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記者來到石家莊市公安局,還未走進110接處警中心,便可聽到此起彼伏的電話鈴聲。
“您好,石家莊110為您服務,有什么事情請講。”接警席上,接警員翟明明一把接起電話。
“我在路口跟一輛電動車撞了。”電話里,報警人回答。
“具體在什么位置?人有沒有事?”“好的,保持電話暢通,馬上派交警過去。”一邊向報警人詢問信息,一邊快速在電腦的派警單上記錄報警內容,判斷警情類別,最后根據事發地點,將警情一鍵派發至具體轄區單位。
作為一名有著18年經驗的老接警員,翟明明從接通報警電話到完成派警單,平均只需42秒。
小小一方接警席,接警派警分秒必爭。
“我這兒快一秒,就能給出警多爭取點時間。”在翟明明看來,每名接警員都是110“生命線”的守護者,快速了解訴求、精確派警是對接警員最基本的要求。
剛撂下電話,又一起報警電話呼入。
“喂,110嗎?我孩子丟了……”話未說完,報警人在電話里已泣不成聲。
“先別著急,您在什么位置?孩子幾歲了?穿什么衣服?”翟明明邊安撫報警人情緒,邊問孩子的基本信息,隨后將派警單發至橋西區中山派出所,通知民警到場處理。20分鐘后,好消息傳來,孩子被安全找到了。
成為警情處置的專家、服務群眾的能手,翟明明認為,最重要的是掌握事發位置,熟悉派出所轄區,才能快速派警。
石家莊市110接處警中心負責市區的全部報警呼入電話。為了能根據報警電話里的簡單描述,快速找到報警人所在位置,接警之余翟明明會打開一旁電腦,進一步掌握全市地圖。
“有的時候,聽報警人的情緒或周圍的環境,就能大概判斷出是哪一類警情和緊急程度。”他說,有的電話里環境嘈雜,車流聲音大,一般是道路交通發生事故,有的一接電話,語氣急得不行,可能是發生緊急求助或糾紛警情,要先安撫好當事人情緒。
相比于平時,節假日報警電話呼入量更多,接警也更忙碌。僅僅半個小時,翟明明接了19起報警電話。
這一天,由于假期出行量加大,道路交通安全類警情也多了起來。
說話間,一旁接警員封勇突然起身向接警席前方班長臺示意。原來,他剛剛接到一個報警電話,報警人稱自己在北二環高架橋被后車追尾后,追尾了前車。
了解情況后,班長臺值班員丁勇迅速調取視頻,系統隨時關注著前方處理情況。
“高架橋上車流量大,多車剮蹭,如果沒有快速處置,會發生車輛積壓,我們會跟蹤盯辦。”看到已有交警到場疏導車輛離開,丁勇才關掉畫面,繼續關注其他后續需要跟進的警情。
丁勇介紹,“五一”假期期間,110接處警中心安排全員在崗在位,對于景區、商場等人員密集場所報警電話,重點關注、快速反應,與現場巡邏民警形成有效聯動,守護群眾平安。
近日要覽
審 核:李彤華
值班編輯:郭學良
稿件來源:平安河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