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日,美國國防部F-35聯合計劃辦公室(JPO)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NYSE:LMT)發布了最新簡報:F-35全球機隊規模已達1170架;總飛行時間超過100萬小時。
另外,F-35的陸上基地增長為38個,海上機動平臺12個,合計已達50個,這是項目史上的一個重大里程碑。
截至5月初,已培訓合格飛行員2910名;勤務人員18100名。全球F-35總飛行629300架次;平均每架次飛行1小時40分鐘;各分遣隊已執行部署或實戰任務650次。
美國海軍陸戰隊的F-35B于近期測試了遠程反艦導彈(LRASM)系統,為將這項尖端技術整合到美國頂級武器庫中鋪平了道路。
到2025年5月,在實戰環境中使用F-35的軍隊有8支:以色列空軍、美國海軍陸戰隊、美國空軍、英國皇家空軍、意大利空軍、挪威空軍、美國海軍、荷蘭空軍。
有14支軍隊達到了初始作戰能力(IOC):美國海軍陸戰隊、美國空軍、以色列空軍、英國皇家空軍、意大利空軍、美國海軍、日本航空自衛隊、挪威空軍、英國皇家海軍、澳大利亞皇家空軍、韓國空軍、荷蘭空軍、意大利海軍、丹麥空軍。
目前有10個國家在本土運營F-35:美國、英國、以色列、意大利、澳大利亞、挪威、荷蘭、日本、韓國、丹麥。
最近一個月的熱點事件有:
4月26日,意大利空軍的F-35A與“臺風”戰斗機,在教皇方濟各葬禮期間,為羅馬和梵蒂岡上空提供了空中保護,以確保所有參與者的安全。
有160個國際代表團,包括約50位國家元首和10位君主,共計20多萬人參加了教皇方濟各的葬禮。
意大利空軍以羅馬市為中心建立了一個半徑75海里(139公里)的防空識別區(ADIZ);在梵蒂岡上空建立了半徑30海里(55公里)的禁飛區;意大利海軍還部署了一艘防空導彈驅逐艦和一艘防空導彈巡防艦。另有4000名軍人、憲兵在地面配合了意大利警察的安全維持行動。
4月26日,日本航空自衛隊向小松空軍基地(KomatsuAir Base)部署了3架F-35A,以加強日本海沿岸的空中防御。這是日本第二個部署F-35的基地,今年年底將再部署4架。最終部署計劃為40架。
小松空軍基地(Komatsu Air Base)位置圖。日本航空自衛隊中央防空部隊司令Masahito Monma在儀式上表示:“作為日本海南側唯一的作戰基地,小松是日本中部前沿防空的關鍵。F-35的到來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p>
2023年8月,意大利空軍的F-35訪問日本小松基地。
日本第三個F-35基地是位于宮崎縣兒湯郡新富町的新田原基地(Nyutabaru Air Base)。目前已進行F-35的輪換訓練部署,計劃今年年底正式部署8架F-35A/B。新田原是日本航空自衛隊在九州島上的最大基地,駐有西部航空部隊第5戰斗航空團。
日本最早部署F-35的是三澤空軍基地(Misawa Air Base),位于本州島最北端,目前有36架F-35A。
三澤是美日共用基地。美國方面,駐有太平洋空軍司令部第5航空隊第35戰斗機聯隊;空軍教育訓練司令部第82訓練聯隊;海軍設施司令部岸上任務單位;海軍航空兵太平洋司令部第1巡邏偵察聯隊;美國太空軍德爾塔4號任務單位。日本方面,駐有航空自衛隊北方防空司令部第3航空聯隊和空中預警聯隊。
4月22日,英國皇家海軍“威爾士親王”號(R09)航母編隊(CSG25)離開樸次茅斯海軍基地,開始為期八個月的印度洋-太平洋部署。
未來8個月,“威爾士親王”號(R09)航母編隊將在地中海、中東、東南亞、日本和澳大利亞進行一系列演習和行動。
“威爾士親王”號(R09)搭載了24架F-35B,來自皇家空軍617中隊“大壩狙擊手”和皇家海軍第809中隊“不朽者”。兩個中隊各搭載了滿編的12架F-35B。
2025年4月15日,荷蘭空軍的F-35A參加了北約七國在德國舉行的“拉姆施泰因旗”軍演。演習中,荷蘭F-35A與地面部隊在高威脅環境中進行機密數據共享。這些數據被傳輸到一個地面火箭炮部隊,后者在幾分鐘內迅速消除了F-35探測到的模擬威脅。
