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青春的棱角撞上警徽的鋒芒,一群“警營后浪”帶著“用熱血丈量平安”的初心,跳進警營用初生牛犢的銳氣,在遂寧公安寫下屬于他們的"硬核"成長宣言。今天,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一起來聽聽,遂寧公安青年民輔警代表的從警故事。
船山區公安分局介福路派出所民警 張騰宇
我叫張騰宇,2024年6月考入遂寧市公安局,同年7月下派到遂寧市公安局船山區分局介福路派出所從事刑偵、治安工作。從警校畢業那天,我踏上回鄉之路,希望為家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介福路派出所轄區地處船山核心區域,黨政部門、機關學校多、流動人口多、商業發達,治安狀況復雜,矛盾糾紛易發多發。我第一天上班就開始值班出警,雖然之前實習的時候也做過,但都是有經驗豐富的民警們教著帶著,這次是第一次獨自帶人去出警,內心還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只能硬著頭皮上,生怕出一點差錯,第一天值完班后,緊隨而來的是所內日常的工作安排。
“小張,這名證人的筆錄問一下。”
“小張,這份材料幫我傳一下。”
“小張,幫我審批一下這個警情。”
從一開始的忙亂到現在駕輕就熟,離不開所領導和同事們的支持和關心,我也很快適應了所里的工作節奏。所領導們也時常對我說:“只要你在派出所的工作搞好了,將來無論去到什么單位都能夠得心應手。”
而今外出執勤或出警時,我習慣整理好著裝,檢查好裝備再出發,也把警號擦得锃亮,在凌晨三點勸導醉酒乘客早點回家、為患阿爾茲海默癥的老人尋找家人信息、為企圖輕生的絕癥患者重拾對生活的希望、成功捉拿犯罪嫌疑人等······當我接到群眾送來的感謝錦旗,明白了警徽不僅要有法律的金色,還要有人性的溫度。
在介福路派出所工作這段時日,我始終滿腔熱情地做好自己負責的工作,傾力種好自已的"責任田",在平凡的工作中書寫著非凡的“事跡”。
安居區公安分局安居派出所民警 段羽濤
2023年7月,當我第一次來到分局報到時興奮地抬頭仰望辦公樓許久。入警兩年來,我漸漸褪去了稚嫩,練強了筋骨,提高了本領,也收獲了點滴感悟。
鮮衣怒馬少年時,不負韶華行且知。“當警察,抓壞人”是我從小的夢想,時光荏苒,轉眼間我已經在安居派出所工作一年零九個月了。其間,我經歷了無數個“第一次”:第一次參與抓捕行動、第一次使用接處警平臺、第一次使用系統辦公、第一次制作法律文書……正是這些不經意間的“第一次”,構成了我從警生涯記憶的開始,在一次次的工作中,我漸漸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完成了從“有志青年”到“新生力量”的蛻變。在親眼見證了基層派出所的瑣碎日常,親身感受到基層民警的工作繁忙后,我深刻體會到基層派出所作為公安機關的前沿陣地,既是維護社會治安的神經末梢,更是百姓安居樂業的堅實保障。看著轄區的安定,我明白,現在的自己時刻都在踐行著第一次頭頂警徽時許下的“為人民服務”的誓言。
每個新警可能都問過自己這樣一個問題:“我要當一個什么樣的警察?”在從警之路的答卷中,我得出的答案是“有理想、有夢想、有思想”。
作為一名新警,要堅定理想信念,立好價值觀,善于把理想變成未來可期的目標,將目標變為可以執行的計劃,把計劃變為可以實踐的行動。作為一名新警,要懷揣遠大夢想,在一次次接處警中提升調解糾紛的能力,在一個個案件辦理中深化對法律的理解,在一次次走訪中加強對轄區的了解,做一個實干派的夢想家。作為一名新警,要堅持正確的思想,去除背離實踐、背離規律、背離初心的異想,在創新創造中深化自己的認識,讓從警路走正、走順、走實。
安民固本,居正守心,作為青年民警,我們接過的不僅是警徽,更是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血脈。在工作筆記本的扉頁上,我寫下了“做警察,就要護一方人民安寧”的錚錚誓言。這是我從警初心的真實寫照,也是對這身藏藍最深情而樸素的“告白”。
射洪市公安局武安派出所民警 吳浩然
