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天化日之下,莫斯科州傳出了一聲巨響。一輛汽車突然發生爆炸后,俄軍中將隨之身亡。這件事在俄羅斯引起了軒然大波,也引起了普京的憤怒。
在俄羅斯偵察委員會、聯邦安全局與緊急情況部立即介入的情況下,暗殺雅羅斯拉夫的兇手,已在日前被逮捕。
但就目前看,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
俄羅斯公布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針對雅羅斯拉夫的“斬首”行動可以說是蓄謀已久。殺手名叫庫津,現年42歲,庫津告訴俄羅斯聯邦安全局,他是受烏克蘭特種部隊招募、在上級指使的情況下殺死的雅羅斯拉夫。
根據庫津的表態,他提前購買了一輛汽車,并在車內安裝了爆炸裝置,然后通過遙控引爆了爆炸裝置,最終造成了雅羅斯拉夫的身亡。早在3月份,庫津就在莫斯科州獲得了制造爆炸裝置的配件,并拿到了監控雅羅斯拉夫的物件。
簡而言之,早有準備的庫津,提前確認了雅羅斯拉夫的具體位置。在雅羅斯拉夫走出門口的那一瞬間,庫津在遠程引爆了爆炸裝置。
庫津
就這樣,來不及做任何反應,雅羅斯拉夫倒了下去。
因為殺死雅羅斯拉夫,庫津獲得了1.8萬美元的報酬,完成行動后,庫津試圖逃跑,但很快就被俄羅斯逮捕了。
雅羅斯拉夫被炸身亡的過程,與俄軍基里洛夫在莫斯科被斬首的過程,可以說是如出一轍。很快,俄羅斯就將幕后黑手指向了烏克蘭,稱烏克蘭情報機構參與了暗殺雅羅斯拉夫的謀劃。
但截至目前,基輔仍未就此事表態,烏克蘭既沒有否認與此事有關,也沒有承認“是我干的”,基輔選擇了沉默。
特朗普回應了此事。特朗普表示,雅羅斯拉夫被殺是一件大事。
那么問題來了:此次被斬首的雅羅斯拉夫,到底是什么人物?如果謀劃者真的是基輔,那么烏克蘭為什么要鋌而走險、在美國總統特使抵達莫斯科的時候下死手?
59歲的雅羅斯拉夫,是俄軍指揮系統中的重量級人物,直接參與了指揮俄軍在烏克蘭本土的作戰部署。
據烏克蘭媒體透露,雅羅斯拉夫負責制定了俄軍對基輔與蘇梅等重要城市的打擊計劃。
雅羅斯拉夫
從這個角度看,烏克蘭將目標指向雅羅斯拉夫,似乎并不值得奇怪。過去三年,類似的事件沒少在烏克蘭前線與俄羅斯本土發生。
俄烏沖突已迎來重要轉折點。在普京宣布“收復庫爾斯克”,以及美國要求烏克蘭承認克里米亞入俄的情況下,烏克蘭成功殺死雅羅斯拉夫,沒準會讓莫斯科人心惶惶,還有可能影響到俄軍的士氣。
作為反擊,怒不可遏的普京選擇了報復烏克蘭。
據俄新社4月28日報道,俄軍對烏軍在蘇梅州的倉庫、裝備集結地與臨時的駐扎點發起了襲擊,目標包括為烏軍生產炮彈的工廠。
這不由得讓人想到了另一件事:烏克蘭成功斬首基里洛夫沒多久,俄軍就對基輔發起了大規模導彈與無人機襲擊。
這段時間,烏軍又對俄羅斯的別爾哥羅德州與布良斯克州發起了襲擊,烏軍還在別爾哥羅德州展開了地面軍事行動,這被認為是基輔開辟的第二戰線。對于烏軍在庫爾斯克方向的失敗,北約與歐盟選擇了視而不見。
雖然普京、澤連斯基與特朗普都認為,現在是時候達成停火協議了。但在核心問題上,美國要想讓俄烏達成一致,其實非常難。
俄羅斯不會吐出好不容易才吃下去的肥肉,基輔也不會承認克里米亞與烏東四州屬于俄羅斯。
越是在這種緊要關頭,俄羅斯后院就越有可能起火,怎樣避免“斬首”悲劇不斷重演,已經成為俄羅斯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