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2月22日,我華野以3個縱隊的兵力將國民黨第二綏靖區副司令長官李仙洲包圍在了萊蕪城內。當時李仙洲所部共有三個軍,其中第12軍遠在吐絲口,城內駐扎的是73軍和46軍一部。46軍本來的駐地是顏莊,當我華野部隊向萊蕪發起攻擊后,王耀武親自電令46軍軍長韓練成率部進駐萊蕪。
但韓練成認為萊蕪是個死地,因此不愿意把自己的部隊全部拉到城里去。他讓大部隊在城外大河以南宿營,只帶了特務營、炮兵和工兵進了城。韓練成一進城就被李仙洲叫到司令部開會,到會的有73軍軍長韓浚、前線指揮所少將高參王為霖、第二綏靖區第2處少將處長陶富業等人。眾人一致認為死守萊蕪沒有出路,最終李仙洲決定立即突圍。
他的突圍計劃是73軍和46軍各拿出兩個師,以這4個師的兵力齊頭并進,集中全部的火力開路,向北突圍經吐絲口和12軍會合,然后抱成團撤回濟南。李仙洲不愧是黃埔一期出身,這個突圍計劃有很大的可行性。當時我圍城部隊還沒有完全到位,吐絲口也還在敵人手中。如果此時敵人全力突圍,很可能就此跑掉。
關鍵時刻,46軍軍長韓練成拒絕了李仙洲的這個決意,他說道:“我的部隊都在城外,大河阻隔,橋梁少,過河需要時間,另外進城后還要補充彈藥物資,因此需要一天的準備時間。”韓浚等人又發言陳述了宜早突圍的種種理由,但韓練成仍堅決主張推遲至明日突圍。由于韓練成的46軍建制完整又全部是美械裝備,是這次突圍的絕對主力,李仙洲只得同意了韓練成的提議,最后突圍日期定在了23日早上6點。
正是耽擱的這一天要了李仙洲5萬大軍的命,這一天粟裕嚴令一定要盡快占領吐絲口,6縱指戰員前仆后繼,血戰竟日,雖未將吐絲口攻克,但終于以主力一部堅決卡死了敵軍北撤的咽喉要道,至此李仙洲的退路被徹底切斷了,最終李部5萬多人在高家洼一帶被我軍全殲,李仙洲本人也被俘虜。那么韓練成為什么非要拖延突圍的時機呢?原因只有一點,因為他和黃維身邊的吳紹周一樣,是中共秘密黨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