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工作中的周總理
1976年1月8日,中國北京,處處飄灑著白紙花,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沉重、哀痛的氣氛,因為人民敬愛的周總理在這一天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周總理一生沒有子女、沒有房產、沒有墓地,兩袖清風、鞠躬盡瘁,一心只裝著新中國和老百姓。甚至在逝世前,為了給國家和人民減少麻煩,還反復交代:“把我的骨灰撒到江河大地去做肥料,這也是為人民服務。活著為人民服務,死后也要為人民服務。”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周總理無愧于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無私的人。中國人民世世代代緬懷著敬愛的周總理。
尤其是,當我們更加詳細和真實地了解周總理臨終前的一言一行之后,這股尊敬之情就會更加變得無法抑制,更加濃烈、更加真切。
周總理問:“張大夫,我實在忍不住疼了,想哼哼幾聲,行不行?”
尼克松訪華時和周總理的合影
1972年4月,也就是在周總理日理萬機地接待完“尼克松訪華”的兩個月后,周總理的保健醫生張佐良收到了一份尿檢報告,報告顯示:在周總理的尿液之中發現了4個紅血球!
此事猶如晴天霹靂,讓張佐良難以接受,當了一輩子醫生他寧愿相信這是一次誤診。萬般無奈之下,他又悄悄地給泌尿專家吳階平打了個電話,告知此事。
吳階平聽后同樣是大為震驚,并提議迅速進行取樣復檢。
但是,幾天后的復檢結果卻更加無情,周總理的尿樣之中被檢測出了8個紅血球!周總理被確診為“膀胱移行上皮細胞癌”。
在當時的醫療技術條件下,癌癥確診書幾乎就等同于死亡通知書,人民敬愛的周總理無法避免地步入了生命的最后一段時光。
周總理永遠把工作放在第一位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周總理從來都是爭分奪秒地投入到為國為民的工作當中的,當得知自己的病情之后,他“變本加厲”地廢寢忘食起來。他認為,既然風來了,蠟燭要滅了,何不在熄滅之前,多留給這世間、這國家一點點溫暖和光明!
周總理這種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工作方式,也讓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十分感動和心疼。1973年3月,國家特意安排周總理到玉泉山療養,就是想讓操勞一輩子的周總理能好好靜養一些時日。
可是,這對于閑不下來的周總理來說,終究不過是換了一個工作地點而已。據周總理身邊的工作人員回憶,在玉泉山療養期間,“一周主持四個會議,會見兩個國家元首”、“連續工作20多個小時”、“通宵達旦”這樣的工作方式對于周總理來說,依然是司空見慣的。高強度的工作使得周總理的重病之軀變得雪上加霜了。
晚年周總理時常坐在沙發上辦公
有一天,張佐良突然聽見警衛和秘書幾乎變了調的喊聲:“張大夫,張大夫,快起來,快起來。”張佐良慌忙趕過去,只見警衛秘書張樹迎手里端著盛滿鮮血的尿壺,原來病情惡化了的周總理拉的全是血尿。
張佐良感覺到天旋地轉,稍微平復一下心情后,便急忙走進了總理的臥室,只見總理仰面躺在床上,一言不發。
張佐良試圖安慰一下周總理,但他尚未張口,周總理便擺手制止了他。周總理清楚自己的病情,他也不需要什么安慰。他只想利用這最后的時間,多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
幾個月后,在周總理一再要求下,他又從玉泉山回到了西花廳,一如既往地沒日沒夜地忙工作。身邊的工作人員實在是不忍心看著敬愛的總理如此殘忍地自我燃燒,總是勸他多休息,甚至到了“苦苦哀求”的地步。
但周總理總是說:“你們先不要忙,先讓我忙過這一段時間。再說,查出癌癥又有什么辦法?我這么大歲數了,能多忙幾天,多處理幾件事就可以了。”
晚年周總理
就這樣,周總理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嚴重!到了1975年11月,周總理的病情惡化到了連大小便都不能自理的地步,甚至也無法正常進食。
有一次,大夫和廚師商議給總理做一份紅燒魚翅,給總理補充營養和增加食欲。但已經臥床多日的周總理吞咽很費力,總共只吃了八口,頭上卻冒出了斗大的汗珠。普通人只需要一二分鐘就能完成的八口飯,周總理足足吃了半個小時。
到了1975年12月,周總理的身體繼續惡化,已經完全無法進食,需要醫護人員用管子灌輸到喉嚨里去。再后來,周總理又無法自主排便,醫生只能在周總理腹部開了一個腸簍。進食、輸血、輸液、排液,周總理的身上全部是各種管子,躺在床上,翻個身都不能動。
隨著周總理的病情越來越重,為了緩解他的痛楚,醫生先后給他使用了安眠藥和止痛針。但是,這些藥物的止痛效果是有限的,周總理還是經常會疼得渾身顫抖,豆大的汗珠順著他的臉頰往下淌。此情此景,見者落淚。
但是,飽受病魔折磨的周總理為了盡量不給醫護人員增添麻煩,總是以超強的意志力默默忍受著。
僅僅有一次,他痛得實在受不了了,才小聲地對醫生說:“張大夫,我實在忍不住疼了,想哼哼幾聲,行不行?”
