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九龍/素材,伊河生活/整理,故事情節有虛構,主人公化名,勿對號入座】
今年春節期間,我到小區附近的公園散步,偶遇十多年沒見面的連隊戰友小蔣,
和他聊天聊到我當連長那年春節,妻子帶著3歲兒子到部隊,沒想到小蔣卻興奮地說,他至今仍清楚記得戰友們歡迎妻子時的樣子。
戰友的話,勾起了我對40年前往事的回憶。
1984年2月,春節剛過,我就離開倉庫政治處機關,到深山庫區里的勤務連當指導員。
轉眼到了1985年1月,在家鄉一所學校當老師的愛人帶著我們3歲的兒子,風塵仆仆地來到山溝連隊探親。
我們老家在一望無際的華北平原,兒子長到3歲還沒見過山,他到連隊后,不愿在屋子里呆,趁妻子不注意,他就溜出屋子,到處跑著看,還跑到戰士們的班里,和戰士們玩。
說來很奇怪,他在老家時并不愛和陌生人說話,沒想到他到連隊后,看到戰士們竟然一點也不害怕,而戰士們也十分喜愛我兒子圓乎乎的臉蛋,有好幾次,兒子回來,我們能看到他臉上被摸出的手印。
而妻子給我拆洗完被褥后,讓通信員給她打水,要給戰士們拆洗被褥。
當時,來隊探親的家屬,還有副連長的妻子和孩子,還有兩名志愿兵的妻子,在妻子的倡議下,四位軍嫂決定給連隊戰友們拆洗被褥。
我聽說后,并不想讓妻子洗,可妻子卻說,一年了,戰士們的被褥都臟了,趁她們來了,就一起就洗了吧。
說完并不經我同意,妻子就讓通信員給他們在炊事班燒一大鍋熱水,她們4個人蹲在洗漱間,在大盆里給大家伙洗被褥。
連隊那么多的戰士,她們4個人愣是洗了4天才洗完。
可是到了晚上,妻子手腕痛得睡不著覺,我又氣又心疼她,只好讓衛生員弄來些傷濕止痛膏貼上。
通信員看到后,和班里戰士說了,幾個班長專門來找我家屬,感謝她們幾個人為大家做好事,說這些事情戰士們原本可以做的。戰士們也想幫家屬們做些事情,可終歸也沒有什么要做的。
轉眼到了除夕,上士一大早出去買回豬肉,炊事班幾名戰士和幫廚的戰士一起,和面的和面,還有幾個人叮叮當當剁餃子餡。
炊事班和了近三袋面粉,大冷天,和面的兩名戰士累得一身汗,吃過晚飯,餡盤好了,面也和好了,大伙一起在飯堂的餐桌上包餃子。
妻子和另外3名家屬也來到了炊事班,和戰士們一起包餃子。
晚上6點半多,我要去庫區4號哨位站崗。節前連隊干部商議,戰士們站了一年的崗,大年除夕夜的崗,就由連隊的幾名干部來站,身為連長的我,帶頭站7點的崗。
此時天早已黑透,然而,就在我穿戴整齊要出門時,我那個3歲的兒子,竟嚷嚷著要跟我一起去站崗。
崗亭兒子沒去過。他到連隊以后,經常見到戰士們背著槍上哨、下哨,如今看到我要去哨位上執勤,他也說要去站崗。
站崗是件十分嚴肅的事情,我和兒子說,站崗的都是大人,是軍人,小孩子不能
去……可兒子為了能去成,竟然說他也是男子漢,也能保衛祖國……
最后,妻子和我說,那你就帶著他去嘛,讓他見識一下軍人的辛苦,也不是壞事。
于是,我把兒子裹嚴實后,便帶著他走上了那條多長的蜿蜒小路,雖然天黑,風還呼呼地叫著,可兒子緊緊抓住我的手,小短腿步速很快,硬是走在我前面!
