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
成都傳媒集團特別推出
五四特輯丨「Z世代·正燃時」
集結集團旗下新生代力量
以職業信仰為炬
以創新思維破界
直擊95后-09年青年
如何用熱血定義傳媒未來
關于Z世代
Z世代,也稱為“網生代”“互聯網世代”“二次元世代”“數媒土著”,通常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被稱為數字技術的原住民。當95后步入職場主力軍行列——他們如何定義Z世代工作的意義?又如何踐行Z世代青年的職業信仰?
本期特輯聚焦成都傳媒旗下(成都日報、紅星新聞、每日經濟新聞、《先鋒》雜志社、成都全搜索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都國際傳媒有限公司、成都時代出版、成都公交傳媒有限公司)的8名95后員工,聆聽他們作為Z世代職場人的真實思考。
魏捷儀 25歲
成都日報要聞采訪中心 采編記者
負責部門日常采編及重要時間節點
重大精品策劃的視頻拍攝剪輯工作。
*他把鏡頭作為Z世代與時空對話的切片工具——定格更多高光時刻,在次元壁裂縫里打撈上只有Z世代能Get的奇跡光斑。
代表作品
·《生命擺渡人 走進遺體火化師》,全網閱讀及播放量20萬+
·《在雪山 “川青攀巖隊”與鷹共舞》,全網閱讀10萬+
·《從“實驗室”邁向“應用場”》系列。全網閱讀10萬+
你眼中的Z世代是怎樣的?
直白地說,Z世代青年即是創作者,也是新媒體時代的主要受眾。Z世代對用戶需求和偏好有更敏銳洞察,既能精準把握受眾心理,又能以“用戶視角”生產內容,能夠在當下新媒體時代形成一個良好的閉環。
在Z世代的浪潮中 想做怎樣的媒體人?
我理想中的新媒體工作者,應是兼具新聞敏感性與創新思維的全媒體傳播者——既能以專業嗅覺穿透信息洪流精準捕捉社會脈搏,又能以跨界思維打破內容邊界,在技術賦能與價值引領中挖掘和構建一個有溫度、有深度的傳播生態。
為什么要選擇這份職業?
在文字稿件層出不窮的時代下,視頻表達方式能夠更直觀地讓市民及相關領域受眾接受和認可,迅速將相關新聞點托盤而出。
楊芷 26歲
紅星新聞 視頻與視覺中心 記者
日常負責紅星新聞原創視頻采訪
中長片編導、直播連線、人物訪談等工作
*她是Z世代下的視頻新聞人,正以獨特視角解構熱點,用活躍思維重構敘事。做扎根時代、對話未來的“新”新聞人。
代表作品
· #弒母案吳謝宇自稱考試機器值得警醒# 視頻評論微博話題閱讀量突破2.5億。
·《女子生病連打三針后死亡,家屬質疑護士違規操作,診所:正在配合警方調查》 微博話題閱讀量突破2億。
·《我的爺爺王德順 重返六十歲》長片及拆條全網播放量達4295.19萬,長片微博話題#88歲王德順稱全力重返60歲#微博話題閱讀量突破1659萬。
你認為Z時代新媒體人是怎樣的?
“信息爆炸時代,新媒體記者應該是“雜家”,既要對內容有把握又要對受眾有預判,想想受眾憑什么被我們引到這里。“
為什么選擇記者這個職業?
“保持好奇是我做記者的根本,大眾知道的,我一定要知道,我想知道的,大眾也一定想知道。”
你理想中的Z世代媒體人是怎樣的?
用新內容、新技術、新視角,講好新故事。
周逸斐 28歲
每日經濟新聞宏觀頻道記者主要專注宏觀經濟、重大政策、熱點事件等相關報道
*她是新生代新聞工作者,通過政策文本與數據圖譜的雙軌分析,在時代坐標系中錨定觀察維度,以專業理性解構宏大敘事,用青春視角重構大國治理的認知圖景。
代表作品
《350億元氫能項目假國企系列調查》閱讀量超200萬+
問
怎么看待
Z世代下的媒體人?