醫生聽后,連忙說道:“總理,總理,你疼就喊……沒關系……沒關系,怎么樣疼得好受一些,就怎么樣!總理,你別……千萬別再拘束……自己了。”言罷,便趕緊轉身去擦拭淚水,生怕被周總理發現。
1976年1月8日,周總理永遠離開了
1976年1月8日,這是很多人這一輩子都難以忘記的一天。
這一天,張佐良醫生走進病房,發現周總理的臉色灰暗,嘴唇青紫,呼吸輕且快,立馬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幾個專家。專家們立即提出了搶救的方案,并且讓張大夫把這個方案告訴總理并征得總理的同意。還好,總理當時有意識,同意了他們的搶救方案。
但這一次奇跡終究沒有出現,周總理那顆偉大的心臟停止了跳動,手上的皮膚也開始慢慢變涼,突然有人喊道:“總理!總理啊!總理!你醒醒啊——”
頓時,整個房間內哭聲一片。鄧穎超親吻了周總理的額頭,說道:“恩來,你走了……”
風云變色、草木含悲,人民敬愛的周總理永遠地離開了。如若那聲嘶力竭的痛哭和吶喊能多挽留一些周總理的生命,我想1976年1月8日的哭聲一定會永遠持續。
周總理對張春橋交代工作
毛主席、周總理和朱老總的合影
事實上,從1975年12月,周總理就進入了斷斷續續的昏迷狀態,醫療組的專家們和周總理都感覺到了,這是生命的最后階段了,大家都做了最壞的思想準備。
12月7日深夜,周總理又突然昏迷過去了。值班醫生立刻召集所有專家、醫護人員及警衛,對周總理進行搶救,周總理也很快就蘇醒過來了。
這一情況也被值班同志第一時間通報給了黨中央,在京的多位中央政治局委員匆忙趕往醫院。他們到達時,周總理已經蘇醒過來了。
周總理睜開眼睛后,看見身邊圍著許多中央的領導同志,臉上露出了溫和的笑意,他顫顫巍巍地和大家一一握手。
張春橋
張春橋是最后一個和周總理握手的,握完手后便轉身離開病床。這個時候,周總理突然想起了什么,便叫著他的名字,想叮囑他些什么。
但由于周總理的身體已是十分虛弱了,他的聲音很小,張春橋并未聽見。周總理又反復地叫了幾次,才被身邊的人聽見,轉告了張春橋。
張春橋來到周總理跟前,俯身聽他說話。
“你和文元同志要好好幫助鄧小平同志。”張春橋一邊重復周恩來的話,一邊表態:“總理,你放心!”
周總理剛從死亡邊緣蘇醒過來,心中第一時間考慮的還是國家的命運和工作,這如何能不讓人肅然起敬呢?
周總理忘我工作
中央領導同志陸續離開后,過去一直為周總理理發的北京飯店理發師朱殿華,也再次托人捎信來了,他想再給周總理理一次發,這已經是他的第三次請求了。
周總理知道后,告訴工作人員說:“朱師傅給我理發20多年,看我現在病成這個樣子,他會難受的,還是不要讓他來。謝謝他了。”周總理已經病成這樣了,可他心里依然裝著別人,唯獨沒有自己。
可是,誰又能知道,周總理這種不愿意給其他人添麻煩的背后,他又以驚人的毅力承受了多少常人無法想象的痛苦?痛得渾身冒汗,他也不愿意哼一聲,他生怕自己痛苦的呻吟成為了他人的心理負擔。他選擇默默承受所有的痛苦,就是要把更多的光明和美好留給他身后的國家和人民。
葉劍英元帥訥訥地說:“唉,他一生顧全大局……啊!”
