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報道,日前韓國外交部長官趙兌烈表示,域內沒有任何國家愿在美中之間做出二選一的抉擇,也沒有國家希望看到美中戰略競爭演變為“零和博弈”。韓國對華接觸在多個層面也符合美國的利益。報道稱,趙兌烈當天在出席韓國智庫峨山政策研究院主辦的2025峨山全會時表示,韓方外交政策優先定位于牢固的韓美同盟,中方對此沒有提出異議。韓方對華接觸也契合“防止21世紀強國之間戰爭”這一目標。
據了解,在美國宣布暫停90天的“對等關稅”后,就明確釋放出一個信號,那就是要拉攏更多的國家,實現對唯一反制美國的中國的“孤立”。但是這樣讓其他國家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的做法,卻并沒有取得效果,甚至連美國最忠實的盟友之一,韓國也明確表態拒絕。韓國為什么會態度如此鮮明地拒絕美國呢?首先,出于韓國自身的利益考量,韓方同樣離不開中國的供應鏈。其次,中國商務部的明確警告,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代價達成交易,將堅決對等地采取反制措施。
趙兌烈(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在韓國智庫主辦的“2025峨山全會”上,美國前副國務卿庫爾特·坎貝爾要求韓國以造船業為條件與美國磋商。然而韓國外長趙兌烈當著坎貝爾的面,卻對美國的關稅政策提出質疑,表示支撐多邊貿易體制的是攜手實現共同繁榮的信念,而非零和博弈,但是如今這一國際秩序卻出現了裂痕。不僅如此,趙兌烈還贊賞了中方中立公正、不干涉他國主權的立場,甚至韓國在表示外交政策需要優先定位于韓美同盟等基礎性問題,中國方面也沒有提出異議。
針對此事有專家表示:韓國政府在這個節骨眼上保持戰略模糊,是符合韓國利益的。畢竟現在尹錫悅已經成為平民,而韓國大選還得在6月初才能舉行,所以在這段時間里,在新總統正式上臺前,為保持韓國政府的對外穩定性,韓國外長的言論也理應保持謹慎,不能站隊是關鍵。但話又說回來,無論誰在韓國大選中勝選,對華態度肯定都比尹錫悅要客觀,所以現在韓國外長也正在對中國釋放一定程度的善意。
趙兌烈(資料圖)
就在趙兌烈的話音剛落,韓國媒體報道稱,72歲文在寅被起訴。據報道,近日韓國檢方以受賄嫌疑起訴前總統文在寅。今年3月,韓國檢方以涉嫌受賄指控傳喚前總統文在寅。同月,全州地方檢察廳曾表示,某社會團體去年針對文在寅女兒文多惠向首爾鐘路警察署提交檢舉書,該案上月底被移交至檢方。據悉,檢舉書指控文多惠的前夫徐某受到關照,擔任泰國易斯達航空高管。此后文多惠同徐某旅居海外期間從航空公司直接獲取了經濟利益,可被視為有關方向文在寅進行行賄。
這場風波背后折射出的,是韓國保守與進步勢力間激烈的權力角逐。 此前,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在民調中表現亮眼,支持率一路飆升至50%以上,外界普遍認為,若不出意外,他將在6月的總統大選中穩操勝券。不少中國網民對此充滿期待,將李在明視為有望改善中韓關系的“親華派”候選人。然而,韓國保守勢力顯然不愿輕易退場,以尹錫悅為代表的陣營仍在為扭轉局勢做最后一搏,文在寅被起訴便是這場博弈的關鍵“棋子”。
文在寅(資料圖)
針對此事有專家表示,當前只是檢方的起訴決定,未來還要看法院如何判決,待到法院進行一審時,已是新一屆政府時期。如果一審無罪,那么在未來進步陣營掌權的情況下,檢方未必會上訴;即便一審被判有罪,鑒于韓國三級三審的司法體制,未來肯定還有進一步博弈的空間。一直以來,韓國總統被戲稱為“高?!甭殬I。在此次被起訴前,文在寅其實已多次成為韓國檢方的調查對象,“青瓦臺魔咒”的陰影似乎揮之不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