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的非洲熱土,駱翼和他所在的中國團隊憑借十年如一日的專業堅守,用中國技術、中國標準和中國擔當點亮了當地萬家燈火。從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后,駱翼便加入江蘇蘇美達成套設備工程有限公司,開啟了在孟加拉、越南、古巴直至非洲的十余年海外征程,憑借突出貢獻,先后獲得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從初到非洲時的不適應,到如今從容應對各種挑戰,“90后”南京青年駱翼是中國海外建設者群體的縮影,亦是中國力量在海外施展的“形象代言人”。
“最難標段”交給中國團隊
2017年,27歲的駱翼投身西非四國輸變電項目(OMVG項目)。這項全長1677公里的超級民生工程,將極大改善幾內亞、幾內亞比紹、塞內加爾和岡比亞的用電緊張狀況。作為唯一中標的中國企業,蘇美達承擔了地形最復雜的L4標段建設任務;在原始森林覆蓋、70%無人區、無通訊信號的極端環境里,駱翼和團隊需要完成241.7公里線路、700多座高壓塔位的建設。
“業主認為,只有中國人才能完成這段最難的工程”,駱翼回憶道,中國人的“靠譜”在海外早有聲名。而他們也不負所望——2022年9月,L4標段一次性送電成功,成為幾內亞境內首個完工的標桿項目,更收獲了業主唯一的表揚信。駱翼印象深刻地記得,在竣工典禮上,幾內亞總理鄭重宣布:“從現在開始,這個城市的人民們,你們可以享受24小時的電力了!”
(感謝信)
臨危受命時,中國團隊依舊“靠譜”。OMVG項目的L5A標段原由建筑龍頭法國萬喜集團總承包,但其遲遲未啟動施工,最終邀請蘇美達團隊承擔后續建設工作。接手L5A標段任務后,駱翼帶領團隊開展項目臨建規劃,安排人員和設備進場,進行線路復測、基礎施工……最終,僅用14個月時間就完成了法國團隊2年未完成的工作,再次證明了中國團隊的強大執行力。
值得一提的是,團隊不僅完成了工程建設,還“授人以漁”培訓了當地電力人員。當項目結束時,中國建設者不僅留下了基礎設施,還留下了充滿光亮的發展希望。
一代代“海外人”前赴后繼
駱翼用“開局一張床墊”,來形容在L5A標段建設時期的非洲生活。他逐步搭建起臨時生活區,從無到有地找住房、買家具,“國內搬家要帶充電器,而非洲搬家要帶發電機”。初到幾內亞時,每天只有三四小時的電力供應,有時晚上七點就停電,他只能坐在院子里望天惆悵,思念家人和年幼的孩子。
然而,這樣的生活狀況,在項目結束時已經大有改變。中國團隊為非洲大陸點亮萬家燈火,造福的不僅僅是當地人。當地實現了從電力短缺到24小時供電的歷史性跨越,也提升了海外中國建設者的生活品質。和更早一批只能靠寫信和家人維持聯系的同行相比,駱翼倍感幸運,至少,24小時電力和網絡讓他能夠和遠在中國的家人視頻通話。
他深信,正是前赴后繼的一代代海外建設者的集體拼搏奉獻,才為后來者鋪設了更好的生活基礎和發展道路。即使他個人獲得過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南京市2022年度對外承包工程企業最佳海外項目經理人等榮譽,但也總是謙遜地表示,榮譽屬于整個團隊,他只是所有海外建設者中的一個幸運獲獎者。
中國力量贏得市場信任
如今,駱翼投身于剛果(布)首個國家級數據中心建設,助力該國打造中部非洲數字經濟中心。挑戰也隨之而來,在此項目所用設備的選擇上,剛果(布)客戶起初傾向選擇歐洲產品。駱翼表示,盡管中國制造更具全產業鏈優勢,能夠提供有競爭力的價格,但長期以來,非洲市場都更認可高價歐洲產品,反而對低價中國產品存在質量上的質疑。
轉折點發生在2024年7月,客戶一行受邀來到中國南京實地參觀蘇美達工廠,隨后徹底改變了想法。“客戶發現我們的工廠高度智能化、技術非常先進,產品質量不比歐洲差,決定采用我們的產品”,駱翼說。一趟實地參觀,不僅讓中國設備贏得了非洲客戶信任,更提升了中國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時的競爭力。
如今,該項目在穩步推進。不久后,駱翼將從南京再次出發,赴非洲開啟新征程。辭別家人,他有不舍,更有擔當:“職責所在,我們不僅代表個人,更代表著中國人的形象,必然要有責任感、集體榮譽感,唯有吃苦耐勞、腳踏實地。” 所有值得到達的遠方,都需先有人愿意風雨兼程,在異國他鄉的熱土上,一批批中國海外建設者正不斷奮勇開拓,用實干點亮萬家燈火,響亮地講述中國力量。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王夕悅
圖片:受訪者提供
校對 石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