晚年的周總理讓人心疼
周總理的病情自然也牽動了許多中央領導的心,在他生命最后時刻,中央一些領導同志對他十分牽掛,只要周總理的健康狀況允許,他們就到醫院來看望周總理。哪怕不言不語,能靜靜地陪著總理一會兒,便是極好的了。
其中,表現尤為關切的便是葉劍英元帥了,他從周總理被確診到癌細胞開始,就全心撲到周總理的治療工作當中去了。
葉劍英元帥不顧晝夜,只要一有時間,便會主動詢問、關注周總理的治療情況,并不遺余力地為周總理的治療創造條件。他對周總理的治療工作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要想一切辦法,能延長一天就延長一天,哪怕是多延長一小時一分鐘,只要可能,就要盡到醫療方面的最大努力和責任!”
葉劍英元帥基本上每隔幾天就要去醫院一趟,親自看看周總理的狀況,然后約醫療組的專家們和工作人員座談,聽取匯報,并對醫療和保健工作提出他自己的意見,作出明確指示。
晚年葉劍英元帥
葉劍英每次來都不會空手,他會把家里最好吃的東西帶來和周總理分享。后來,周總理無法進食了,他便把好吃的分給醫護人員吃,叮囑他們一定要盡心盡力照顧好周總理。
有一次,葉劍英元帥釣到了一條30多斤重的大草魚,便馬上派人送到醫院給周總理改善一下飲食。但是,周總理怎么吃得了這么大一條魚?便自己吃了一點,其余就分別送給醫療組的專家和工作人員吃了。
可葉劍英元帥聽說周總理吃了他釣的魚,此后釣魚的積極性就更高了,經常派人往醫院給周總理和醫護人員送魚。
隨著周總理的病情越來越重,葉劍英元帥到醫院的頻次也就越來越高,特別是1975年下半年周總理臥床后,他基本上是天天來。
晚年周總理和葉劍英元帥
他們在一起也經常商議國家大事,一開始,他們往往一交流就是3個小時,隨著周總理的身體越來越虛弱,慢慢減到了2個小時,再后來,周總理1個小時也很難堅持了, 直至最后,周總理發聲都很困難了。他們便相對無言,你看著我,我看著你,此時無聲勝有聲!
周總理的衛士長張樹迎曾回憶過他們1975年底的最后一次談話的情景:葉帥來了之后,和周總理握了握手,周總理則對他微微一笑。隨后,葉帥便讓大家暫時回避。但醫生護士也不能遠離,便在屏風外監視著周恩來的心電示波儀。大家都知道,葉帥有大事要周總理商議,便都自覺退了出去。周總理病危之際,最關心的還是國家命運問題。
葉劍英談完話出來,把張樹迎和衛士高振普叫到跟前,神情很嚴肅地吩咐說:“你們倆都準備好紙和筆,24小時守在總理身邊,一刻也不能沒有人。總理原則性很強,很多事很多委屈悶在心里不講,特別是對于中央的某些人,在最后時刻有什么話要說,你們一定要記下來……”
周總理曾經的颯爽英姿
可是,周總理最終卻什么也沒有說,張樹迎他們手里那張紙上也沒有留下一點墨跡。周總理相信黨和國家的光明之路是不可阻擋的,他保持沉默即可。
周總理逝世后,張樹迎和高振普將白紙交給葉劍英,覺得很是愧疚。葉劍英望著白紙,眼里陡地涌起淚花,訥訥說一聲:“唉,他一生顧全大局……啊!”
周總理住院期間,聶榮臻、徐向前、王震、李先念、陳錫聯、華國鋒、紀登奎等領導人都曾多次到醫院探望過周總理,比如,李先念就先后到過醫院52次。這充分說明,周總理是德高望重又深得人心的。
鄧小平堅定地說:“這個時候了,總理要見誰,就讓見誰”
羅青長,也是我黨的著名紅色特工
12月20日早晨,危在旦夕的周總理突然提出要見中共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羅青長。
張春橋時任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也負責對臺工作。加之那天是他值班,他就直接將秘書匯報過來的消息截胡了,以“周總理病重不宜見人”為由,直接拒絕了周總理的要求。
但是,秘書卻十分想幫助周總理完成這個心愿,于是便找鄧小平求助。鄧小平聽到消息,當即就十分生氣了:“這個時候了,總理要見誰,就讓見誰!”
