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球盈春:純白雪瀑里的童話劇場
怎么說呢,春天的花海就像一場限時藝術展,而木繡球絕對是這場展覽里最純凈的展品。在上海共青森林公園的西區花徑,那些圓滾滾的花球會讓人瞬間想起《愛麗絲夢游仙境》里的魔法蘑菇——特別是清晨薄霧未散時,整片花林都泛著珍珠母貝般的光澤。你懂的,這種場景不拍組寫真簡直對不起造物主的審美。
記得去年四月在辰山植物園踩點,發現木繡球有個神奇特性:它的花瓣會在不同光照下變色。正午強光里是冷調瓷白,傍晚夕照中卻透著香草冰淇淋的暖黃。所以拍照時間建議卡在早晨7-9點或下午3-5點,這時候的光線能把花瓣照得半透明不說,連花影投在地上的形狀都特別有意思——對了突然想起,帶塊反光板補面部光比后期修圖管用十倍。
穿搭方面強烈推薦棉麻質地的森系長裙,米白或淺灰這類中性色系,能和花叢形成溫柔過渡。有回遇見個穿漢服的小姐姐,齊胸襦裙外搭黛色披帛,站在花下轉圈時飄帶掃落花瓣的瞬間,圍觀群眾快門聲跟放鞭炮似的響成片。不過話說回來,木繡球全株有毒這事必須劃重點,上次看見熊孩子揪花瓣往嘴里塞,嚇得我差點把相機扔出去攔人。
木香秘境:金色瀑布與時空折疊
要說能把花墻玩出魔幻效果的,還得數蘇州滄浪亭的黃木香。那些細密小花沿著百年粉墻傾瀉而下時,會產生某種視覺陷阱——近看是千萬朵獨立綻放的個體,遠觀卻成了流動的金色瀑布。這種矛盾美感在下午三四點達到巔峰,側逆光穿過花瓣的瞬間,整面花墻突然變成會發光的星云。
這里分享個私藏機位:穿過九曲橋往左拐,有段青磚鋪就的窄巷。讓模特貼著墻根走,攝影師蹲在五米外用手機廣角仰拍,能把三米花墻拍出十米氣勢。去年帶學員實踐時,有個姑娘的淺粉紗裙被風揚起那刻,畫面里同時出現了青銅門環、剝落朱漆和漫天飛花,后來那張照片直接成了她婚禮請柬的封面。
突然想起兒時在江南外婆家,木香花總是和春雨聯系在一起。現在每次聞到那股帶蜜香的清甜氣息,鼻腔里就會自動泛起梅雨季的潮濕感。這種通感或許可以運用到拍攝中——試著在鏡頭前噴些水霧,讓花瓣掛著人造露珠,配合側光能拍出類似琥珀包裹的質感。不過要注意風向,別讓水霧糊了鏡頭,別問我怎么知道的。
菱葉繡線菊:微觀宇宙里的星辰大海
在杭州花港觀魚北坡發現的這片菱葉繡線菊,徹底顛覆了我對“小花”的認知。那些米粒大小的花朵聚集在弧形枝條上,遠看像新娘頭紗上的珠繡,近觀才發現每朵五瓣花都在演繹不同形態——有的含羞半合,有的肆意舒展,甚至能看見嫩黃花蕊上停著迷路的食蚜蠅。
這里有個絕殺技:把手機藏在花枝后開啟前置攝像頭,設置10秒延時拍攝。當屏幕倒計時閃爍時快速伸手假裝觸碰花朵,成片會得到“巨人之手”的奇幻效果。上次用這招拍的小視頻在朋友圈爆火,評論區都在問是不是去了《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取景地。
記得帶枚水晶球道具(某寶搜“攝影水晶球”十幾塊錢搞定),把它放在鋪滿落花的地面,透過球體拍攝倒置的花叢會產生盜夢空間般的錯覺。若是遇到多云天氣千萬別沮喪,散射光反而能讓畫面呈現出莫蘭迪色系的靜謐感。話說回來,這種花特別招蜜蜂,對昆蟲恐懼癥患者建議隨身帶瓶薄荷精油。 (801716.com)
紫藤幻境:海邊絕絕子的浪漫暴擊
要說今年最意外的發現,當屬舟山群島某處秘境海岸的野生紫藤。這些百年老藤沿著礁石攀援而上,在四月中旬形成千米長的紫色花廊,海風掠過時帶著咸味的空氣里忽然漫開甜香,那種違和又和諧的味道很難用語言形容——就像往威士忌里加了勺桂花蜜。
在這里拍人像必須掌握“風來”的節奏。提前讓模特站定在花穗最密集處,等海風揚起發梢和裙擺的瞬間連按快門,十張里總有一張能抓到頭發與花藤同頻率飄動的神圖。有次拍到個穿月白旗袍的姑娘,衣襟盤扣上別著朵紫藤,轉身時花穗掃過鎖骨的那幀照片,至今是我ins點贊量top3。 (www.shbmall.com)
黃昏時分的拍攝堪稱玄學。當夕陽把海面染成琥珀色,紫藤會從藍紫色漸變成玫紅色。這時候打開手機專業模式,把白平衡調到7000K左右,能拍出類似賽博朋克風格的奇幻色調。要是運氣好碰到漲潮,讓潮水剛剛漫過腳踝,紫色花瓣浮在粼粼波光上的畫面,簡直能直接拿去當仙俠劇海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