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 本報記者吳玉璽
走進哈電集團佳木斯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的電工車間浸漆廠房,工作人員正在安裝調試新購置的尾氣凈化設備。
浸漆是電機制造的關鍵流程,經過絕緣漆浸泡后,可以提升電機的絕緣性能,延長使用壽命。“浸泡后的電機在烘干過程中會揮發一部分尾氣,我們需要對尾氣進行凈化處理,確保達標后排放。”企業安技環保部經理任行軍介紹,以往處理尾氣采用的是焚燒凈化工藝,但在處理過程中容易產生安全隱患和異味,他們一直在尋找可以替代的先進凈化工藝。
執法人員入企指導。
企業的困擾在今年佳木斯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局創新開展的“預約式”生態環境執法活動中得到了解決。“企業如果有需求和困難,可以向執法局提出預約申請,執法人員會來到現場進行幫扶,為企業提出專業的整改建議,幫助企業綠色健康發展。”今年1月,執法人員來到企業宣傳此次執法活動,任行軍在便將這個困擾告訴了執法人員。
令任行軍沒想到的是,沒過多久執法人員就給企業帶來了解決方案。佳木斯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趙玉龍介紹說:“我們通過與全國各地的兄弟執法局交流,發現蘇州市采用了冷凝+吸附的工藝處理尾氣,用過濾棉、活性炭吸附代替焚燒,這種處理工藝安全有效。”
企業生產的電機。
任行軍在蘇州市走訪了幾家凈化設備生產企業和使用企業,最終確定投入70多萬元購入3臺設備。“設備到貨后我們立刻進行組裝,在安裝調試過程中,我們發現不僅安全隱患降低了,異味也少了很多,整體效果非常不錯,感謝執法局的幫助。”任行軍說。
執法人員對企業不是開具罰單,而是帶來了解決問題的方案,“我們按照省生態環境廳優化生態環境領域營商環境的工作部署,將生態環境執法和營商環境優化相融合,率先全省推出‘預約式’執法活動,助力企業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趙玉龍說。
佳木斯東興煤化工有限公司也是此次“預約式”執法活動的受益者。
企業在生產焦炭、煤焦油等產品過程中會有尾氣產生,尾氣通過洗凈塔進行凈化排放。連日來,廠區出現了異味,企業環保部部長劉偉懷疑管道有跑冒滴漏的情況。“我們經過多次檢修,問題還是沒有解決。在了解到執法局開展‘預約式’執法活動,我們把情況反饋給執法人員,請他們幫助排查問題。”劉偉說。第二天,執法人員帶著熱成像設備在廠區里進行掃描排查,成功發現了隱秘的泄漏點,在執法人員的幫助下,企業順利解決了泄漏問題。
趙玉龍表示,執法局將持續關注企業的環保問題,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借鑒國內外先進技術手段,為企業提供適用的環保技術和解決方案,持續加強對企業的環保宣傳教育,提升企業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