得到了鄧小平這句話,秘書便趕緊安排會見事宜去了。
羅青長得知消息后,心里十分高興,還以為周總理的身體狀況突然好轉了。但是,當他趕到醫院的時候,才發現這終究不過是自己的美好愿望而已。
他睜眼望去,周總理已經被病魔折磨得形容枯槁,原來俊朗的面容已經完全變形,原來挺拔的身軀也仿佛縮水。他更不知道,此時的周總理體重只有60多斤了。
周總理的身體已經不容樂觀了
羅青長努力控制住自己悲傷的情緒,在病床前坐了下來,剛問了一聲“總理好”,周恩來就歉意地對他說:“我實在疲倦了,讓我休息10分鐘再談。”沒等羅青長反應過來,周恩來又陷于昏迷狀態。
醫生護士們都涌到跟前觀察情況并開始搶救。羅青長只好退出病房,在旁邊的小客廳等候周總理清醒過來。一想到周總理這個時候還在操心國家大事,他的心就像被刀割一般的疼痛。
羅青長一直等到中午,周總理才蘇醒過來。羅青長匯報時,周總理不斷詢問他的工作情況,并反復叮囑他,不要忘記朋友,不要忘記同胞。
他們的交談不過才15分鐘,周總理就數次被病痛折磨得說不出話來,需要停頓好長一段時間才能勉強打起精神,羅青長再也忍不住了,背過臉去,淚如雨下。
而周總理也在和羅青長短暫的溝通后,慢慢地閉上眼睛,再次陷入了昏迷。
毛主席發表了兩首詞,周總理聽后發出了輕微的笑聲
晚年毛主席和周總理
周總理不管身體什么狀況,每天都必須了解國內外情況,以前是自己看國際簡報、國內動態、參考資料等文件材料,后來無法坐起來,就按照文件密級和報刊分類分別由秘書、衛士、醫生或者是護士念給他聽。
但是,1975年12月份以后,由于周總理進入時而昏迷時而清醒的精神狀態,身邊的工作人員便開始有了顧慮。周總理是一個心憂天下的人,如果這時候什么都念給他聽,會不會對他的精神和健康帶來負面影響?
于是,一直負責給周總理念報紙的趙煒將這個擔憂告訴了鄧穎超大姐。鄧大姐也覺得趙煒的擔憂有道理,將張樹迎、高振普、張佐良和趙煒叫到一起商量。大家都覺得在周總理生命垂危時刻,盡量不告訴他任何不好的消息。鄧穎超聽了大家的意見,果斷地做出一個決定:“為了不給總理增加負擔,新近的報紙就不要給他讀了。”
偉大的革命戰友
可是,不給周恩來讀報紙也不行啊。要想個辦法,既讓周總理聽到報紙的內容,又不能讓他受到刺激。
鄧大姐想了想說:“那就念舊的吧!”大家也希望能用“善意的謊言”讓周總理感到安心,便按照鄧大姐的指示,每次都是把以前的報紙改了日期,選擇一些能讓周總理安心的內容讀給周總理聽。這樣一直堅持到周總理去世。
周總理閱讀報紙
但也有一天的報紙是完全真實的,那就是1976年元旦當天的報紙。
元旦一早,已進入彌留之際的周總理在似睡非睡中隱約地聽到了電臺的廣播聲,他知道是元旦社論,發表了毛主席的《重上井岡山》和《鳥兒問答》兩首詞。他趕緊讓趙煒將當天的《人民日報》找來讀給他聽。
這一回,趙煒不敢再拿假報紙讀了,而是給周總理念了當天的社論。當周總理聽到毛主席詩詞中“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時,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他雖然疼得額上沁滿汗珠,仍然堅持示意把報紙放在他的枕邊。
重病中的周恩來顯然十分欣賞這兩首詞,多次讓工作人員念給他聽。當聽到工作人員將詞中的字音念錯時,他馬上給予糾正,聽到有趣之處,他還會輕微地笑笑,偶爾還會議論幾句。
能夠在病危之際,聽到毛主席的聲音,這對周總理來說是莫大的安慰。
李先念第一個提出反對:不行,不開追悼會不能拿總理來開刀
一生為國為民的周總理
1976年1月5日凌晨,周總理生命垂危,已經失去了排泄功能的他需要通過手術來清除身體內的殘渣,但這也只能是讓他身體上感覺稍微舒服一點,對病情并沒有任何幫助。
最后一次手術后,周總理顯得神情恍惚,開始不再愿意接受醫生的其他治療了。他對守護在身邊的張佐良大夫和張樹迎說:“我的病就這樣了,已經很清楚了。我不想再麻煩專家們了,他們應該到最需要他們的地方去,為更多的人治病。我想回家,回那里再治療……唉,出來兩年多了,真想回去住住啊!”