我叫吳浩然,是射洪市公安局武安派出所民警,從警已有3年,初入警營,懷揣著對警察職業的無限憧憬,我被分配到武安派出所。記得第一次出警,是處理一起鄰里糾紛。當事人情緒激動,現場混亂不堪,我緊張得手心冒汗,大腦一片空白。好在有經驗豐富的所長羅毅在旁指導,他沉穩地調解,耐心地勸說,最終化解了矛盾。那一刻,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像他一樣,成為一名能獨當一面的好警察。
有一次,轄區內發生一起盜竊案,被盜群眾心急如焚。我主動請纓參與偵破,跟著同事們走訪調查、調取監控,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連續幾天幾夜的堅守,終于鎖定了嫌疑人并將其抓獲,為群眾追回了損失。當看到群眾臉上露出的欣慰笑容時,我深刻體會到了自己工作的價值。
基層工作瑣碎繁雜,但每一件小事都關系著群眾的切身利益。無論是調解糾紛、治安巡邏,還是幫助群眾解決困難,我都全力以赴。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斷積累經驗,提升能力,也逐漸從一名青澀的新警成長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青春因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在警營里,我經歷了無數的挑戰和考驗,也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未來,我將繼續堅守崗位,用熱血和擔當守護一方平安,讓青春在警營中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蓬溪縣公安局指揮中心民警 魏林丘
心懷理想,勇毅入警;予民心安,甘之如飴。懷揣理想踏入警營,2023年5月,我終于成為一名人民警察。非公安專業出身的我,帶著忐忑開啟新征程。白天跟著師父學業務,夜晚挑燈啃專業書籍,辦案時追著同事問 “為什么”,出警時緊盯現場學 “怎么做”,靠著這股韌勁,我從手足無措成長為能獨當一面的辦案能手。
調解矛盾曾是我的 “攔路虎”,每次面對劍拔弩張的糾紛,心里都敲著小鼓。多虧師父那句 “調解要找平衡點”,同事那句 “別當社會關系撕裂者”,讓我逐漸摸索出門道。當成功化解多起農村矛盾,看到當事人握手言和的笑臉時,警徽的重量終于有了實感。
工作之余,我發揮特長活躍在演講、書法等文化活動中,用行動踐行新時代警察的多元擔當。未來,我將繼續以學為刃,在守護平安的路上,書寫屬于自己的藏藍篇章。
大英縣公安局鹽井派出所民警 謝雨寒
初入派出所,身為警校生的我底氣十足,但真正面對基層公安工作時,卻還是捉襟見肘。初見我的師傅是在會議室內,他緊鎖的眉頭和嚴肅的神情,讓我料定這是位不茍言笑的嚴師。但后來相處漸久,那一聲聲帶著關切的“雨寒吶”在耳邊響起時,我漸漸明白其實師傅看似冷峻的外表下,是滿腔的赤誠與熱枕。那緊鎖的眉頭,是他作為人民察的責任與擔當;那嚴肅的神情,是對執法工作的敬畏。
于內勤工作而言,作為“新手”的我常手忙腳亂,找不著方向。但師傅總會手把手教我梳理工作脈絡,制定計劃,讓我在紛繁復雜的工作中找準方向。在外勤出警中,師傅更是以身作則詮釋何為警民魚水情。與師傅出警的日子讓我明白基層警務其實就是用真心換取信任、用腳步丈量民情。
今年年初,我到案件隊跟班學習,到了案件辦理隊我才發現偵查破案遠非影視劇中那般光鮮亮麗,這幾個月里我看到的是熬更守夜訊問嫌疑人的熬夜冠軍、抓捕過程中與嫌疑人斗智斗勇的體能健將,線索核查時擅長隨機應變的最佳演員。這短短三個月的歷練,不僅讓我掌握了案件辦理的全流程,我心中那顆追求正義的種子也在生根發芽。
在公安事業的征途上,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實際行動詮釋一名青年干警的忠誠與擔當。
經開區公安分局刑偵大隊民警 陳澤
作為一名從機關到基層刑偵大隊的“新警”,面對犯罪現場我常感到忐忑。記得第一次到刑偵大隊審訊犯罪嫌疑人,就是一名故意殺人案的犯罪嫌疑人:當眼神與嫌疑人對視的那一刻,他的眼神仿佛在向我傳達“新來的娃娃警,也能撬開我的口”?當時手足無措的我手心的汗水洇濕了筆錄紙,陷入了審訊的冷場狀態,直到耳邊傳來前輩擲地有聲的提問,剎那間我才醒悟了案件的重要點,堅定了作為一名偵查員的立場,不再因為年齡、經驗的差距而產生審訊的慌張。是前輩的陪同與提示,我才能成功完成審訊,最終成功將該案提起起訴。這時我才深刻體會到警校理論與基層一線的差別,也擁有了辦好案件后的成就感。
