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梅濱是中國郵政的一名快遞小哥。他的工作地點是鼓浪嶼,這個面積2平方公里,僅限行人通行的小島,同時還是世界文化遺產。小島之上,所有的投遞、派送均靠快遞小哥的兩條腿。工作之外,肖梅濱還有一件一年365天不能間斷的事情,義務為雙目失明的薛建民老人送午餐和晚餐。
薛建民老人無兒無女,一個人生活,雙目失明后,他在鄰居的幫助下自己做飯。2019年12月,鼓浪嶼街道成立了長者餐廳,為當地的老年人提供午餐和晚餐,因為屬于政府保障對象,薛建民可以免費用餐,但因行動不便無法前往,誰來幫忙送餐成為難題。
就這樣,從2020年初開始,肖梅濱和同事義務為薛建民老人送餐,風雨無阻,從未間斷。不久前,因長者餐廳暫停營業,他們開始自費購買餐食送到老人家里。
肖梅濱是土生土長的鼓浪嶼人,1996年高中畢業后,成為中國郵政鼓浪嶼營業部的一名郵遞員。
找不到自身的價值,也談不上對工作的熱愛,那段時間,肖梅濱有了調換工作的念頭。
肖梅濱改變自己的方式,是認真對待每一天的投遞工作,包括那些書寫地址不詳的信件。
經過不懈努力,一封又一封的“瞎信”被成功投遞,肖梅濱逐漸體會到工作的價值所在。而投身于公益活動,則是他主動而為,找到的另一種價值。
上午的投遞量相對較少,完成投遞任務后,肖梅濱回到營業部自己動手做飯,和回來的同事共進午餐。
在肖梅濱的帶動下,郵政營業部的10名快遞小哥全都成了公益活動的志愿者。共同的價值感讓他們找到了更多的歸屬感和凝聚感。
2020年,在郵政管理局和社區的支持下,“鼓浪嶼好小哥”快遞青年服務隊正式成立,除了肖梅濱和郵政營業部的同事之外,順豐、京東、中通等多家企業的快遞小哥也加入進來,他們總計43人,利用業余時間開展志愿服務,力所能及幫助島上的居民和游客解決實際問題。
為島上的留守老人義務剪發,是“鼓浪嶼好小哥”的一項特色服務,從2020年開始,每月一次,從未間斷。
志愿送餐、愛心義剪、幫老人搬家、上門修理電器……五年多時間里,“鼓浪嶼好小哥”團隊累計開展志愿服務上千次,他們把工作、公益和小島居民的生活編織在一起。
肖梅濱:我感覺能量它是可以流動的,可以傳遞的。當你傳遞溫暖,你收獲的回報絕對是溫暖。你傳遞的是光亮,哪怕是晚上,你都覺得那個世界都是明亮的。包括現在我回頭再看曾經青春的自己,我覺得大家都很有光,就想說可能到老了,退休了,發現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來到這個地方工作,一起共事的同事們,我們的青春回憶起來是有顏色的。 記者:你希望那抹顏色是什么色彩? 肖梅濱:很亮的顏色,不僅是彩色,是有光的顏色。
記者丨古兵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