"傳播理念來看,我們更注重互動性,在傳統媒體時代,信息傳播往往是單向的,媒體發布什么,受眾就接收什么。但我可能會覺得,如今受眾不再滿足于被動接受信息,他們渴望參與、表達和分享。因此,在報道宏觀經濟、重大政策等嚴肅話題時,我傾向從了解用戶的關注點和疑問出發,進而調整報道角度和內容,使報道更具針對性和吸引力。”
“在內容創作上,更喜歡運用短視頻、直播等新穎形式,將復雜的宏觀經濟數據和政策解讀轉化為生動易懂的內容。吸引更多年輕受眾關注宏觀經濟。”
李可欣 29歲
《先鋒》雜志社新媒體編輯
日常負責“先鋒成都”微信公眾號人民號、微信視頻號、頭條號、抖音號平臺
*作為Z世代內容產生者,她通過多端聯動傳遞城市溫度,以年輕語態解碼政策深意。在工作中深耕內容,實現價值與內容的雙向賦能。
代表作品
·《成都“兩優一先”先進典型報道》系列有聲海報(全平臺播放量100萬+)
你認為的Z世代媒體人是怎樣的?
用更貼近年輕的思維方式撰寫新聞,以更直觀、具有沖擊力的表達方式深入人心。
你理想中的Z世代媒體人有怎樣的特質?
充滿創造力且極具洞察力的
韓鈺寧 29歲
成都全搜索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數字采編中心首席編審
負責日常及重大宣傳內容的策劃與制作主導策劃多個閱讀量千萬+的產品。負責“愛看視頻”視頻號晨間欄目
*她用鮮活語態與年輕化視角,構建優質內容矩陣與創新表達范式,使新媒體產品在傳播速度、形態活力、觸達層面上都更上一層。
代表作品
·《城市記憶 光影成都——新中國成立75周年特別報道》
全網閱讀量超2000萬,系列報道被新華社、學習強國、四川新聞網、中國網等媒體轉發推廣。
▲《手繪長圖H5:稻田守望者》
全網閱讀量超600萬,獲得四川省新聞一等獎,同時被收納進入央視百度一級關鍵詞“希望的田野 豐收的中國”欄目。
為什么選擇這份職業?
有表達與傳播的欲望,有好奇心,想要通過文字、影像等方式傳遞觀點,講好成都故事、傳遞成都好聲音。
你眼中的Z世代是怎樣的?
Z世代對新媒體的理解、使用和創新具有天然的優勢。對新技術、新平臺、新玩法的接受度高,包容性強。能生產出更貼近新媒體核心用戶的內容,更注重真實性與個性化表達,契合當下社交媒體的趨勢。
趙晨雯 27歲
成都國際傳媒有限公司
內容產品部門負責人 雙語記者
策劃執行GoChengdu、成都世運會海內外平臺原創內容生產
*在突破跨文化傳播的壁壘中,實現跨文化精準觸達。通過構建多語種傳播矩陣——Z世代記者以優質內容生產強化國際傳播效能。
代表作品
·《聽見煙火三千年》
· 國家廣電總局2023年度優秀網絡視聽作品、第十九屆“宣傳四川好新聞獎”特等獎、2024年度中華文物新媒體傳播精品推介入圍項目。
·《成都動起來,世界看過來》
· 獲評2023年度廣播電視公益廣告扶持項目、第三屆“安逸四川”文旅宣傳優秀作品評選活動視頻類作品Ⅱ類作品,視頻相關發布貼文登微博視頻榜第1。
你眼中的Z世代媒體人是怎樣的?
作為一名Z世代國際傳播新媒體人,如何讓中國故事跨越“文化壁壘”,讓內容富有傳播點也具有新聞性,是我們的工作難點也是要點。因此,我們開始運用自己的“互聯網沖浪”經驗表達“硬核”新聞內容,讓視頻逐漸替代文字。
為什么選擇這份職業?
