工作學習之余,她漸漸不再到處旅游,而是學著買菜煮菜煲湯,甚至還學會了烤面包。她一邊享受自制美食的快樂,一邊安靜地學著養生。
這種高質量的自由生活一直持續到她退休。
03
退休了,就一下子清閑了。
她很想約往日的好友出來聊天喝茶,可她們根本沒有時間,要么是幫忙帶孫子,要么是被子女接到了外地生活,要么就是一大家子出外旅游……
曾經別人羨慕她放蕩不羈愛自由,可現在她總覺得缺少了點什么,她開始羨慕日落回家有人陪的生活。
后來她生了一場大病,那時父母還健在,母親竭盡耐心地照顧她,總算能痊愈。那時她依然覺得單身不是錯誤的選擇。
直到六十五歲那年,父母相繼離世,她才真正品嘗到了孤獨和寂寞的滋味。
她這時才明白支撐她自由單身的不僅僅是自己的能力,還有家人的慰藉和包容。
人在情感上沒有了期盼和寄托,身體和生活質量都會走下坡路。
特別是在寂靜的深夜,看著手機里的親朋好友都是一家人團團圓圓,其樂融融的,更顯得自己老無所依,孤苦伶仃。
七十二歲那年,她舊病復發,一個人忍著疼痛去掛號買藥,看著身邊走過的老人不是老伴陪著,就是子女牽著,而自己身邊除了拐杖空無一人。她開始后悔身邊連個親近跑腿的人都沒有。
04
芬姨的一生濃縮在那短短的半日時光里。
保潔員離開時,她直起病殃殃的身子,叮囑他們再多來幾次,哪怕就看看她也好,不要到最后,臭在屋里都沒有人知道。
人老了,都會力不從心,不管年輕時有多風光,多厲害。
其實人生不管怎么選擇都不會完美,不存在絕對正確的選擇,芬姨在享受自由與成就的光芒時,也要忍受晚年孤獨的陰影。
我覺得人生需完整。
自由雖可貴,但有些牽絆和付出,有些親密的情感聯結是人生的托底。
哪怕非常有錢,哪怕有非常清楚的抗風險意識,哪怕有充分的養老金儲備和重疾醫療險,哪怕將來能入住高級療養院……
我覺得還是得要親情的溫暖,或是其他親密情感的陪伴和持續的真正的精神共鳴。
人的內心不可能是一片荒原,精神上有牽掛,有期盼,有希望,人生才不會徹底凄涼。
感謝您讀到這里!
無論做怎樣的選擇,不悔才是人生最好的結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