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眾號,人間羅盤,方能閱讀正文《女人這輩子,究竟在逃離什么?》
那天我們聊女人在逃離什么的時候,有個別讀者表示,她/他不差錢,不是本山大叔小品里的不差錢,是真不差錢。
可她/他依然有我們文中那個初始問題的困惑,問我何解?
首先,我假設你是有能力的。
有錢,又精明,像什么呢?像乾隆這樣。
你問我何解?
我們來看一個案例,一個知名教授的案例。
我想,這個在我讀大學之前,就已經混到講席教授,在我還在讀書的年代就已經成為知名教授的教授。
只怕難以想象,昔日在臺下看他演講的一個學生,今天要把他當作案例來剖析。
教授成名多年,不差錢的,在各個一線城市,都有多套豪宅。
教授的錢又不是繼承來的,所有的一代目,我們都默認不差能力。
教授現在歲數大了,也沒精力泡空姐了,在干嘛呢?抱怨。
抱怨孩子不孝,兒子們都是白眼狼,多段婚姻里的媳婦們也都對不起自己,至于兄弟姐妹,就更不用提,全是升米恩,斗米仇。
反正大家都是錯的,吃他的,用他的,非但沒有報恩之心,反倒各自覬覦他的財富。
這是不是通行的所謂有錢人的煩惱?
是,也不是。
是不是,取決于你這個人,到底是不是只有錢。
對,我加粗了,只有錢。
《創世紀》里面葉孝禮的大兒子葉榮晉,害死了自己的兒子,也就是葉孝禮的孫子。
葉孝禮痛心疾首。
他兒子葉榮晉是怎么說的呢?
在葉榮晉看來,自己的爸爸不是爸爸,是老板,自己的倆弟弟不是弟弟,是同事。
葉榮晉幾十年來,戰戰兢兢,生怕失寵。
當初他的妻子出軌懷孕,他覺得那孩子不是自己的,但是為了搶長孫的位置,依然鼓勵妻子生下來。
生下來之后,葉孝禮很喜歡這個孫子,但葉榮晉卻覺得,這不是自己親生的。
直到孩子被他害死了,真相大白,雖然他妻子當年出軌了,但這個孩子,還真是他親生的。
這對葉榮晉固然是一種打擊,但是葉孝禮也在想一個問題,是誰,把葉榮晉變成這樣的?
兒子害死了孫子,那么是誰害了兒子呢?
只怕是他自己。
1999年播出的這部劇里面反映出來的問題,并不是憑空編造,而是早已有之。
巴菲特很多年前就在提防一件事,提防他和孩子們的關系變味,因為錢而變味。
以至于他的孩子們成年之后,才發現,自己與很多同級別的大富豪家庭的孩子的生活方式,是不一樣的。
他們一家人生活在奧馬哈小鎮上。
早上上學前,會看到爸爸會開著老舊的汽車去麥當勞排隊,下午放學后,會發現媽媽在家里燒飯,等著爸爸下班后一起吃。
巴菲特的幾個孩子成年之前,一直誤會自己是中產家庭,因為他們并不像古代的皇子一樣,要經過多層太監的匯報才能見到父皇。
這樣的事情,段永平也在做。
接送孩子上學,放學,帶著孩子去逛街吃飯看醫生,只有孩子們休息了,他才隔著大洋彼岸,和國內的高管們開會。
這是什么?
這就是最平凡的,也是最正常的家人之間的關系。
那咱們這位教授呢,他自己當然可以解釋說,他忙著演講,到處飛來飛去,也是為了養家。
但站在孩子的角度,他看不到你這個家庭成員的存在。
除了給錢,你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是缺席的。
與此同時,在他成人之后,你又有諸多干涉,而你的干涉,他也不見得能理解。
比如教授多次抨擊過前妻,他認為他的歷任前妻們出身都太低,不像自己,祖上是貴族家庭。
與此同時,抨擊兒子們找的媳婦,意思是說,親家們都是普通的工薪家庭,門不當戶不對。
那他每天這么罵來罵去,你覺得人際關系還怎么處?
當你不待見兒媳婦的時候,兒媳婦難道能待見你?當你覺得親家們都配不上你這樣的名教授,親家們背地里又會怎么議論你?
處成這樣其實已經很糟糕了。
教授還要整天講,你看,父母都是我贍養的,兄弟姐妹們沒掏錢;你看,兄弟姐妹們,兒子兒媳們,各自都住在我買的那堆房子里,都沒交房租。
兒媳接送孫子上下學,也是支使我的車隊,也沒見交油費。
教授有個車隊,平日里應付他的用車計劃,但很多資源,都被家人們占用了。
你看,大家都占了我的便宜,卻不聽我的話,何其白眼狼,何其不孝順。
呵呵。
你說這位教授是沒錢還是不精明?
