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時代,青年都是生力軍。就當下來看,他們逐夢太空,在浩瀚宇宙寫下中國探索;他們奮而起身,在科創(chuàng)領域勇攀時代高峰;他們眼光獨到,激活眾多新興市場。在推動時代進步的每一個行業(yè)中,都能看到年輕的身影。
但除了這些我們也要看到,隨著“社會時鐘”的加速轉動,一些年輕人也在升學求職、社交婚戀、養(yǎng)老育兒、價值實現等方面遇到了壓力。這些壓力橫亙在期待與現實之間,讓他們生出無力感。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jié)。歷史一直證明,年輕人充滿活力,值得相信;但想讓青春活力不斷“噴涌”,也要理解并化解他們的壓力。
▲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進行飛船程序訓練,其中王浩澤、宋令東均為“90后”。孔方舟 攝/新華社
為什么要理解年輕人?因為他們的確不容易。
從不變來看,始終存在的代際差異,讓每一次“離經叛道”都經受著正名壓力。
每一代人最需要的不僅是幫助與指導,更是理解與尊重。不要光指責今天的年輕人愛玩游戲,可能有一天他們也能捧回世界電競大賽的大獎;別只抱怨他們“不務正業(yè)”去當主播,實際上,他們也在大力推動網絡經濟的發(fā)展。
青春不只一種色彩,奮斗向來多式多樣。當年輕人追著“二次元”找歸屬,在社交平臺自嘲“躺平”,我們應跳出經驗主義的框框,不急著貼標簽,不動輒就批判,試著給那些“離經叛道”一些時間,或許它們最終就成為正途。
從變化來看,雖沒有物質上的艱苦,但青年依然有自己的“維特煩惱”。
如今,個別輿論批評年輕人不生孩子,但真相卻是,許多年輕人不想一生了之,而是轉向優(yōu)生優(yōu)育,讓孩子不再吃自己吃過的苦。
時代在變,年輕人的煩惱與壓力也在變——35歲危機如同盤旋頭頂的陰影,“996”讓末班車上的人疲憊不堪,越來越“卷”的考公考研讓人“破防”。但即便如此,多數年輕人仍然不懼壓力,勇敢地為自我爭取。
▲在桃源縣鄭家驛鎮(zhèn)梨子崗村齊繪繡莊,繡娘肖瑤通過直播推薦桃源刺繡。陳思汗 攝/新華社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機遇,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壓力。
這一屆年輕人雖嘴上說著佛系,但遇事卻是真上。他們敢于站在時代的船頭去迎接風浪,撕掉“不扛事”的標簽,糾正社會對他們的偏見。
科技創(chuàng)新上,他們創(chuàng)造無限可能。從成功“抓拍”宇宙“焰火”,到造出全球最大LNG運輸船;從在強磁場技術上跑出“中國速度”,到鍛造國之重器的“鋼筋鐵骨”??萍紕?chuàng)新的茫茫大海里,后浪持續(xù)翻滾,澎湃著勢不可擋的力量。
鄉(xiāng)村振興上,他們甘愿向下扎根。城市的舞臺更大,但不少年輕人卻“反其道而行”。他們把田野當作價值實現的戰(zhàn)場,帶領村民致富、推動農村治理、幫助產品銷售?;乜脆l(xiāng)村振興的畫卷,向下扎根的青春或許不是主色,但卻足夠耀眼。
綠色發(fā)展上,他們點子源源不斷。手機種樹成為一些年輕人的執(zhí)念,低碳環(huán)保被他們變成習慣。這屆年輕人爆發(fā)出的綠色力量和環(huán)保意識,也積極影響著社會。
社會服務上,他們從不計較得失。在地震現場,他們從不言退;面對滔天洪水,他們聞“汛”而動;發(fā)生巨大山火,他們自發(fā)集結。這屆年輕人有時會為了幾塊錢的配送費而糾結,但當社會需要時,他們從不吝嗇付出。
衛(wèi)國戍邊上,他們演繹青春無悔。不論是在邊境與毒販生死較量,還是在零下53攝氏度的哨所守護國門;不論是在荒蕪人煙的高原上巡邊,還是在繁忙的口岸里堅守。這一代年輕人,正用無悔的青春詮釋著“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
▲西藏自治區(qū)森林消防總隊派出的救援人員,在地震重災區(qū)日喀則市拉孜縣拉孜鎮(zhèn)措布村卸下救援物資。姜帆 攝/新華社
青春的活力令人振奮,但活力之外的壓力也需格外關心。只有讓所有向上的生長都找到著力點,年輕人追求美好生活之路,才能在壓力與活力的一消一長中走得更輕盈。
等一等、看一看,相信每一棵新芽破土前的短暫沉默,都是為了迎接更大聲勢的爆發(fā)。
年輕人的成長不會一蹴而就,很多時候需要耐心等待。以電影創(chuàng)作為例,在《哪吒1》成功后,如果各方對《哪吒2》的長期創(chuàng)作失去耐心,可能就不會有今天的票房奇跡。當下社會競爭加快,對待年輕人,不妨少一些“揠苗助長”的急不可耐,讓成長的點點星火在暗夜中慢慢累積。
托一托、舉一舉,以容人之量和成人之美,誠心為晚輩的冒尖露頭喝彩,甘當引路人。
年輕人的成長,往往離不開前輩幫助。就像在“兩彈一星”攻關中,如果沒有錢三強的提攜,鄧稼先的光芒可能沒那么快顯現。時代雖變,但不阻礙年輕人成長的道理不能變,在今天的科學研究、競技體育、文藝創(chuàng)作、職場工作中,要打破論資排輩等舊思維,以樂見成才的心態(tài),多給年輕人提供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舞臺。
理一理、順一順,解決每一個令年輕人嘆氣的政策癥結,讓他們成為新的“國家隊”。
如今,各類政策不斷完善,但也要看到,一些未被政策保障的地方,仍讓年輕人碰壁。比如,認真寫論文,卻被導師強行署名;一腔熱血創(chuàng)業(yè),卻遭遇遠洋捕撈式執(zhí)法。只有補上這些政策漏洞,那么從人工智能到生物醫(yī)藥,從新能源汽車到文化輸出,這一代的年輕人就能一躍站上舞臺,組成各行各業(yè)的“國家隊”。
堅信青年,就是堅信國家未來。新時代青年有大展拳腳的舞臺,但在對他們寄予厚望時,也別忘了減輕他們身上的壓力。可以相信,當他們沒有負擔地跑動起來,就能跑出令人敬畏與欣喜的中國速度。
來源:新重慶-重慶日報
編輯:柏云輝
審核:伏一晨
主編:王方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