一公里
下哨的戰士離開以后,我持槍站在哨位上,兒子個子矮,外面什么也看不到,但他看到我紋絲不動地站在那里,他也學著我的樣子,站在旁邊。
我們這一崗要站兩個小時,連隊戰士平時站久了,還會經常活動一下腿的腳,要不下哨時連路都走不成了。
兒子畢竟歲數太小,他站了十多分鐘就圍住我轉圈,之后,又站在我的另一側。
我站在山頂的崗亭里,看著山腳下連隊微弱的燈光,我知道妻子正在和戰士們一起包餃子。
妻子是我高中的同學,我當兵以后,她后來考上了地區財會學校,畢業后留校,如今成了學校的一名老師。
作為軍人的妻子,她和我結婚尤其是有了兒子后,家里的大小事她一個人扛著。
一次妻子來信說,兒子半夜突然發高燒,當時還下著小雨,學校的校醫又不在,沒辦法,她抱著兒子走了五里多路趕到一所醫院,到醫院發現自己的衣服都淋濕了,兩只胳膊痛得厲害。
她前兩天幫戰士拆洗被褥,我心疼她胳膊有舊疾,但她不聽勸,執意要和另外3名軍人的妻子一起,給連隊戰士們拆洗被褥……
妻子從小長在地區交通局家屬院,又是獨女,在家里基本上啥活也用不著她干,沒想到和我結婚后,除了上班,回到家啥活都干,尤其是當了媽媽之后,仿佛一夜之間啥都會了……
兩個小時的時間到了,外面傳來腳步聲,緊接著就聽到副連長的聲音,我和副連長交完哨之后,帶著兒子離開了崗亭。
沒想到剛走了兩步,兒子說困,想睡覺,我解開大衣,把他抱在懷里,沒想到這小子竟在寒風里睡著了……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前兩天下了一場雪,雖然山溝里的風吹過雪積雪還帶有寒意,但我們能感覺到寒風里有絲絲暖意,春天來了!
昨晚,妻子和戰士們餃子包到九點多,我下哨回來后,她們剛包完餃子。
上午十點多一點,家屬們和戰士們都聚集到飯堂。
指導員前兩天就通知了,說在初一上午在吃餃子前,利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大家聯歡一下。
我領著兒子進了飯堂,發現三間大房子的天花板上面,戰友們早就扯上了紅紅的彩帶,四周還掛著小燈籠,前面的黑板上寫著大大的“歡度春節”四個大字。
令我意外的是,聯歡剛開始,指導員卻率先喊道:“咱連長和嫂子就是因為唱歌而處上對象的,歡迎連長和嫂子來一個!”
指導員知道我和我妻子是高中同學,而且,一次聊天時,我曾和他說過我和妻子
是因為在高中唱歌好上的……
指導員的話音剛落,四周便響起了歡呼聲,夾雜著一陣尖利的口哨所。
妻子看著我笑了,我知道這種事情躲不過去:“上!”我手一揮,拉著妻子便走到了前面的臺子上。
沒想到,一向文靜的文書,不知從哪弄來一個手風琴給我們伴奏。
我喜歡去年春節晚會郁均劍演唱的《小白楊》,于是,我示意文書,唱小白楊。
隨著手風琴悠長的琴音,我帶頭唱起了“一棵小白楊,長在哨所旁……”還沒等我給妻子眼神,她便無縫而又準確地銜接上了下面的歌詞。
令人高興的是,妻子的第一句詞剛剛唱了一半,四周便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妻子的嗓音和演唱技巧,確實比我高一酬,我們倆人唱完了一首歌后,下面有人喊:讓連長和嫂子再來一首,好不好?
好,好,好……又一陣叫好聲向我們撲來。
我雖然喜歡唱,但確實沒妻子會唱歌,在我的鼓勵下,妻子一個人唱這兩年盛行的《我的中國心》,沒想到妻子用廣東話唱這首歌,別一有番味道。
當初,我就是在聽了她的一次唱歌后,才暗暗喜歡上她的。她的歌幾乎可以算得上專業水平了,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平民歌唱家。
在她唱歌期間,戰士們多次對她報以熱烈的掌聲……她成了戰士最歡迎的人。
小蔣說,我妻子和戰士們包餃子時哼唱歌曲時,幾十個人包餃子的飯堂里竟然沒有一個人說話!
中午吃完飯后,我們走出飯堂,聽到有戰士在唱《小白楊》和《我的中國心》……我和妻子會意地笑了。
之后很長時間,這兩首歌成了連隊戰士最喜歡哼唱的歌曲。
只是那個時候我沒想到,這一年我和妻子上臺演唱歌曲的事情,連隊戰友小蔣竟
會記住這么長的時間,他還說出了妻子和兒子到連隊后的許多生活細節。
時光不居,歲月如流。
40年過去,我們都已是老人了,但歲月深處的閃光瞬間,仍會時不時地如一朵浪花,閃現在我們的記憶里。
【素材來源于素材提供者,個別細節虛構處理。圖片源自網絡,聯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