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于泊升 通訊員 周志昊
編者按:
城市是文明的載體,IP是城市的靈魂。在 "十四五" 規劃收官、"十五五" 規劃謀篇布局的關鍵節點,濟陽正以高質量北部中心城區建設為目標,在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與省會 "北起" 布局中勇毅前行。為全面展現濟陽的文化特質、發展動能與時代風貌,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特別開設《打造濟陽城市 IP 講好濟陽品牌故事》專欄,聚焦全區各部門在項目提升、產業發展、城市更新等領域的亮點品牌,以媒體視角解碼城市基因,以品牌化思維傳播濟陽聲音,讓每一個品牌故事都成為濟陽向上的生動注腳,讓濟陽的獨特魅力成為更多人心中的難忘記憶。本期,讓我們走進濟陽區“健康向陽”民生品牌。
針灸拔罐、艾灸刮痧、穴位貼敷……古樸的候診區域里,一股淡淡的草藥香微微飄來,濟南市濟陽區濟陽街道銀山社區比鄰醫館內,不少周邊居民前來就診。這,就是濟陽“健康向陽”民生品牌服務群眾在基層的一個縮影。
“網格+醫療”下好優化資源配置“先手棋”
濟陽區“健康向陽”特色品牌堅持以將家庭醫生團隊納入基層網格為抓手,根據服務半徑和服務人口,合理劃分簽約服務責任區域,通過聯合社區打造的“比鄰醫館”“雅聚紅醫館”“上善醫館”等提供“健康家醫”、開展健康科普、組織健康義診等活動,形成居民聯系機制,掌握居民的健康情況及健康需求,從而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務。
澄波社區每個月開展兩次健康義診活動,健康科普宣傳課上總是座無虛席。課上會將心肺復蘇、燙傷處理、慢病管理等實用知識,通過通俗易懂的講解,化作居民手中的“健康盾牌”。
更令人稱道的是,這種“網格+醫療”模式打破了傳統醫療服務的壁壘。社區搭建“一站式”醫服陣地,成立“社區醫務室”,配備全科醫生、??漆t生和護理人員,由單純的“看病開藥”轉變為向百姓提供疾病預防、醫療康復、婦幼保健、健康管理等綜合性服務。
去年以來,濟陽各社區醫館累計開展健康義診100余場次,服務群眾2萬余人次,真正讓優質醫療資源從“云端”落到了“身邊”。
“定點+入戶”為失能群眾撐起“長護傘”
在濟陽,“定點+入戶”的長護服務也值得稱道。
針對失能、半失能老人,濟陽組建了“融合型”家醫團隊,通過拉網式摸排,推動151支家醫團隊融入社區網格,定期為簽約對象提供康復檢查、用藥指導等個性化健康服務。
“我們會定期對簽約家庭進行健康評估,并根據結果制定個性健康指導計劃,定期通過門診、電話、上門等方式實施動態管理。同時,如遇疑難、急重癥或受條件限制的病例,還會提供轉往上級醫院的綠色通道。”濟陽區人民醫院工會主席王麗娟說。去年以來,家醫團隊累計服務65歲以上老年人、慢病患者等重點人群15.2萬人次,讓“病有良醫”的承諾,在叩響家門的那一刻,化作了觸手可及的溫暖。
“醫療+預防”助力群眾參與“大健康”
走進澄波湖壹號、七號及融創府邸小區,都可以在單元樓道內看見一張“健康助理進社區”的信息單,健康助理和聯絡員的聯系電話一一羅列。
在新元社區、澄波社區、雅居園社區、濱湖社區以及華陽社區都有這樣一支由濟陽區人民醫院醫護專家組成的健康助理隊伍,不管是慢性疾病預防、用藥指導、藥膳飲食、突發情況指導都可以致電咨詢。
近年來,濟陽區積極引導有關行業結合自身優勢和特點,主動融入基層醫療發展大局,為社區群眾提供各類專業化、志愿化的服務。濟陽區中醫醫院互聯網+護理服務上百單,濟陽區人民醫院積極與全區學校建立聯系,設計健康教育課程,定期到學校開展活動。濟陽區衛生健康局利用“健康宣教”引導健康生活,借助文化長廊、宣傳櫥窗、現場活動,常態開展健康教育,引導居民樹立健康理念。
當前,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顯著加強,全區共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37.66萬份,建檔率達90.61%,醫療機構、社區和群眾三方共建共享,合力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的轉變。
當“網格+醫療”讓資源配置更精準,當“定點+入戶”讓特殊群體有依靠,當“醫療+預防”讓健康理念入人心,濟陽正在編織一張“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健康守護網。
站在新的起點上,濟陽正以“健康向陽”為帆,在基層醫療衛生的浩瀚海洋中破浪前行。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