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發出成都好聲音,讓流量站在好新聞這邊。
伍慶詳 27歲
成都時代出版社
蜀蓉棋藝工作室編輯
日常負責象棋圖書的選題策劃、設計指導、編校出版及市場營銷。同時,關注行業前沿新聞和賽事動向,開發、聯絡、挖掘行業相關的官方和大咖資源。
*他以千年棋道對話Z世代語態,用數字化解法重構內容生態——做激活傳統文化的年輕編輯者。
代表作品
從業四年時間,策劃出版十余本優質象棋圖書,其中兩本重量級象棋圖書更是取得耀眼成績。
《象棋古譜大全》
·2022年四川省重點圖書,獲35萬專項資金資助。
·開時代社直播帶貨先河,創單場首發碼洋破百萬佳績。
(詳情:百萬級爆款!時代社《象棋古譜大全》首發,單場直播銷售突破118萬)
《銀川棋路》增訂版
·全價銷售,首發10,000冊不到1小時即售罄;
·創下時代社單書發行量和實洋破百萬的紀錄。
(詳情:10000冊1小時售罄!時代出版社《銀川棋路》(增訂版)直播間火爆首發)
為什么選擇媒體行業?
“蜀蓉棋藝”這個走過40年歷程的經典品牌,更是一代人青春記憶,自己本身就在成都土生土長,對于本土品牌的傳承有一種天然的情懷在里面,加上對成都往事和地域文化也頗有興趣和一定了解,希望以后不僅從棋文化、棋城的視角讓世人看見成都,還能從方方面面把成都展現給大眾。
理想中的Z世代新媒體人是怎樣的?
我理想中的Z世代媒體人,從組織上來說,一定少不了年輕血液,有激情、有想法的年輕人能更快地接觸到熱點和浪潮,接觸新事物和新技術,在此基礎上去學習并加以利用。從內容上來說,要專業化、多元化,產生互動,作為內容生產工作者,有深度的思考和見解,是我們在媒體生產賽道上的競爭力所在,也是讀者受眾為什么選擇我們。
陳紅孝 28歲
成都公交傳媒有限公司
行政中心 宣傳管理專員
負責參與公司深化改革報告和調研文章撰寫
公司重大規劃、牽頭運營公司官方微信公眾平臺等工作
*她是城市文化的傳播者,用敏銳的目光捕捉行業的每一絲變化,為大眾傳遞城市溫度。
作為集團旗下產業處工作者,她說:
城市街頭的公交站臺是城市重要公共設施和城市家具,不僅便利市民的日常出行,更是展現城市風土人情和文化底蘊的“公共宣傳陣地”,成都公交傳媒有限公司一直以來都全力踐行著公交美城的使命,身為公司的一員,能夠為擦亮城市美學的展示窗口貢獻自己的力量,我由衷的感到自豪。
怎么看待自己的工作?
我用一個個文字,一張張照片,一條條視頻來記錄公交媒體與城市共生的一個個瞬間,4年來撰寫微信公眾平臺新聞通訊稿件200余篇,多次被行業媒體轉載報道,擴大了公司的影響力,我感到驕傲。
對“Z世代職場”這句話怎么理解?
Z世代的職業版圖非常鮮活,身份認同高度依賴圈層(如二次元、電競、國潮社群),且在不同場景中切換“職場人”“UP主”“粉絲”等多重人設,Z世代拒絕被單一角色定義,追求工作與興趣的共生,迸發無限靈感與驚喜。
作為成都公交傳媒行政中心宣傳管理專員,他以扎實的文稿撰寫、對外傳播及新媒體運營支撐城市公交形象建設。雖無顯性數據成果,但其深耕幕后的專業堅守與務實創新,恰是Z世代“躬身入局、用行動詮釋責任”的職業態度縮影。
當數字浪潮中的青春勢能噴涌
成都傳媒集團的Z世代們
用創新講好城市故事
用鏡頭記錄城市變化
在鍵盤前書寫青春擔當
他們不是旁觀者
而是以創新為刃的破界者
是扎根崗位的滾燙踐行者
五四精神與Z世代的熱血共振
正迸發出
定義行業新范式的青春勢能
未來
這群年輕人將繼續以“正燃時”的姿態
在時代的變革中
書寫屬于Z世代的極致答卷
愿青春勢能永駐
五四薪火長燃!
原標題:五四特輯丨Z世代·正燃時?? ——成都傳媒青年力量集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