成為刑警以來的七百多個日夜里,有許多瞬間一深深刻入記憶。最難忘的是那個炎熱的下午,我和師傅蹲守監視一個搶劫團伙的窩點。汗水浸透便衣,燥熱難耐,我們卻不敢有絲毫動作,生怕驚動了嫌疑人。當收網命令下達,我第一個沖進房間控制住嫌疑人,正當準備將嫌疑人帶離現場,對方突然開始掙脫想要逃跑,我牢牢抓住他的手臂,哪怕已被對方拖著走,大腿已被磨出血,也不敢放松力量,讓對方逃走。因為我知道這是一名人民警察的責任,警察兩字不僅是權力,更是人民群眾沉甸甸的信任。這些難忘時刻如同珍珠,串起了我的從警之路,每一次處警、每一期案件都在打磨著我對警察職業的認知。
從最初對刑警工作的英雄主義想象,到現在理解平凡堅守的偉大;從破案時的個人表現欲,到懂得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從對法律條文的機械記憶,到領悟法治精神與人文關懷的平衡。老隊長常說:“警察的成長沒有捷徑,是靠一起起案子‘喂’出來的”。確實,那些熬夜分析的案卷、走訪排查的腳印、與嫌疑人斗智斗勇的經歷,都在無聲地塑造著一個青年警察的職業品格,讓每一個認真履職的瞬間都能讓警徽下的青春閃閃發光。
河東新區公安分局靈泉派出所民警 蔣進
2016年,我進入公安工作,那時的我像一粒被撒進警營的種子,在靈泉派出所的土壤里慢慢扎根。2022年初,我主動從內勤崗位轉崗到案件辦理組工作,雖然案件辦理組的工作強度大、難度高,是擔子最重、最辛苦的崗位,我卻對新崗位充滿期待,因為這距離我的“英雄夢”更近了一步。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初入案件辦理組的我,在刑偵領域可以說是“門外漢”,為盡快適應新崗位的挑戰,我帶著滿腔熱情,拿出不服輸的勁頭,像海綿吸水一樣汲取業務知識。遇到疑難問題就追著老偵查員請教,即便不是自己負責的任務,也抓住機會旁聽學習。
我深知自己的短板,因此每辦結一起案件,我都會認真總結辦案經驗,從勘查現場、線索分析,到抓捕訊問,一步一個腳印打磨自己,迎接挑戰、迅速成長,現在我已經從一名刑偵工作“小白”成長為刑偵骨干。
警營八年,我摔過跤、流過血、熬過夜,但從未后悔過。因為我知道,這身藏藍警服下藏著的,從來不是孤膽英雄的幻想,而是一群人用青春和熱血澆筑的信仰。
高新區公安分局西寧派出所輔警 嚴少俊
入職后,我來到了西寧派出所,那個堆著厚厚一層資料的辦公桌成為了我這些年來的“親密伙伴”。
我成為了師父們的“小跟班”,每天跟著師父們孜孜不倦學習內勤業務,一個字一個字的研究琢磨“深不見底”的材料,途中遇到了許許多多不同的事,也見到了許許多多不同的人。
曾經,公安機關是我的“服務者”,現在我成為了群眾們的“服務者”。身份的突然轉變也對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打牢自身工作相關業務知識體系的同時,我也開闊了眼界,汲取了廣泛的知識,充實自身,與時俱進,逐漸從一個懵懂青年成長為了一個能夠適應復雜多變的基層形勢的“優秀輔警”。
在基層派出所這些年,我慢慢理解了什么是“初心”,什么是“使命”。是“居之不倦,行之以忠”,是“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是“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在“從警”之路的伊始,人生旅途的開端,雖有險阻,但我還有很遠的路要走,所以更要堅定理想,時刻牢記初心使命,心向往之,行必能至,把困苦作為錘石,不斷磨練意志品質,夯實業務能力,最終成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公安能手。
今年的五四青年節,我用十個字送給自己作為禮物——青春正當時,奮斗寫芳華。
從“新警小白”到“警營多面手”,這群青年民輔警用行動證明,所謂“警營閃光”不是聚光燈下的榮耀,而是用24小時在線的警號,用365天滾燙的初心在每一次處警路上,每一場暖心救助,每一幀數據研判中讓平安的底色,永遠閃耀著青春的鋒芒。(來源:遂寧公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