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也是挺可笑的,萬斯說他不相信美國的民調,難道美國民眾就相信萬斯說的話了嗎?
在采訪中,當被福克斯主持人問及特朗普在多項民調中似乎都表現不佳時,萬斯稱,在“2025年的現代社會”,民調機構已無法準確反映“大多數美國人”的真實想法?!叭藗兏静唤与娫?,就算接了也會馬上掛掉,我在2024年大選中就看到了這種情況?!?/p>
美國民調作為反映選民意向的重要工具,其權威性一直備受關注。特朗普執政百日以來的支持率創下了80年來的新低。根據美國廣播公司、《華盛頓郵報》以及益普索集團聯合進行的民意調查,特朗普的執政百日支持率僅為39%,這一數字比今年2月份下降了6個百分點。民眾對其經濟政策的不滿,尤其是關稅政策可能導致經濟衰退的擔憂,是導致其支持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美國總統支持率歷史排名(基于民調數據)
盡管民調方法和時代背景不同,綜合歷史數據可梳理支持率排名(前十):
富蘭克林·羅斯福(1936年)
:執政百日支持率約70%,第二次競選得票率98.49%(歷史最高)。
約翰·肯尼迪(1961年)
:執政初期支持率超70%,古巴導彈危機后維持高人氣。
德懷特·艾森豪威爾(1953年)
:百日支持率約70%,因結束朝鮮戰爭獲廣泛認可。
喬治·華盛頓(1789年)
:首次當選得票率94.5%,被視為“無爭議領袖”。
托馬斯·杰斐遜(1804年)
:第二次競選得票率92.04%,推動路易斯安那購地。
詹姆斯·門羅(1820年)
:得票率98.29%,因“門羅主義”鞏固美洲影響力。
林登·約翰遜(1964年)
:執政百日支持率超60%,推動民權法案通過。
羅納德·里根(1981年)
:百日支持率約60%,經濟復蘇計劃初期獲認可。
巴拉克·奧巴馬(2009年)
:執政初期支持率65%,因金融危機應對措施受肯定。
理查德·尼克松(1972年)
:得票率96.84%,但水門事件后支持率暴跌至34%。
美國民調這個東西,還是有很高的可信度!為什么這么說呢?看看美國最近發生的反特朗普游行,就足以說明這一問題。
自2025年初以來,全美多地爆發大規模抗議,如“50501”運動覆蓋50個州,抗議特朗普的經濟政策、移民限制和行政命令。4月5日,華盛頓特區超2萬人集會,海外美國人也參與示威。游行直接反映公眾對特朗普政策的不滿,尤其是經濟方面:72%的民眾認為其政策可能導致經濟衰退,53%的人認為經濟狀況惡化。
英國媒體近日還報道了,他們對今年美國的經濟走勢十分擔憂,且揚言美國糟糕的日子在頭。為什么呢?因為美國的關稅戰已經讓美國走上了孤立主義道路。現在美國商業社會上可以說是十分混亂,很多美國中小企業運營困難,甚至說貨倉都快見底了。
英國媒體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并非空穴來風。特朗普政府發動的關稅戰正將美國推向孤立主義深淵,其引發的連鎖反應已讓本土商業社會陷入系統性危機。
全美超過60%的小企業正經歷"黑暗時刻"。馬里蘭州寵物用品商奧布萊恩為維持經營被迫借貸囤貨,成本暴漲2-3倍后仍難盈利;科羅拉多州首飾作坊因中國原材料關稅瀕臨倒閉,創業者直言"不如燒掉庫存止損"。
這場關稅戰暴露了美國經濟結構性矛盾:既要維系美元霸權又實施貿易保護,既依賴全球供應鏈又企圖制造業回流。當"貨倉見底"成為中小企業常態,當超市搶購演變為社會危機,美國正為孤立主義付出慘痛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