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第七十三軍軍長韓浚,曾被蔣介石稱為是一個“很能打仗”的將領,但是在萊蕪戰役上,他和他的國民黨第七十三軍卻被我解放軍全部殲滅,韓浚也兵敗被俘,淪為“笑柄”。
國民黨第七十三軍本是國軍高層將領陳誠下屬第十八軍的老底子,后續分家出來,被分到了國軍第二十四集團軍,集團軍的司令長官是我們較為熟知的王耀武。
國民黨第七十三軍配備了美式裝備,并且有美國教官全程教授和訓練,是一支具有美式作戰思維的國軍部隊。
1946年,國民黨第七十三軍跟隨集團軍司令長官王耀武的腳步,移動至山東地區,成為蔣介石集團在山東地區駐防的主力部隊之一。
而作為該國軍部隊最高指揮官的韓浚,不僅成為了王耀武較為倚重的集團軍將領,更是蔣介石頗為看好的一位國軍將領,這就使得韓浚心高氣傲,認為自己是一個能力十足,是國軍將領中少有的賢將。
當韓浚率部來到山東地區布防之后,便開始向膠濟線進行進攻,這就使得我解放軍部隊不得不消滅這支王耀武的嫡系部隊。
1947年2月,我華東野戰軍陳毅司令員下達了兩個指令,一個是留一部分兵力佯裝主力在南線與敵8個整編師進行糾纏和對峙,另一個指令我華東野戰軍的主力部隊主力揮師北上,在魯中萊蕪一帶對國民黨守軍展開一場殲滅戰。
而盤踞于魯中萊蕪一帶的國民黨第七十三軍成為了這次被殲滅的主要對象,因此萊蕪戰役剛一打響,我華東野戰軍的幾個縱隊就將
魯中萊蕪一帶牢牢圍住,使得國民黨第七十三軍成了“甕中之鱉”。
國民黨第七十三軍軍長韓浚見此情形,當即找到徐州綏靖公署濟南第二綏靖區副司令李仙洲商議對策,
韓浚提出部隊迅速突圍撤退,而另一位國軍將領韓練成則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而作為最高指揮官的李仙洲則是更傾向于韓練成的意見,因此國軍部隊耽擱了最好的突圍時機,進一步被我解放軍部隊包圍在包圍圈中。
隨著戰事的深入,濟南第二綏靖區副司令李仙洲這才意識到國軍部隊已經失去了對戰場的掌控力,因此決定率部突圍,但是此一時,彼一時,國軍部隊現在在突圍的話,難度要比剛開始要大很多,但是如果繼續待在原地,必定會成為解放軍的俘虜,因此李仙洲決定突圍。
李仙洲下達命令之后,韓浚命令下屬的部隊開始突圍,但是部隊僅僅只是前行了10余公里,就遭到了解放軍部隊強有力的阻擊,面對解放軍的阻擊,韓浚命令部隊堅決反擊,沖出重圍。
這場戰斗持續而又焦灼,雙方互不相讓,但是這個時候,我解放軍的后援部隊接連趕到,對韓浚手下的國軍部隊展開進一步的火力壓制,并同時向國軍的防御陣地發起反沖鋒。
面對解放軍的反擊之勢,韓浚與他手下的國軍部隊明顯招架不住,他當即帶著敗兵且戰且退,最終退到了吐絲古鎮,來到了這里之后,韓浚這才將心情平撫下來,清點了一下敗兵的人數,與下屬的國軍軍官坐在一起,商議下一步的突圍計劃。
解放軍神兵天降,國軍遭遇大潰敗,韓浚因此兵敗被俘正當韓浚還在憧憬著突圍后的場景,這個時候,吐絲古鎮周邊響起了槍炮聲,韓浚趕緊問下屬哪里來的槍炮聲,下屬匆匆忙忙地告訴韓浚,解放軍的一支縱隊已經將這里團團圍住了,韓浚一聽,如同晴天霹靂一樣,讓其感到絕望。
面對如此局面,韓浚不想再做困獸之斗,他當即脫掉將軍服,慌忙換上一套士兵服裝,帶著自己的幾個親信隨從開始進行突圍。
當時,韓浚手下的敗兵有4000多人,如果按照正常的情況,還是具有一定的戰斗力的,還能夠抵抗一下,但是韓浚舍棄部隊,帶著親信逃跑了,使得這支敗兵隊伍失去了主將和主心骨,亂成了一團。
而韓浚領著自己的親信混雜在敗兵的浪潮中拼命奔逃,一路逃到了吐絲口鎮北面的青石關,只要過了青石關,就進入到了國民黨的統治區了,因此韓浚就帶著親信們加快了腳步。
而在這個時候,一陣突如其來的槍聲一下子擋住了韓浚等人的去路,韓浚一看周邊全是解放軍的身影,只能夠停下前進的步伐,放下武器,向解放軍投降。
這個時候,一位解放軍的指導員走了出來,對韓浚等人宣布了三條命令,
第一,只要放下武器,不論官兵一律優待,第二,屬于軍用品的全部留下,私人物品一律自帶,第三,遵守紀律,馬上坐好,不許動。
面對解放軍優待俘虜的政策,與韓浚一同逃跑的國軍士官們率先站了出來,表示愿意配合解放軍的工作。
于是乎嗎,解放軍的指戰員們就領著解放軍的戰士們開始清點被俘的人數,并且大聲問道:你們之中誰是指揮者。
韓浚一聽這話,知曉到這是沖自己來的,于是乎,他躲進了人群深處,不敢吭聲,抱著僥幸的心理,想要蒙混過關。
這個時候,有一個國軍士兵走了出來,指著人群中的韓浚,對解放軍指戰員說道:長官,他就是國民黨第七十三軍軍長韓浚。
此話一出,韓浚知道自己的身份無法再隱瞞了,他只好走了出來,坦白了自己的身份,表示自己愿意配合解放軍的工作。
韓浚被俘后,被送到了解放軍聯絡部,受到了優待,一日三餐頓頓有肉菜和雜糧,這使得韓浚擔心受怕的內心受到了慰藉。
后續,韓浚與一同被俘的國軍將領們被送到了濰坊解放軍軍官訓練團學習和改造,來到這里之后,韓浚積極配合管教的工作,并且經常在軍官團舉行的演講會上,表示自己走錯了道路,為蔣介石的獨裁政權進行服務,做了許多違背人民利益的事情,他決心認罪和悔罪。
1961年12月,人民政府對韓浚進行了特赦,他也因此獲得了自由,獲得自由之后的韓浚回到原籍湖北省定居和工作,他被人民政府任命為
湖北省政府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專員,以及湖北省政協委員,他到任后,積極為湖北省的經濟發展建言獻策,并且積極為新中國的統戰事業作出自己的余力和貢獻。
與此同時,他晚年所著的新化戰斗紀實》、《湖北省地方行政干部訓練團籌備與成立經過》、《抗戰爆發時我的一段經歷》等著作成為了研究近代史進程的珍貴文史資料,意義深遠。
1989年9月7日,韓浚在湖北省會武漢市病逝,時年96歲,我們回顧其一生,雖然在人生的前半段時期,曾做過許多錯事和壞事,但他在后續兵敗被俘之后,能夠及時醒悟,知錯就改,作出改變,為新中國的建設和統戰事業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