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每個國家都想當國際社會的“惡霸”呢 ?
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揭秘歷史的頭條】
從字面意思來說,“惡霸”絕對是貶義詞,是對黑惡勢力的一種辱罵和無奈。
所以對于我國來說,遇到惡霸那是堅決打擊的,這樣才有和平和平安。
但是從國際社會來說,不可否認的是,中國近代百年的屈辱歷史,其實就是這些國際“惡霸”的欺凌歷史。
無論是英國,法國,美國,德國,甚至日本,我們都將其稱作“強盜”,“惡霸”,“列強”。
這個背后,其實體現了是我國的無奈。
因為這些國家,當時打又打不過,面對其巧取豪奪,又無可奈何。
只能無聲的詛咒和嘆息,所以我國近代的反抗歷史,實際上就是打擊“惡霸”的歷史。
在國際社會中,美國喜歡給敵對國家,冠以“惡霸”的形容詞。
所以被美國叫過惡霸的有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利比亞,甚至是伊朗等。
看看這些所謂的惡霸,不是被美國直接發動戰爭毀滅,就是被美國圍堵打壓,使得國家生存困難。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很多人說這是假“惡霸”。
正如美國戰略專家所說:當美國說你是惡霸的時候,你最好有惡霸的能力,否則就會被吃掉。
這就是國際社會的殘酷現實,“惡霸”本身在國際上那是褒義詞。
當你正好有惡霸的能力,然后被強大的國家稱為惡霸的時候,那么說明你真的強大了。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國際社會幾乎每一個國家都想成為真正的“惡霸”。
從惡霸這兩個詞來說,如果一個弱國說你是惡霸,那么你可能存在以強凌弱的劣跡表現。
但是一個強國說你是惡霸,那說明你基本上具備了惡霸的能力。
所以目前整個西方主導的國際社會中,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還是整個盟友體系,真正被美國議員和官員,掛在嘴邊,稱呼為惡霸的,只有中國和俄羅斯。
而且現在說俄羅斯反而少了,這個詞主要用在說中國身上。
在歐洲議會,甚至英法德議會中,美國國會中,經常出現這種場景。
就是一個議員突然拿出一堆材料,在會議上痛斥中國是“惡霸”,為此還引得西方的認同。
看到此,國人基本上笑出了聲,因為西方說你是惡霸,實際上就是國際勢力和權力的官方認證。
就跟近代能夠成為列強一樣,至少中國在他們心目中,已經是跟美國和俄羅斯一樣強大的國家了。
而且惡霸這兩個字,主要出現在三個場景中:
一是,軍事層面。
當美國和西方的軍艦,不能像以前一樣,自由的跑到中國周圍橫行霸道的時候,他們會說你是惡霸。
所以這次我國海軍艦隊到澳大利亞轉了一圈,回來就被說成是強盜和惡霸。
這個邏輯就是西方可以隨時去你家,你還不能吱聲,現在你也開軍艦去他們家,那么你就是惡霸。
對于我國來說,現在攻守易位,寇可往,我亦可往。
這樣的“惡霸”我們當的,而且我們必須要當。
等到我國比美國還強大的時候,這個惡霸這兩個字就會變成“燈塔”。
所以我們被叫惡霸,還是我們不太強,還是要抓緊下餃子,抓緊崛起。
二是,經濟層面。
西方的邏輯是,我隨時可以對你進行貿易制裁和打擊,你只能乖乖屈服,不能反抗。
而且你只能賺取低端的產業收入,不能像西方一樣,往高端去發展,否則就是大逆不道。
而現在我國面對西方的貿易戰,關稅戰,不光直接反擊,而且還打得美國十分疼,這個時候他們才說你是惡霸。
而且更為直接的是,我國不光具有全世界最全的產業體系,而且現在2025年制造計劃完成了86%。
西方的技術和產業領先優勢不復存在,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他們才說你是“惡霸”。
其實這還是我國不夠強,一旦我國超越美國,這些國家就會乖乖過來求饒了。
到時候不是惡霸,是他們眼中的“救世主”。
三是,政治層面。
西方和美國習慣了自己掌握世界政治,也就是全世界小國的一舉一動,都要看西方臉色。
所以開會的時候,西方站起來了,其他國家也會站起來了,要跟隨西方的節奏走。
但是現在中國攻守易勢了,因為在聯合國,還是安理會,中國的態度現在是各國關注的焦點。
最典型烏克蘭的默哀,我國不站起來,其他國家不敢站起來。
這個時候西方不舒服了,就直接將我國稱為“惡霸”了,這是政治號召力的崛起,讓西方無可奈何了。
所以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想要成為如同中國這樣,西方眼中的“惡霸”。
這背后不是其他的,更多的就是西方官方認證的“世界超級大國”。
而且你越強,稱呼會不斷改變,當你擁有遠超惡霸的力量的時候,你就不再是惡霸了,你會變成“救世主”,會變成“領袖”,會變成“規則”和“燈塔”。
所以留給我們的路還長,我國還必須加速崛起,成為西方的救世主。
歡迎關注【揭秘歷史的真相】,陪我的國一起逆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