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好的人生》36集大結局,胡曼黎的故事告一段落。
雖然很趕,但該交代的,或直接給答案,或留白的遐想。
像是邱麗蘇,孩子大腦缺氧,健康受損,下一代承受上一代恩怨對錯,這般懲罰,落在一個母親身上,怎一個狠字了得。
丁致遠似乎沒得到懲戒,其實,試想一下,甩不掉的邱麗蘇,及血脈相連的孩子,夠他下半輩子折騰的。
都覺得,編劇對唐玲太仁慈,各種陷害胡曼黎,最終不過穿了件“墊底王”的衣服來抵,輕飄飄的一筆帶過。
這處情節的設計,實則暴露唐玲的惡,根源于李青青的“狼性”算計,她不過是爪牙,根不除,像唐玲這樣的“毒瘤”只會在整個行業瘋長。
跟她蛇鼠一樣的陳放,結尾都沒露面,留白式處理,畢竟在表彰胡曼黎的大會上都沒見他,被開除的可能性極大。
天之昭昭,所有惡人之行皆釀苦果,還算圓滿的收尾。
倒是胡曼黎跟薛曉舟的感情線,戛然而止,照他死纏爛打的性格,把大齡姐姐拿下是可預見的,未來有無限可能,是否修成正果,導演汪俊有拍續集的想法。
沒看劇前,多數觀眾很拒絕有感情戲,
隨劇情深入,薛曉舟對胡曼黎的愛慕,是自然發展,水到渠成的,日積月累建立起來,胡曼黎就是他的一束光,喜歡上很正常。
薛曉舟的表白,也是不走尋常路的,胡曼黎說自己會越來越老,他大放厥詞道:“你已經老了…”
一句冒犯之言,消解了胡曼黎對年齡差的擔憂,衰老無可避免,“我永遠會比你年輕,也永遠會像現在這樣純粹的愛你”,始終傾心于內在的底色,活得那么鮮亮、熱烈,絕非外貌。
繼甄嬛之后,孫儷又得一人生角色,時刻高能量,不知疲累,迎風而上的胡曼黎。
此前她頻頻被嘲狀態掉線,眼珠子鼓,腮幫子也鼓,美貌一去不返,即便演技,也被群起攻之,用力極其過猛,喜怒哀樂一樣的套路。
這次飾演的胡曼黎,將所有爭議粉碎,首先美回來了,娘娘容光再綻,既精致又緊致,由內而外散發著健康氣色,稍微扮嫩也是自然的。
其次,表演非常“寫實”,既用力又自洽,平淡卻極有味道,情緒的表達很生活,甩得開,收得住,給人感覺現實里孫儷就這樣。
像是結尾那段發表感言戲,胡曼黎捧起獎杯,淚水混著笑意,輕描淡寫說起一路走來的艱難。
大長段的臺詞,順著心境變化一點點的流淌出來,由喜入悲,悲去喜又來,極具感染力,給人一種無論如何,人間尚有溫熱的希冀感。
“以為孫儷參加啥頒獎。”
能有這般真實感,恰恰就是孫儷的真情實感,劇本改了好幾稿,總差一口氣,得虧鄧超的靈魂一問,打了她的話匣子,隨即滔滔不絕起來,別的演員是體驗角色,孫儷是“成為角色”。
看完電視劇,感覺上海真的有一個叫胡曼黎的保險業務員,響當當的賺錢、做人,正努力支棱起她蠻好的人生。
張譯說過,演員不能離開生活,否則永遠是紙上談兵。
這在孫儷身上得到驗證,她腳踏實地的生活過,沉淀下來,都成閱歷,就像胡曼黎隨身的“聚寶盆”,拿來即用,讓角色更有生命力。
像是胡曼黎出門前的一段戲,孫儷特意請求導演,加上她邊吃,邊補妝,邊看手機對接工作的特寫鏡頭,結果呈現出來成點睛一筆,松弛而自然。
胡曼黎的生活狀態,就像八爪魚一樣,永遠忙碌,張牙舞爪,孫儷是真把角色吃透。
還有一場她餛飩的戲,捻起一張皮,擱上扎實的餡料,另一只手迅速蘸水在折角處點了點,再用力一捏,包好的大肚餛飩個個圓滾滾、胖嘟嘟,幾乎要撐破薄皮,就很有家庭感。
孫儷嫻熟的模樣,一看平時就經常包,這一技能點在戲里一施展,角色瞬間接了地氣,在外虛榮、市井氣,在家卻是下得了廚房的賢母。
何必老挑剔一個演員自然老去的臉蛋,這些骨頭縫里滲出來的生命力不比膠原蛋白動人?
何止包餛飩,各種名菜,也信手拈來。
如果是別的演員,可能需要道具組來準備,或者干脆塑料制品以假亂真,唯有孫儷,敢胸膛一挺攬下事,敢揮起鍋鏟,舞動勺瓢,在鏡頭前演繹真實煙火。
即使不拍戲,孫儷的作息表也是排滿的,修習瑜伽、練毛筆字,喜歡小提琴,抽空就把一級證考了,隔三差五還跑到棚里下田墾地。
雖說是閑暇之余的閑情逸致,但也是在汲取生活的養分,未來拍戲,演繹各色人物,都有可能派上用場。
看了胡曼黎,再看孫儷,就是一類人,色彩濃烈且可愛,高能量,高執行力,凌晨三點摳臺詞、一個鏡頭拍20遍的較真,有著打不垮壓不倒的蓬勃生命。
活得像個太陽,片場總能聽到她肆意的笑聲。
總有營銷稿,票選所謂的“孫儷接班人”,趙麗穎的呼聲尤其強烈,現在想想,孫儷的班,沒人接得了。
曼黎真好,孫儷更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