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四活了77年,只洗過7次澡,他身上奇臭無比,能讓所有聞過的人作嘔。他的首席情婦曾回憶道:十米外臭氣熏天。
當說到路易十四的時候,時尚愛好者會說,他就是那個發(fā)明了高跟鞋和香水的國王,歷史愛好者會說,他是引領(lǐng)法國王朝走向強盛的的鐵腕君主。
而路易十四的最著名的情婦蒙特斯班夫人吐槽,這是一個臭氣熏天的男人。
自從伯爵夫人說出了這番論斷,關(guān)于路易十四的不洗澡的說法就流傳了出來。
有人說路易十四一輩子只洗過兩次澡,一次是5歲加冕稱王的時候,第二次是他重病快死之前。
也有人說路易十四活了77年,總共也只洗過7次澡,每回還都老大不情愿。
不過當后人進入路易十四精美的王宮之時,發(fā)現(xiàn)宮殿內(nèi)擁有數(shù)量的眾多的精美浴室,這些浴室都被特別設(shè)計,在中世紀那個科技發(fā)展落后的年代,還裝有熱水管。
有人據(jù)此推測,路易十四其實是個特別愛洗澡的人,他本人在打造舒適浴室方面,下了許多功夫。
路易十四到底對洗澡到底是愛是恨,沒有確切的證據(jù)可以證明,不過中世紀的歐洲,世界時髦之都法國巴黎,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生活的時代,是一個骯臟的年代。
這里的骯臟就是表面含義,法國巴黎的衛(wèi)生狀況,比如今世界公認臟亂差的印度恒河,還要不忍直視。
推測路易十四不愛洗澡也并非什么逆天的言論,因為中世紀的歐洲人,整體處在一個不愛洗澡的氛圍中。
不洗澡的習慣,首先是當時的生活條件限制造成的。在歐洲洗個熱水澡并不容易,燒水沐浴原本就是一件非常昂貴的事情。
同一時期的中國,公共澡堂已經(jīng)非常發(fā)達了,普通老百姓花一文錢就能洗得干干凈凈。
為什么歐洲人不去公共澡堂呢?這就要說到歐洲的宗教氛圍了,天主教宣揚的清潔肉體也是一種不誠實,是對靈魂的一種褻瀆。
修道院里虔誠的修士和修女,還會以終身不洗澡為榮,路易十四就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他想通過不洗澡這種方式,保持自身的神圣性,也不是不可能的。
造成中世紀歐洲人不洗澡的最主要原因,是疾病。當時歐洲疫病大范圍流行,黑死病造成數(shù)以萬計的人死去,每天都有人因為疫病在死亡邊緣徘徊。
人們找到不到發(fā)病的源頭,又查證不出病因,更無法找到根治疫病的方法。當時條件簡陋的洗澡環(huán)境,很容易使人著涼吹風,隨后染上疾病。
這樣的情況發(fā)生多了,洗澡會導致黑死病的流言,逐漸越傳越廣,醫(yī)生也建議人們盡量不要洗澡,人們對洗澡這件事十分恐懼。
因此歐洲人洗澡的次數(shù)非常少,臟的時候擦一擦就算清潔工作了。在這種背景下,路易十四為了降低得病的風險,也是有可能不洗澡的。
不洗澡難受的是自己,可是腌出味道來受罪的就是其他人了,歐洲人體質(zhì)原本就是體味濃重人種,再加上不愛洗澡,那個味道臭起來也能熏得人“抱頭鼠竄”。
歐洲人平常就喜歡掛個香袋,用香料的味道,來掩蓋自己身上發(fā)出的臭味。
路易十四是一個追求精致樂于享受的國王,香料掛在身上影響造型,注重形象的路易十四,就安排工匠,研制出了香水這種更便捷更有效的“遮味神器”。
不愛洗澡的習慣,還催生出了歐洲時裝香水等行業(yè),歐洲人不卷洗澡,就開始卷換衣服、噴香水,不管身上有多臟,出門在外還是個香噴噴的精致上流人士。
中世紀的歐洲就是這樣一個矛盾的地方,一邊是富麗堂皇的宮殿,一邊是污水橫流、糞便滿地的歐洲街道,據(jù)說當時巴黎街上臟得都沒法下腳。
從路易十四的事跡中,能看出這位功名顯赫的鐵腕國王,是個喜歡光鮮亮麗、喜歡被矚目的國王,他令人眼花繚亂的服裝,跟他縱橫歐洲大陸的功績一樣顯眼。
路易十四作為王朝的統(tǒng)治者,自然沒有平民洗不起澡,或者是洗澡環(huán)境簡陋容易生病的麻煩。
因此路易十四到底愛不愛洗澡,首席情婦說他臭得十米開外都能聞到,是不是因為不洗澡,后人也無法得到真實答案了。收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