他很有錢,也很精明的,精明到泡完空姐都可以再從人家身上賺900萬。
可他還是面對一堆問題。
非常正常,別說他,乾隆比他有錢得多,比他精明得多,不照樣老婆要剪頭發詛咒自己,兒子被自己嚇死么?
這堆問題的原因說到底,非常簡單,因為你只有錢。
錢很有用,你可以說錢能解決99%的問題,那是因為你沒錢。
一旦你有錢了,你就會發現,錢什么問題也解決不了。
因為你沒錢的時候,所謂99%的問題,其實都是同一個問題,就是沒錢。
當你有錢了,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叫問題,你遇到的每個問題,都是錢解決不了的。
說難聽點,一個孩子不孝,也許是孩子的問題,所有的孩子都不孝,所有的前妻都處不來,所有的兄弟姐妹最后都變成了相怨。
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這是教授自找的唄。
中國人很早就懂得,我有實力,不等于非要把“基于實力和你對話”這句話,成天掛嘴上。
因為我們有5000年的歷史,我們早就發現,這么做,很二,副作用很大。
大洋彼岸那個只有250的,他就理解不了。
同樣,巴菲特,段永平,他看到了很多失敗的案例,接受了教訓,于是不再把“基于有錢和你對話”這句話,成天掛嘴上。
他意識到,當你已經有錢的時候,你最好忘記自己有錢這件事。
學會站在沒有錢的角度,把自己當成一個普通人,去和世界相處。
你們那天問我的這個問題,如果你既有錢,又有能力,就這么一個答案。
忘記自己有錢,就可以了,你會發現你面臨的問題,全都會隨著你對這一點的踐行,而煙消云散。
那么還有第二種可能,就是你像道光那樣。
自古是個君主都有錢,明君有錢,昏君也有錢。
有錢就能支使別人,只是沒腦子的那部分有錢人的幻想。
到底是有效支使,還是被人晃點,那得看你有沒有能力了。
道光富有四海,衣服上打個補丁,內務府問他收1000兩銀子,吃個雞蛋,管他要30兩銀子,在宮外,能買9000個。
所以不要說他摳門,宴請大臣們只上一碗打鹵面,他是真心吃不起。
當一個人沒有能力,只有錢的時候,實際上你沒法得到自己想要的。
這個真沒有,4+4來了也沒有。
我多年前就跟讀者們講過,只需要花3,4百個,就可以把孩子送去美國社區大學讀兩年,再轉學去QS前30。
但我同樣多年前就提醒過諸位,前提是你孩子要自己能畢業,你可以幫她進門,不能幫她畢業。
只要這孩子靠自己能畢業,前面無論做了多少假,最后都能蓋得住。
要是這孩子自己都畢不了業,你非要幫她畢業,那你且等著,她將來給你拉坨大的。
天底下很多東西都可以繞,考核可以繞,門檻可以繞,可有一件事繞不開,那就是你得知道自己要什么。
這事兒無論如何繞不開。
你去看各地的甲方,明明什么都不用做,無論設備,還是運維,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操起電話叫供應商立即響應,立即解決。
可依然要養著一批人才,為什么?
因為即便作為采購方,你沒有這批深諳細節,拿捏全局的人才,你根本就無從采購。
操起電話除了輸出臟話,你都不知道還能說點啥。
乙方是來掙錢的,是又懂技術又有態度,隨你開口說臟話,但你除了臟話,你還是得把你的需求說出來啊。
說出自己要什么真沒那么容易,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說出自己要什么,而不是異想天開的YY,這個人,其實已經變成人才了。
至少也是孫權級別的人才了。
他是孫十萬不假,可他至少知道什么時候該聽周瑜的,什么時候該聽張昭的。
反之,如果你自己都弄不清目標,你都無法判斷方案,那你花的錢越多,請的人越多,只能讓自己陣腳越亂。
你會覺得面對的每個人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可唯獨不知道該咋辦。
所以當你足夠有錢,卻又沒有能力的時候,比如你是二代三代,那么那天的三個話題,三個階段,依然是你無法避免的。
沒錢人想有錢,除了運氣好中六合彩,他是繞不開那三件事的。
有錢人沒能力,你想要發揮錢的價值,同樣繞不開那三件事。
關注公眾號,人間羅盤,方能閱讀正文《女人這輩子,究竟在逃離什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