但是,周總理當時的身體情況怎么能允許他回家呢?周總理提了兩次之后沒有得到回應,也就不再提了。周總理是一個善于為他人考慮的人,他知道自己這個要求讓醫務人員很為難。
永遠懷念周總理
1月7日,周總理病情繼續惡化,氣息已變得十分微弱,長時間處于昏迷狀態。醫療組成員、護理人員等晝夜守護在病房,隨時準備搶救。
深夜11時,彌留中的周總理從昏迷中蘇醒。他微睜雙眼,認出守在他身邊的吳階平大夫,用微弱的聲音留下了在人世間的最后一句話:“我這里沒有什么事了。你們還是去照顧別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們……”
周總理說完這句話,就一直睜眼看著門口的方向。值班醫生就問:“總理啊,你有事嗎?你是不是找大姐?大姐已經走了。”
周總理搖頭表示沒事,然后就一直睜著眼睛,不睡覺。
1月8日早會后,張佐良大夫走進病室時,發現周總理眼睛緊閉著,臉色灰暗,口唇有點青紫,呼吸輕而快,每分鐘有30多次,脈搏雖然有90多次,但細弱無力。
周總理的追悼會
張佐良覺得情況不太好,于是按下事先準備好用于應對突發情況的電鈴,召集了所有醫務專家。謝榮教授立刻提出要給周總理作氣管內插管,需要向周總理報告,征得他的同意。
張佐良便貼近周總理的耳朵,適當提高嗓音說:“總理,您的氣管被黏稠的痰堵住了。阻礙呼吸,氧氣進不去,很危險。謝主任要求馬上給您從鼻孔插一根橡皮管進去,把黏痰吸出來,再大量輸入氧氣,就好了,您同意嗎?您如果同意,請您點點頭,或者睜一下眼睛。”
周總理真的被叫醒了,他微微地點了一下頭,表示同意。于是,謝榮立即開始手術,希望能挽救周總理的生命。
但是奇跡卻沒有出現。經過加壓輸氧、體外心臟按摩后,仍看不到病情有所好轉。慢慢地,周總理的脈搏越來越弱,心電示波儀上的曲線波也最終拉成了一條直線。
之后,醫療專家又進行了10多分鐘的緊急搶救,但終究已經無力回天了。
周總理和鄧大姐
當護士將一床嶄新的白色被單把周總理的遺體慢慢覆蓋住時,病室里終于控制不住地響起了撕心裂肺的哭聲。尤以鄧大姐那一句:“恩來,你走了……”,最是讓人肝腸寸斷!
專家、醫生、護士和周總理身邊的工作人員抽泣著,依依不舍地離開了病床,大家都站到房間邊,為黨和國家領導人向周總理遺體告別騰出空間。
大家擔心鄧大姐一直這樣悲傷,會引起她心臟病發作,于是幾位護士過來將她攙扶到病室隔壁的房間里,先休息一下,以節省體力應對繁重的后事工作。
第一個來到病房的是李先念,緊接著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等在京的政治局委員們陸陸續續地來了。
上午11點,中央領導人陸續到齊。鄧大姐向在場的中央領導轉述了周總理生前提出的三點要求:一、不保留骨灰;二、后事處理不要特殊不要超過任何人;三、不要開追悼會,不搞遺體告別。鄧大姐還說,對周總理的喪事一切由組織決定,她個人沒有什么意見和要求。
聽完鄧穎超的意見,李先念第一個提出反對:“不行,不開追悼會不能拿總理來開刀。這樣的話我們沒法向全國人民交代。”李先念的反對立刻得到領導們一致贊同。
鄧小平主持周總理的追悼會
領導人討論的結果,不僅追悼會要開,遺體告別也要搞,至于骨灰是否保留,需要經過毛主席批準。
而此時,驚聞噩耗的毛主席也是重病在身,行動不便!只能躺在床上,任由眼淚順著臉頰往下流,不斷嗚咽著:“恩來,恩來……”
1976年,中國失去了三個偉人。距今已是45年了,所幸,世界終究如你所愿,中華民族、中華兒女正昂首挺胸地生活著、前進著、強大著……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這便是我們對于偉人、英雄和烈士們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誠懇的謝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