這一歷史性時刻標志著任務整合的重大飛躍,展示了F-35在復雜多國作戰空間中,作為關鍵數據節點運作的無與倫比的能力。
洛馬公司臭鼬工廠、荷蘭皇家空軍(RNLAF)和美國空軍歐洲-非洲司令部合作實現了這一里程碑,證明F-35不僅僅是一架戰斗機,也是一個力量倍增器,通過共同的作戰圖將盟友聯系起來,實現了網絡化的空戰方法。
該技術基于開放系統架構(OSA)構建,使F-35能安全地插入盟軍指揮網絡,在保持數據保真度和安全性的同時,適應每個國家的基礎設施。
憑借F-35的嵌入式傳感器、機載處理能力和隱形優勢,該飛機不僅可以檢測和跟蹤威脅,還可以在整個作戰空間向友軍共享實時瞄準和態勢感知數據。
4月9日,洛馬公司瑪麗埃塔工廠慶祝第1000個F-35中央翼組件(CWA)交付,證明該團隊的辛勤工作和F-35項目的進展。中央翼組件(CWA)約占F-35機身的四分之一,是飛機最大的單一部件。目前有1200人為該組件工作。
F-35中央翼組件之前由德州沃斯堡總裝廠生產,2014年轉移到了喬治亞州瑪麗埃塔工廠。
瑪麗埃塔工廠也被稱為美國空軍6號工廠(AirForce Plant 6)。位于喬治亞州科布縣瑪麗埃塔市(人口6萬人),距州府亞特蘭大市20英里。
該廠從1943年建成至今一直在運營。在這里生產的飛機有:B-29“同溫層堡壘”、B-47“同溫層噴氣”、C-130“大力神”、P-3“獵戶座”、C-141“運輸星”、C-5“銀河”、F-22“猛禽”。
4月2日,第51、52架F-35A向挪威空軍交付,挪威成為全球第一個完成F-35全部采購任務的國家。
之前,韓國空軍完成了40架F-35A的接收,但接著又增購了20架;澳大利亞完成了第一階段72架的采購,但第二階段28架還沒有完成。
挪威駐美國大使安妮肯?惠特費爾特(Anniken Huitfeldt 右二)參加了最后一批F-35A的接收和試飛儀式。
其他數據:
F-35全球部署示意圖。
到2025年5月,F-35全球部署基地為50個,其中38個為陸上基地,分別是:
美國20個:阿拉斯加州:埃爾森空軍基地;加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海軍勒莫爾航空站、陸戰隊米拉瑪航空站;猶他州:希爾空軍基地;亞利桑那州:盧克空軍基地、陸戰隊尤馬航空站;內華達州:內利斯空軍基地、海軍法倫航空站;德克薩斯州:沃斯堡空軍預備役-海軍聯合基地;佛蒙特州:柏林頓國民警衛隊基地;威斯康星州:特魯克斯國民警衛隊基地;阿拉巴馬州:丹內利國民警衛隊基地;馬里蘭州:海軍帕塔航空站;南卡州:陸戰隊博福特航空站;北卡州:陸戰隊櫻桃角航空站;佛羅里達州:埃格林空軍基地、廷德爾空軍基地、杰克遜維爾國民警衛隊基地;阿肯色州:埃賓國民警衛隊基地。
歐洲10個:英國馬漢姆、萊肯希思;挪威奧蘭德、埃文斯;荷蘭呂沃登、沃爾克爾、意大利埃門多拉、蓋迪、格羅塔列;丹麥斯克里斯特魯普。
西亞1個:以色列內瓦提姆。
東亞5個:韓國清州;日本三澤、巖國、小松、新田原
澳大利亞2個:威廉姆敦、廷達爾。
另有12個海上機動平臺是:
航母6艘: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CVN-70)、“林肯”號(CVN-72)、“華盛頓”號(CVN-73);英國皇家海軍“伊麗莎白女王”號(R08)、“威爾士親王”號(R09)、意大利“加富爾”號(CVH550)。
美國兩棲攻擊艦6艘:“埃塞克斯”號(LHD-2)、“黃蜂”號(LHD-1)、“美國”號(LHA-6)、“馬金島”號(LHD-8)、“的黎波里”號(LHA-7)號、“拳師”號(LHD-4)。
在單位飛行成本方面,目前的成本比2015年降低了50%;預計在2025年底,每小時飛行成本將為2.5萬美元,以確保美國和盟友能以經濟實惠的方式運營F-35。
在經濟貢獻方面,F-35項目的全球高科技供應商超過1650家,為全球提供29.8萬個先進制造業工作崗位。
目前在總裝線上移動的F-35有124架。三個總裝廠位于:美國德州沃思堡、意大利卡梅里、日本名古屋,分別承擔總產量的92%、4.2%、3.8%。
感謝閱讀,歡迎繼續訂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