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清晨的香港薄扶林道,細雨將恒基集團總部大廈的玻璃幕墻暈染成水墨畫。十輛黑色勞斯萊斯幻影碾過積水緩緩駛入地庫,車輪卷起的水花里倒映著香港中環的摩天樓群。這場被媒體提前半月預告的世紀葬禮,在上午九時零七分準時拉開帷幕。
靈堂外二十米長的黑綢挽幛上,金絲繡制的"商海浮沉七十載"字樣被雨水浸潤得發亮。六名身著定制西裝的保鏢手持透明雨傘,為陸續抵達的政商要員撐起屏障。當霍英東集團第三代霍啟剛的邁巴赫停在警戒線外時,記者群中忽然掀起騷動——這位素來以鐵血手腕著稱的豪門接班人,竟親自攙扶著九旬高齡的新世界鄭家純下車,兩人交疊的袖口在雨幕中洇出深色水痕。
靈堂正中的巨幅遺照前,徐子淇垂首整理丈夫李家誠的領帶結。這個持續了十二秒的動作被《南華早報》的鏡頭精準捕捉:她左手無名指上那枚傳承自李兆基原配的翡翠戒指,在香燭映照下流轉著幽綠光澤。當司儀宣布起靈時,向來以優雅儀態著稱的千億兒媳忽然踉蹌半步,染成栗色的發梢掃過供桌邊緣的檀香爐,在青煙繚繞間落下兩滴清淚。
觀禮席首排的李嘉誠家族專區,李澤鉅接過助理遞來的溫水服藥。他鬢角新生的白發與深灰色阿瑪尼高定形成刺眼對比,握杯的右手背浮起淡青色血管。三米開外的過道處,胞弟李澤楷正用純銀打火機點燃雪茄,升騰的煙霧模糊了兄弟倆十五年未曾對視的眉眼。這個被港媒稱為"世紀同框"的畫面,在社交媒體引發四萬條實時討論。
誦經儀式進行到四十五分鐘時,發生令全場錯愕的插曲。當李兆基長子李家杰跪讀祭文至"嚴父臨終仍念誦經師傅生計"段落,靈堂東北角突然傳來壓抑啜泣。身著粗布僧袍的智海法師雙手合十,腕間那串李兆基十年前在蘇富比拍下的沉香佛珠,此刻正隨著他的顫抖輕輕碰撞。這個被李家隱瞞十年的報恩故事,在次日《明報》頭版揭開全貌:原來當年口誤的誦經僧人,正是眼前這位已閉關修行八載的得道高僧。
政商名流的黑色座駕駛離時,殯儀館后巷的市井畫面更顯唏噓。七十四歲的燒臘店老板陳伯將自家供奉的關帝像搬到屋檐下,對著靈車呢喃"四叔走好"。三十年前恒基旗下商場改建時,正是李兆基親自批條,讓這個六平米的街角鋪面免于拆遷。斜對角報刊亭的許太翻出1998年報道李兆基捐款賑災的舊報紙,泛黃的頭版照片里,年輕富豪正彎腰為受災老人遞上面包。
正午十二時十七分,覆蓋著順德香云紗的楠木棺槨啟程離港。由十二輛奔馳組成的車隊沿廣深沿江高速疾馳,每經過李兆基捐建的學校醫院,護送人員便撒出印著"基業長青"的紙錢。當靈柩抵達順德李氏宗祠時,等候多時的族老們舉起1946年的分家契書復印件——泛脆的宣紙上,"兆基赴港"四個毛筆字仍清晰可辨。這個當年揣著八塊銀元離鄉的少年,七十九年后帶著價值千億的商業版圖魂歸故里。
夕陽西沉時,恒基中心頂層的辦公室亮起新燈。李家誠站在父親慣常眺望維港的落地窗前,手中握著尚未拆封的牛皮紙信封,火漆印章上的"李"字在暮色中泛著微光。樓下皇后大道中的霓虹次第亮起,車流匯聚成光的河流,恍惚間與1973年李兆基創辦恒基時的香江夜景重疊。這個被資本與溫情共同澆筑的豪門故事,在細雨停歇的黃昏寫下新的章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