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尉偉 通訊員 李加昌 關承旭
五月的泰山,春意盎然,游人如織。“五一”假期的第二天,泰山景區迎來客流高峰,在熙攘的人流中,一抹“火焰藍”格外醒目,他們穿梭于險峻的山道,值守在熱鬧的景點,用責任與擔當為游客筑起一道“安全屏障”。
放心有我在:筑牢平安守護哨
碧霞祠、十八盤、南天門索道站等景點均設消防前置哨,配備風力滅火機、急救包等裝備,實行“一分鐘響應、三分鐘到場”快速處置機制,確保接到警情,可以立即響應。
“我想去這個地方,怎么走?”一位外國游客通過翻譯軟件向執勤的消防員馬慶豐尋求幫助。“我扶著您慢慢走,索道站就在前方!”消防員扶著求救人員,穿越擁擠的人群,向索道站走去。
用腳步丈量:織密立體防護網
早上4點左右,泰山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員們開啟了“滿血復活”的一天。除了日常接處警,他們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巡山。山頂上小路縱橫交錯,他們采取“人巡+技防”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全天候巡邏,不放過山上的每個角落。
每天,執勤巡邏的消防隊員要在山道行走三萬多步。“別人一雙作訓鞋能穿一年,我們的作訓鞋穿不了三個月。”消防員張金星展示著磨損的鞋底笑道。
火源零容忍:守住泰山生命線
“您的滅火器壓力表指針在綠色區域,但軟管需要更換了。”消防員姜大航正在給白云居賓館做“安全檢查”。
巡查組采取“檢查+培訓”模式,重點查看各商鋪電氣線路、消防器材等情況。景區創新建立商鋪“一戶一檔”制度,每家店鋪的消防設施、隱患整改情況都記錄在冊。
便民服務站:一杯熱水暖人心
“游客慕名而來,我以服務回報。”海拔千米的執勤點變身“暖心驛站”,為游客提供熱水、充電寶、急救藥品、路線咨詢等服務。
在南天門一名游客低血糖暈倒,消防員三分鐘趕到現場,用擔架將其轉運至紅十字會救護點。“他們不僅是消防員,更是守護游客安全的‘挑山工’”。游客陳先生贊嘆道。
夜幕降臨,泰山漸漸恢復寧靜,但消防員們的工作并未結束。他們依然堅守崗位,隨時準備應對夜間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消防員張康總說“游客平安,就是我們最開心的事。”他們的身影與巍峨的泰山融為一體,用忠誠與奉獻詮釋著“火焰藍”的使命擔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